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吉林一中 2021 至 2022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时间:150 分钟分数:150 分一、基础知识检测(10 分)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的含义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氓之蚩蚩(忠厚的样子)否泰如天地(否则)B.日月忽其不淹兮(久留)其培欲平(培土)C.则山下皆石穴罅(裂缝)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互相)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自言自语)勖尔植,督尔获(冒犯)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步余马于兰皋兮A.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C.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D.事不目见耳闻
2、,而臆断其有无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2 分)A.淇则有岸,隰则有泮B.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C.官命促尔耕,勖尔植D.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B.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字而幼孩,遂而鸡豚C.驰椒丘且焉止息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传其事以为官戒也5.下列各句中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B.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C.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
3、之可惩二、现代文阅读(32 分)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宋代书法“尚意”思想的特征之一,是在书法艺术的形与神、法与意的关系上,更加重视和突出神与意的审美地位和意义。这表现为轻形似、卑法度,提倡“即兴”“无意”的挥写,反对刻意求工;主张“意造”“观韵”“真趣”,追2/10求一种字外有字、笔简意丰、率真自然、潇散简远的艺术境界。这就使书法的点画线条及结体造型体现出更多的主观意味和情感价值。苏轼旗帜鲜明地提出“意造”的主张:“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所谓“意造”“点画信手”即是强调主体情感表现要超越形式和法度,以意役法,以意生法,意即是
4、法,它使书法艺术超越了以形写神的阶段,而走向以神写形、以神造形的境界。鉴于此,苏轼对唐代“尚法”大师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书法态度冷漠,而对中、晚唐和五代期间敢于冲破法度束缚,富有创新和个性的书法家却给予了高度评价:“颜鲁公雄秀独出,一变古法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杨公凝式,笔迹雄杰可谓书之豪杰,不为世所汩没者。”黄山谷论书,则突出强调“韵”字。“书画以韵为主”,“工拙要须其韵胜耳”。黄庭坚“韵”的含义,可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他沿续了晋代人物品评的“韵”意,采取“伯乐相马”的方法,遗其玄黄牡牝,直取风韵精神,超越人的形体美,看出其内心世界的心灵意趣。另一种解释是宋代范温在潜
5、溪诗眼中与王偁讨论黄“书画以韵为主”时提出的“有余意之谓韵”的见解。这个“余意”,即是要求书法要字外有字,通过艺术点画线条的结构组合形式,见出主体的内在世界来。这不仅要有音乐的美、节奏的美,更要有主体创造的意趣美。米芾论书,则特别注重一个“趣”字。“学书须得趣乃入妙”,“要之皆一戏,不当问工拙,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米芾的“趣”,是个更加内在的偏向主体性灵与意趣的东西,它带有“游”“玩”“戏”的特点。为了使书法表现出主体自我的情趣,他更加不计工拙,不受法度经典的束缚,对唐人书法的刻板、过于经意的批评也更为苛刻和不留情面。米芾以重“平淡”、尚“真趣”的审美标准,对唐代第一流的“尚法”大师贬了
6、个痛快,他说欧、虞、褚“安排费工,作用太过,无平淡天成之趣”。而对裴休、沈传师等非一流书家却有激赏之意,认为他们的书法“不陷丑怪”,挥洒自然,有“真趣”。这种独具慧眼的评论,充分表现出他“尚意”“重趣”的执着和真诚,也令那些毫无卓识、人云亦云、溢词连篇的书法理论家相形见绌。宋人这种“尚意”“观韵”“重趣”的审美趣味,导致了他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排斥“意在笔先”“刻意”“拘苦”的理性构思方法,而提倡“率意”“即兴”“无意”“无法”,重感性、灵气,尽兴自由的创造意识。他们要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书法创作境界:本不求工而自工,无意于新而新意自生,有法而不为法缚,挥洒自如,神意完足,毫不做作地表现自己的个性
7、真情和意趣。(摘编自傅合远宋代书法美学思想的“尚意”特征)材料二:古代书论中最早提出“意”概念的是东汉的蔡邕,他在笔论中说:“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蔡邕所说的“意”是指书法创作之前书家的一种自发的心境和情绪。西晋时期,“意”开始逐渐走向自觉形态,西晋文学家成公绥在隶书体中说:“工巧难传,善之者少。应心隐手,必由意晓。”他所说的“意”是指书法技法要靠心灵领悟,强调学书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觉性。王羲之则把“意”作为评书的美学标准,要求书法创作要“有意”,表现书家的情意。至此,“意”在中国书法艺术上开始走向独立、自觉的道路。“意”的意义开拓在南朝,王僧虔笔意赞针对当时人们对“意”理解含糊
