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测试题亲爱的小朋友们,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你整理了小学二年级数学试题,一起来学习吧!一、 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共6分)287= 324= 350+870= 355+38=243= 819= 120+390= 7(5+3)=729= 83-34= 2100-400= 6(568)=二、 填空。(每空1分,共31分)1. 一个四位数,最高位上是5,十位上是1,其它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2. 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它们的差是( )。3. 4702是( )位数,读作( ),它的最高位是( )位,2在( )位上,表示(
2、 )个( )。4. 由5个千、3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读作( )。5. 一个数十位上是1,千位上是8,其它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6. 800里面有( )个一百,一万里面有( )个一千。7. 拉抽屉是( )现象,荡秋千是( )现象。8. 右图中共有( )个角,其中( )个钝角,( )个直角,( )个锐角。9.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辆大货车重6000( ) 一只公鸡重2019( )小明的体重是30( ) 一头大象重是3000( )10. 按规律填数:23、25、29、35、( )、( )。11. 按规律接着画。 12. 按规律接着画。13. 一台洗衣机售价1387
3、元,约是( )元。三、判断。(每题1分,共5分。)1. 把3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8。( )2. 与2099相邻的两个数是3000和2098。( )3. 1000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4. 钝角比直角大,锐角比直角小。( )5. 由3个千、5个百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3507.。(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四、看图列式计算。(每题2分,共4分。)1.2.28元 6元 6元 6元+ = (元)五、计算下面各题。(每题2分,共12分。)480+390= 1200-750= 2700+800=1000-260= 850+280= 5300-340
4、=六、分别画出将下图向右平移5格和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共4分)七、 在 里填上 、 或 。(每题1分,共9分。)21+17 39 59+60 50+60 2千克 2019克32-19 12 69 87 3998克 4千克500-260 230 284 366 7010克 7千克八、统计。(1、2、3、每题2分,第3题3分共9分。)下面是二年级一班同学最喜欢的饮料统计表。品种 牛奶 汽水 橙汁 矿泉水人数 20 10 15 5(人)牛奶 汽水 橙汁 矿泉水1、 根据统计表画出统计图。2、 图中一格代表( )人。喜欢喝牛奶的人数比喜欢喝矿泉水的人数多( )人。3、 喜欢喝牛奶的比喜欢喝汽水的多
5、几人?4、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九、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0分。)1、水果店里有苹果310千克,上午卖出160千克,下午卖出45本,还剩下多少千克?2、王老师带6个同学去参观植物园,他们买门票一共要用多少元?儿童票 8元成人票 16元3、有6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放着4个桃子,平均分给8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桃子4、少年宫新购进小提琴45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多17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
6、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
7、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5、育红小学有7个班参加乒乓球比赛,每班选5名选手和2名候补队员。一共选了多少名选手?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