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的艺术【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以文字、画面及有关声像资料,使学生得到有关古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基础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应当比较全面地体验古代艺术的各种形式,认识其丰富内涵。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 教师应注重直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把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及综合媒体结合起来展示古代中国的精美艺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的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多姿多彩的风貌,培养学
2、生体验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生活内容,培养内心的艺术情操。 通过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学习,观察,体验,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增强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灿烂辉煌,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音乐艺术等多中表现形式。二、难点: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在了解古代艺术发展原因的时候,要从古代社会的各个角度去分析。了解政治、经济、思想、民族交往、对外关系、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去了解艺术发展的原因。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特色,共同
3、交汇成为中华文化艺术的长河。了解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教学过程】复习并导入P28学习思考:“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本经 这段话记录的传说有什么意义? 答案:“天雨粟,鬼夜哭”,说明文字的巨大威力。文字的发明,使人类的经验得以流传,使得人类的智慧得以发挥。人类将摆脱以往的愚昧和黑暗。有关“仓颉作书”而导致异象的传说,说明了文字出现在文明史上震撼性的冲击,也反映了人民对发明文字的祖先的无限景仰和钦佩。 以上这段材料反映了书法艺术的高超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知识。讲授新课一、书法1含义、特点及起源 (1)含义: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
4、式的独特艺术。 (2)特点: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且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形态美、动态美、意境美) (3)起源:起源于绘画,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称为“文字图画”。2 汉字形体的演变(1)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其中,隶书和楷书是正式书体,行书和草书是辅助字体。(2)汉字的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3书法的主要字体及特点: 五种主要书法字体简表 字体 创立或成熟时间 特点小篆 创始于秦代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
5、行于汉魏时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草书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楷(真、正)书 形成于汉末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行书 开始盛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总结:书法风格的因素:(1)社会环境 (2)个人性格 (3)书法材料的进步4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 (1)自发阶段:魏晋以前,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 (2)自觉阶段:魏晋时期,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草书和行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书法日臻成熟,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5中国古
6、代著名的书法家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简表 朝代 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 秦代 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 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丧乱贴等,号称“书圣”唐代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 怀素、张旭 则擅长草书 北宋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 元代 赵孟頫,创立赵体 明代 文征明、董其昌6、P28学习思考:在当今汉字输入有电脑、美术字库丰富多彩的时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有价值何在?答:有。中国传统书法不仅有传递知识文化的功能,还有修身养性的价值。有助于提高人们发现美,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有助
7、于潜移默化增加自身修养,提高品德的功效。中国传统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舍弃的民族文化遗产。二、绘画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绘画(即中国画)。1中国画: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 2文人画的艺术特点 (1)地位: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追求抒情写意风格;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注重诗意 3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1)地位: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 (2)艺术特点:以自然风景为主
8、要的描绘内容;在题材上,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突破时空限制;在艺术风格上,追求的是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4其他:人物画 、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5、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书画同源。 写意传神。 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 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品一品“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就会觉得她更为可爱。她上面的笔划,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以竹简汉字笔体书写的“Beijing2008”更浸透着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这一切,既浓缩了我国古代印章由字而画的发展轨迹,也诠释了我国古代哲学力求中庸的主流观点。这些,再加
9、上象征中国的红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积聚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三、音乐1上古先秦时期的音乐自黄帝时代至周代,诗、舞、乐三位一体的“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在河南舞阳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距今约9000年的“骨笛”,七孔规制,有完整的七声音列;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距今2400年的青铜编钟等乐器,钟上铭文记载着丰富的上古乐理。 2汉、唐时期的音乐秦汉设立乐府机构;东晋:形成清婉、细腻、柔美的南国“清商乐”;南北朝、隋唐时代,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成为热潮,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3宋、元、明、清时期的音乐戏曲音乐繁荣;器乐艺术发达,形成了古琴、琵琶
10、、筝、三弦、唢呐、笛、箫等乐器独奏艺术门类;产生出诸如琵琶曲、十面埋伏等一大批名曲。 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阶段特点 依照音乐形态的变化,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上古先秦时期,以钟磬乐为代表的乐舞占据主流,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就是充分的例证。汉、唐时期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占据中心地位。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以说唱、戏曲为主的近世俗乐得到迅速发展,宫廷歌舞渐趋衰落,戏曲则逐渐形成了在音乐中的中心地位。四、舞蹈1宫廷舞蹈的发展历程 萌芽产生发展鼎盛衰落:明清时期 2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 先秦时代两汉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代 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及兴盛原因:
11、 由于地方特点不同,风俗习惯各异,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在形式上瑰丽多彩;民间舞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民间舞蹈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和喜、怒、爱、憎的感情。五、戏曲1戏曲的发展历程 (1)历史渊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隋代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杂技歌舞,都与后来的戏曲具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2)初步形成: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3)元:杂剧的兴盛。原因:元朝对艺人的保护政策 因为科举制的停考,部分文人投身于民间艺术吸取前带的精华衰落:科举制的恢复 元杂剧模式过于呆板(4)明:传奇剧的繁荣:形成:宋元南戏+元杂剧的艺
12、术成分。四大唱腔:逐渐形成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其中,昆山腔经艺人精研细磨形成“水磨调”(5)清朝:京剧的出现和繁荣。形成: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并吸取昆曲等其他剧种的艺术优点而成推广:民国以来,走向世界特点: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唱、念、做、打有机结合;多采用虚拟性、抽象性的动作2、P32学习思考:为什么戏曲产生后能够取代乐舞,在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占据了主流地位? 答案提示:戏曲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灵活,形式多样。表演方式继承了音乐、舞蹈以及传统百戏的诸多手段,因而受到民众的喜爱。市民经济的发展,也为戏曲的完善和普及提供了重要的条件。统治者因个人喜好为基
13、点的提倡,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3、P32学习思考:为什么中国戏曲表演具有强烈的舞蹈美感?发达的古代宫廷乐舞和民间舞蹈,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提示:中国的戏曲表演从艺术渊源来说,与舞蹈有紧密的文化联系。发达的古代宫廷乐舞和民间舞蹈,在戏曲产生和成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P32材料阅读与思考:“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孔子:礼记乐记孔子认为音乐和政治是相通的。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答案:同意。艺术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形式,必然会对当时的社会存在有所反映,同
14、时又反作用于包括政治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说法是成立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举例说明:周代社会的政治生活中,“礼”和“乐”相结合,成为政治规范的象征。“乐”,也是政治文化构成的一部分。小结1、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政治: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繁荣;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教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对外关系: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总:批判继承;创新发展具体: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只有民族性的文化,才有世界性)【板书设计】【作业】填充图册及练习册导与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