8、不清,提出用笔之道和书法神采、书家个人情感表达等问题。他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3/10心手达情。”他开拓了“意”在书学理论中的含义,即作品的笔墨趣味。古代书论中“意”指思想感情的大概是从南朝齐梁间的陶弘景开始,他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赞扬其书曰:“既以言发意,意则应言,而手随意运,笔与手会,故益得谐称。”其“意”指的是人的主观情意。至唐代,唐人之“意”一方面继承前人的“意在笔前”思想,即重视创作法则和艺术构思,另一方面又强化书法的抒情功能。如孙过庭在书谱中指出:“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宋人则在前人论书的基础上
9、,对“意”的论说进一步具体化、明朗化,由宋前的重“心意”拓展到了书法作品的精神意蕴,并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成为宋代的审美风尚,这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大进步。(摘编自孙倩宋代书法“尚意”之“意”及其当代价值)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宋代书法注重神与意,排斥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理性构思,书法的点画线条及结体造型体现出更多的主观意味和情感价值。B.苏轼推重颜、柳、杨三人,在于他们能跳出前人之窠臼,敢于“变古法”“出新意”,富有创新与个性,“不为世所汩没”。C.“意”的概念并非宋人首创,最早可以上溯至东汉时期,它是指书家创作前的一种自发的心境和情绪,并未涉及神采。D
10、.黄庭坚的书法创作,采用了“伯乐相马”之法,只重“韵”意,不论工拙,观其作品,可以感知他内心世界的心灵意趣。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黄庭坚提出的“余意”见解,要求有主体创造的意趣美,其倡导“韵”的思想实质,同苏轼的重“意”有本质的不同。B.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诗歌意境苍凉惆怅,书法也有感而作,用笔率性自由,这正是他“意造”主张的生动体现。C.米芾的“趣”,偏重主体性灵与意趣,带有“游”“玩”“戏”的特点,更为内在,因此他的见解超越了同代的苏黄等人。D.南朝的王僧虔厘清了“意”的含义,陶弘景明确了“意”的思想感情指向,中国书法“尚意”的审美风尚由此得以确立。8.结
11、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宋代书法“尚意”观点的一项是()(3 分)A.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际,尤所偏工。B.点为侧,横为勒,竖为弩,钩为趯,提为策,撇为掠,短撇为啄,捺为磔。C.笔情墨性,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D.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9.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 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4 小题,18 分)文本一:人世间(节选)梁晓声4/10四年里,他这位从“大三线”退休的老建筑工人,似乎把光字片当成了“小三线”,把自己家所在那条被违章建筑搞成了锯齿状的小街当成了主要工程。如何让自
12、己的家看上去还有点儿家样,理所当然成了他心目中的重点工程他似乎要独自承担起改良的神圣使命。在春夏秋三季,人们经常见到他在抹墙,既抹自家的墙,也抹街坊邻居家临街的墙。他抹墙似乎有瘾,四年抹薄了几把抹板。有一年,街道选举先进居民,他毫无争议地当选了,区委副书记亲自奖给他一把系着红绸的抹板。他舍不得用,钉了个钉挂在墙上。他依然是个重视荣誉的人。他的工具不仅是抹板,还有铁锨。人们也常见他修路,铲铲这儿的高,垫垫那儿的低,填填某处的坑,像在平整自家门前的地方。见到他那么做的人有过意不去的,也有心疼他那么大年纪的,常常劝他,“拉倒吧!一条小破街,弄不弄有什么意思呢?下场雨又稀里哗啦踏烂了。”他却说:“弄弄
13、总归好点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或说:“我往土里掺了炉灰,再下雨不会那么泥泞不堪了。”四年一晃过去,周志刚更老了。一晃多少年的“晃”字虽属民间口头语,但把那种如变脸般快的无奈感传达得淋漓尽致。周志刚完全秃顶了,脑壳左右稀疏的头发全白了。他渐渐蓄起了一尺来长的胡子,胡子倒有些许灰色,估计继续灰下去的日子肯定不会太多了。他的腿脚已不灵活,有点儿步履蹒跚,浑身经常这里痛那里酸的。不论对自家房屋的维修,还是对街坊家临街墙面的义务抹平,他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抹墙需几道工序,先得备下黄泥,还得有足够的麦秸或谷秸往泥里掺。和好一堆抹墙的泥很需要力气,他和不动了。黄泥也稀缺了,可挖到黄泥的地方越来越少,那
14、种地方往往很快便出现了就地取材建起的土坯或干砸垒的黄泥小屋。当那些小屋住进了人家,如果谁还去周边挖取黄泥,常常引发严重冲突。那些人家会形成一种占山为王的领地意识,攻守同盟,态度凶悍,让企图分享公共资源者望黄泥而却步。周志刚是洁身自爱的人,当然避免自取其辱。缺少了黄泥,不论他对自家房屋的维修,还是对他们那条脏街所进行的面子工程,都只好停顿下来。毕竟他只是一个老迈的改良者,也只有点儿人生余力做改良者。倘要彻底改造自己家及那条脏街的面貌,需动用推土机和铲车,需有充足的建材,还需有一支建筑队,而单枪匹马的他只有一把抹板,街坊们心劲儿又不齐。对他们而言,维修自家房屋是分内之事,至于那条脏街已经那样了,怎
15、样改良不在自己考虑范围。他们认为那纯属政府的事,如果政府不觉得有失面子,他们则是特能忍受的,住在那么脏乱差的地方的人家还有面子值得在乎吗?还讲得起面子吗?讲面子起码也得有黄泥呀,连黄泥都稀缺了,就只得让面子见鬼去了。墙皮掉得太不成样子了,才趁夜到这里那里去偷黄泥。倘谁家的男人或大男孩天黑后挑着水桶走往与水站相反的方向,那么准是到什么地方偷黄泥去了,用水桶往回挑是为了掩人耳目,街坊们对此心照不宣。偷黄泥往往引发人身伤害事件,但由于是刚性需求,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周志刚断不会做那种勾当。他连自家墙上掉下的墙皮也宝贵地留存起来,积少成多,以备用时。他不敢放在门外,怕被偷,专门放在家中一角。星
