1、第29讲 环境问题 考能联动提升 考向真题探究 专题优化演练 第29讲环境问题考基自主落实 考基自主落实 一、人类与环境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_,从环境中获取_。(2)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具有_能力。2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1)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_。(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_。一定空间物质和能量自净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自净能力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双重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此处的环境指的是自然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双重性:(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首先是统一的。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是作为自然环境
2、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和发展的。(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又是对立的。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而这些不利影响最终会反作用于人类本身。释疑解惑 _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_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等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三、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1地域性(1)城乡差异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城市_为主交通、工业活动、人类聚居地的过度_,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乡村_为主利用资源的方式_或强度_环境污染密集生态破坏不当过大(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异国家环境问题表现程度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为主
3、轻发展中国家生态破坏为主严重2.全球性:出现了跨国、跨地区甚至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等。四、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本质:_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1主要原因_资源的_片面追求_人口压力不合理利用经济的增长发展考能联动提升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如图所示:图中是人类为了生存和活动需要占据含有媒质(空气、水等)的一定空间。是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和能量。是人类通过消费活动,以废气、废渣、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废弃物输出给环境。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物质和能量,发展了生产力,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是环境把它们受到的影响
4、,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反馈作用)。1人类与环境的对立性(1)环境的客观性:环境总是作为人类的对立面而存在,并按照自己的规律发生发展。(2)人类的盲目性发展:人类自身发展的盲目性,如盲目发展人口数量,忽视人口质量;人类生产发展的盲目性,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平衡、降低环境质量。2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1)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即环境总是作为人类生存的特定环境而存在,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另一方面,自然环境的各个角落几乎都留有人类影响的痕迹,可以说人类是环境的塑造者。(2)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3)人类可以通过自觉调节使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即人
5、类可以通过生产劳动,认识自然规律,主动地协调人类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使环境在人的作用下,不断改变其供应物质和能量的能力,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图解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方法突破 学以致用1读“人地关系相关模式图”,完成(1)(2)题。(1)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发生在环节过程中的()A水土流失 B大气污染C地震D旱涝灾害(2)引发酸雨危害的环节是()A BCD解析:第(1)题,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如开矿、砍伐树木可导致水土流失。第(2)题,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可导致酸雨危害。酸雨危害是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故正确。答案:(1)A(2)D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6、具体又分为多种类型,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主要环境问题的对比分析 环境问题类型原因我国典型案例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工业“三废”、农药未加处理或任意排放太湖、滇池、淮河等重要河湖水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堆放大同矿区的煤矸石噪声污染来自交通、工厂、建筑、娱乐等许多城市噪声超标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赤潮环境问题类型原因我国典型案例生态破坏森林对环境的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东北林区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江南丘陵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等华北平原的次生盐碱化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使用
7、消耗臭氧的物质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减少学以致用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玉树所在的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三条江河每年向下游供水600亿立方米,成为“中华水塔”,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材料2: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江源地区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形势日益严峻。200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保护区共有18个核心区,其中有10个在玉树州境内。项目实施7年来,玉树州的生态保护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三江源地区成为“中华水塔”的原
8、因有哪些?(2)试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建设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解析:第(1)题,“中华水塔”的成因,一是分析水资源丰富的原因,二是分析水资源损耗少的原因。第(2)题,依据材料2产业结构的变化图可分析措施。答案:(1)冰川广布;沼泽、湖泊众多;植被覆盖率高,水源涵养功能强;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2)措施:减畜禁牧;生态移民;封山育林育草,退耕还林、还草。成效:三江源地区草原退化、沙化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植被覆盖率提高;源区沼泽、湖泊面积呈现不同程度的扩大;水源涵养功能增强,输出的水资源保持优良水质;生态系统结构逐渐趋于合理。1根本原因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这两大类环境问题的产生
9、追根溯源均是人类过度的生产、生活活动引起的。具体如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具体表现人类不合理生产、生活活动是由于一定发展压力、不合理的发展观念指导而出现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学以致用3(改编题)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丙、丁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A甲表示资源开发B乙表示废弃物排放C丙表示产业活动和产品消费D丁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2)甲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A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生产过程中导致环境污染D产品消费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解析:第(1)题,从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可看出,
10、甲表示资源开发,乙表示产业活动和产品消费,丙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丁表示废弃物排放。第(2)题,甲表示资源开发,过度开发会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答案:(1)A(2)A考向真题探究 考情分析 分析近三年非课改区的高考题可知高考中针对本讲的命题有以下特点:1从考查内容看,区域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及其产生的原因是考查的重点。如2009年全国卷对玉米叶片作原料的购物袋的考查,2009年全国卷对水土流失问题的考查。2从命题角度来看,结合具体的区域和某种环境问题为切入点,考查某种环境问题的产生及采取的措施是命题的主要角度。同时和热点问题相联系,关注生活和现实。3从能力立意的考查来看,多和区域地理相结合
11、,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真题导航 考向一 环境污染(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例1【命题立意】以日常生活中的购物袋为切入点,考查传统购物袋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思路点拨】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的购物袋易分解,这是和传统的塑料袋相比最大的优点。用塑料袋的最大问题是造成环境污染,即“白色污染”问题,而这种技术的应用,可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标准答案】B(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某流域示意
12、图。读图回答问题。例2(1)指出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并分析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产生的危害。(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命题立意】本题以区域等值线图作为命题情境,所考查的内容比较基础,如水污染、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的生态效益等,不仅在环境保护中有体现,也是必修教材中的常见内容。【思路点拨】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A支流上游有化工厂和居民点,其主要污水来源是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污水排入河流,使水质下降,生态系统遭破坏。第(2)题,B流域地势较高的区域为林地,山坡种植果树,较低处为耕地,此布局可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减轻水土流失,调节小气候。【
13、标准答案】(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水质下降;破坏河流生态系统。(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考向二 生态破坏及产生的原因(2008年高考四川文综卷)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要求。例3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命题立意】以中国的邻国尼泊尔为切入点,通过图文分析,考查区域生态问题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思路点拨】根据该国的经纬度位置、山脉的海拔高度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国的地形以山地为主;而该国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由此看出,森林覆盖率较低,存在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问题,由于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降水丰富,水土流失严重。【标准答案】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人为原因: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传统农牧业发展,生活能源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很大。考题优化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