16、期日或年节假日,儿女们回来看望他和老伴时,他嘴里常常会忽然蹦出一句话:“你们谁知道哪儿有黄泥吗?”儿女们便都装聋作哑。他是在儿女面前自尊心极强的父亲,不会问第二次的,总用自言自语缓解自己的担忧:“这个家再不修修抹抹,那就不像个家了。”5/10(有删改)文本二:在社会和时代面前,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人世间是对“好人文化观”的形象表述。它从价值取向上,彰显了梁晓声的现实主义高度。作者写出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交集,这是典型现实主义。同时,人世间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人是这样的,但可以是那样的,应该是那样的,这是梁晓声提出“好人文化观”的前提。在人世间里,作者善于挖掘人物身上所闪现的正直善良和情
17、义担当。即便生活再艰辛,也要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就是深陷困境,也要互帮互助,自立自强。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做一个好人,是对人性、人心的内在要求。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作为人本身,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人世间里无时无处不在体现这种思想的光辉。以周志刚为例,在没有见到女儿周蓉之前,他对女儿不管不顾跑到贵州山区投奔“右”诗人一事,怒不可遏。等到他见到了这位诗人,看到了女儿的生活现状,他原谅了女儿,理解了女儿,一场潜在的冲突并没有发生。他对周秉昆说过这样一段话:“有恩不报,那是不义。再愁再难的日子,你都要为那边三口把日子给我撑住,而且让他们觉得有了你就有了希望,不仅仅是多了一口混日子
18、的人!”正是这样,梁晓声把自己的思考和认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小说的人物形象上,让人物立起来说话。呈现现实,同时从理想向度上引导现实,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起到了内在的支撑作用。梁晓声说过的四句话,被广为流传:“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一些人以为这是他对文明、文化的定义,其实这是他从文明、文化的角度,为“好人”定下的标准。从这样的好人标准出发,希望人性向上、向善,社会向美、向好,这是梁晓声“好人文化观”的深厚内涵,同时也是人世间的深刻魅力。(选自李师东:现实主义的新高度)10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周志
19、刚独自承担起家所在的那条小街的环境整治工程,是因为他重视荣誉。B.文中多次将周志刚和街坊们进行对比,来衬托周志刚“改良”工作的阻力。C.文中对“晃”字的解释,强化了作者对周志刚很快老去的无奈与感伤之情。D.儿女们都装聋作哑,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父亲治理那条脏街的行为感到不解。11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梁晓声“好人文化观”的前提是,他不仅知道人是什么样的,而且能揭示人可以、应该成为怎样的人。B.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人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这是人世间从头至尾传递出的思想光辉。C.人世间既呈现现实,同时从理想向度上引导现实,这种“理想向度”就是梁晓声的“好人
20、文化观”。D.作者认为人世间的深刻魅力在于,小说为文明和文化进行定义,并以此为“好人”定下了标准。12事出必有因,有时多个原因促成最终的一个结果。文本一结尾处,周志刚说“这个家再不修修抹抹,那就不像个家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是哪些原6/10因使他说出这样的话。(6 分)13文本二谈到“梁晓声把自己的思考和认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小说的人物形象上,让人物立起来说话”,通过人物为“好人”定下了标准,请以文本一周志刚这一形象为例,简要分析作者的“好人”标准。(6 分)三、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开元中,泰阶平,四海
21、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相次即世。宫中虽良家子千数,无可悦目者。上心忽忽不乐。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熠耀景从。浴日余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上心油然,若有所遇,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既笄矣。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别疏汤泉,诏赐澡莹,既出水,体弱力微,若不任罗绮。光彩焕发,转动照人。上甚悦,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摇,垂金珰,明年,册为贵妃,半后服用。由是冶其容,敏其词,婉娈万态,以中
22、上意,上益嬖焉。时省风九州,泥金五岳,骊山雪夜,上阳春朝,与上行同辇,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虽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暨后宫才人、乐府伎女,使天子无顾盼意。自是六宫无复进幸者。非徒殊艳尤态致是,益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贵,爵为通侯。姊妹封国夫人,富埒王宫,车服邸第,与大长公主侔矣。而恩泽势力,则又过之,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故当时谣谚有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又曰:“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其为人心羡慕如此。天宝末,兄国忠盗丞相位,愚弄国柄。及安禄山引兵向阙,以讨杨氏为词。潼关不守,翠华南幸,出咸阳,道次马嵬亭
23、。六军徘徊,持戟不进。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晁错以谢天下。国忠奉牦缨盘水,死于道周。左右之意未快。上问之。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怨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展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节选自陈鸿长恨歌传)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怨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展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B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怨/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展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C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怨/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展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
24、D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怨/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展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良家子:旧指出身良家的子女或清白人家的女子。汉时,指非贬谪戍边的罪人或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为良家子。后世以奴仆及娼优隶卒为贱民,7/10以平民为良民,遂用以称良民子女。“良家”,也叫“好人家”。B.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故又指出嫁的年龄。而当女孩子到了十七八岁,则可称为“豆蔻年华”。C.大长公主:公主是中
25、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封号。通常是皇女位号,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宗女才能破格晋封为公主。皇帝的姐妹称为长zhng公主,姑母则为大长公主。D.诛晁错:西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向皇帝上疏,建议削藩,被采纳。吴王刘濞b为保住实力,纠集七个藩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为平乱,只好杀掉晁错,但叛乱并未停止。而“诛晁错、清君侧”后来则被借指清除君主身旁的奸佞小人,以免蒙蔽圣听。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玄宗皇帝进入晚年后,开始厌倦政务,耽于游乐,只是遗憾于原本宠爱的皇后妃嫔皆已不在,而如今身边又无可心得意的新美人相伴,因此怏怏
26、不快。B本文对某些不光彩的史实,如杨贵妃其实是玄宗从其子寿王府邸取来一事亦直书不讳,并未如长恨歌中“养在深闺人未识”般为尊者讳。C因杨贵妃一人受宠,而使杨氏满门都气焰嚣张,以致于出入宫门无人敢问,京城的长官也不敢正视他们,正如大诗人杜甫所写:炙手可热势绝伦。D唐玄宗独宠杨贵妃,误用杨国忠,荒废政事,终于酿成大祸。不仅安禄山起兵要诛杀杨国忠,连逃难时随从的官员都跪在车驾前,请求像汉景帝诛杀晁错那样,杀杨贵妃以谢天下。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4 分)(2)姊妹封国夫人,富埒王宫,车服邸第,与
27、大长公主侔矣。(4 分)18哪些事从侧面表现出了杨贵妃深受帝王的宠爱?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2分)(二)诗歌鉴赏(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9-20 小题。马嵬(其二)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注释】马嵬:即今陕西兴平马嵬坡,是杨贵妃死处。鸡人:古时宫中报晓之人。莫愁:古美女,为卢家妇。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本诗也和其他大多数作品一样,认为罪责在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B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
28、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8/10九州,不过是空闻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C“空闻”句,用“虎旅传宵柝”五字,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从中,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D“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牛郎织女不如他俩可以永不分离。20马嵬(其二)一诗突出地运用了哪种手法?试举两例分析。(6 分)(三)名句默写(6 分)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空 1 分)(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2)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用一个定语后置句从侧面烘托郭橐驼精于种树:;石钟山记中
29、,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3)成语有词,“方枘圆凿”;论语有语,“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是:,?四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2-24 题。作为家喻户晓的少年儿童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出视频内容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也唤起了不少人童年的记忆。一份有着 60 年历史的读物,热度不减当年。科普内容,如何才能,抓住读者?从十万个为什么身上不难得出结论:()。如果说,60 年前十万个为什么以区别于教科书的生动、有趣的内容;而今天,乘上互联网时代的短视频快车,将会让其内容影响到更多人。例
30、如,“科普老顽童”汪品先院士、“科学姥姥”吴於人等“网红”学者,利用自己深厚的学识,把科普视频做得,让大众眼中晦涩难懂的“高冷”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青少年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网络环境中,短视频是他们的娱乐和社交方式。大人总是担心孩子沉迷手机,是怕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影响孩子。生动有趣的科普短视频,是青少年熟悉的传播方式,不仅引导他们走近科学,爱上科学,还引起他们对于科学的好奇心。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推陈出新引人注目风生水起爱不释手B.吐故纳新备受青睐红红火火爱不释手C.推陈出新备受青睐风生水起乐此不疲D.吐故纳新引人注目红红火火乐此不疲2
31、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要让经典重新焕发青春,必须紧跟时代B.紧跟时代,经典才能青春永驻C.传承历史,让经典重新焕发青春D.欲使经典青春永驻,必须传承历史2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生动有趣的科普短视频,是青少年熟悉的传播方式,不仅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的好奇心,还引导他们走近科学,爱上科学。9/10B.生动有趣的科普短视频,是青少年用熟悉的传播方式,不仅引导他们走近科学,爱上科学,还引起他们对于科学的好奇心。C.生动有趣的科普短视频,是用青少年熟悉的传播方式来,不仅引导他们走近科学,爱上科学,还培养了他们对于科学的好奇
32、心。D.生动有趣的科普短视频,是青少年用熟悉的传播方式,不仅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的好奇心,还引导他们爱上科学,走近科学。(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1 小题,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5 题。勤洗手、戴口罩、不扎堆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很多变化,可是你知道吗?这并不是人类独有的行为。为了防止疾病流行,有的甚至做得比人类还要“自觉”。,看起来很别扭,甚至有些不堪忍受,可事实上,“社交隔离”在动物界普遍存在。这不仅仅发生在那些习惯独居的动物身上,对于很多群居性动物来说,“社交隔离”也同样根植于其基因中。从我们熟知的蜜蜂、蚂蚁,到老鼠、猿猴、蛙类每当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意外来袭,
33、这些群居性动物为了减少集体感染,会自然而然地采取“社交隔离”。例如,有着“超级生物体”之称的蚁群往往由无数只蚂蚁组成,它们干起活来各司其职,井井有条,就像大脑里的神经元一样。作为社会性极高的生物,它们发现病菌并防止其扩散的方法和效果令人啧啧称奇。25.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5 分)26.写作。(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自 2016 年起,我国将每年 4 月 24 日设立
34、为中国航天日。2022 年 4 月 16 日,在第七个航天日到来之前,历经半年的太空之行的“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宇航员也顺利出仓。历经几代航天人的奋斗,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不止于此。在上一个百年征程中,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中国在方方面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也日益强大。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在新的百年征程上,中国人会继续奋斗,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给 2022 年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苏炳添,朱彦夫,顾诵芬,陈贝儿,吴天一,江梦南、彭士禄)之中的你最敬仰的人写一封信,在交流中谈一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