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专题5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课后集训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1664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专题5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课后集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专题5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课后集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专题5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课后集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专题5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课后集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专题5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课后集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专题5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课后集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专题5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课后集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专题5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课后集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专题5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课后集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专题5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课后集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专题5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课后集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专题5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课后集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专题5 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 课后集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板块专题五课后集训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16分)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年9月4日【注】此诗作者作于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时。刘半农(18911934),现代诗人,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节第一句“天上飘着些微云”,与“浮云游子意”所营造的意境

2、完全相同。B第二节第四句“这般蜜也似的银夜”,巧妙地引发“我”内心对“她”的思念。C第三节前两句的两处“慢慢”,写出了落花、游鱼对春水的依恋,画面优美。D第四节借“枯树”“冷风”“野火”“暮色”“残霞”等意象传达出浓重的愁思。【答案】A【解析】“与浮云游子意所营造的意境完全相同”错,“浮云游子意”借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天上飘着些微云”以一种舒展的情调展开,描写了春天的天空,有几丝云彩在轻轻地飘浮着,给淡蓝的天空增加了一丝韵味。把欣赏者的情绪带到了一个广阔无边、飘着些微云的天际。几个短短的词句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种淡淡的愁绪,就仿佛飘着的浮云般自由的空间感,从

3、立体的角度来看,一个“飘”字既表达了一种自由自在的情绪,也表达了一种缺乏归属感的情感。两者营造的意境并不相同。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共分四节,每节五行,其中第三、第五行语句相同,结构匀称工稳,具有建筑美。B本诗用韵灵活,突破格律诗一韵到底、韵脚固定的要求,体现了新诗在格律上的自由。C本诗分别描写了白天、夜晚、春天、秋天的景象,意象纯朴自然,构思精巧,基调凄凉。D本诗一句“教我如何不想她”,喊出了多少海外游子的心声,体现了“诗言志”的传统。【答案】C【解析】“基调凄凉”错,诗歌通过对各个季节的描绘形象地揭示了作者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整首诗充溢着他对自然

4、和生活,以及对祖国的热爱,表现出了他高尚的情操,也充分体现了他追求自由、渴望自由、寻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和情感。诗歌既舒展温雅,又富于幻想,更充满了激情。3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本诗运用了诗经中哪些典型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_【答案】比兴手法。如第二节头两行写“月光”“海洋”,用月光与海洋相互爱恋的夜景比喻诗人的思恋之情。是为“比”。如第四节先说“西天还有些儿残霞”后直接抒发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心声,是为“兴”。重章叠句。全诗四节,每节五行,各节结构基本相同,是为“重章”。“啊”与“教我如何不想她”两句反复出现,是为“叠句”。4本诗标题原为“情歌”,后被作者改

5、为“教我如何不想她”。你认为改后的标题好在哪里?(6分)_【答案】口语化,明白如话,朗朗上口,表达自然纯朴。反问手法,语气强烈,语势增强,加深读者印象。直抒胸臆,表达直白,一吐为快,抒情真挚热烈。统领全篇,与每节末尾的那句“教我如何不想她”形成呼应,浑然一体。意蕴丰富,可理解为思念故乡、祖国、爱人等多方面的情感。(任答三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16分)故园别(节选)流沙河别了太阳照不到的园庭这里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阴我熟悉园墙上的每一条裂缝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纹我熟悉庭上的每一个凹坑就像熟悉自己的面影在这里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饭在这里悄悄地结了婚在这里歌在这里哭在这里第一回

6、当了父亲在这里做过愚蠢的书生梦在这里偷看着天上的风云现在我要回城去了眼泪滴着恋栈之情别了我的小母鸡感谢你天天为我下蛋别了我的老公鹅感谢你夜夜为我守门纸窗不须糊了让它去破柴灶不须烧了让它去冷菜园不须种了让它明年野草青青让蝼蛄来弹琴让蟋蟀来吹笙奏一支思乡曲飞入我的梦境【注】故园指金堂县青白江区域厢镇槐树街5号的余家老宅。诗人流沙河3岁到16岁(19351947),36岁到48岁(19661979)曾生活在那里。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别了太阳照不到的园庭”,既照应了诗歌的题目,点出告别的对象,又交代了故园的特点。B“这里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阴”,由“消磨”一词可以看出

7、“我”认为在这园庭生活是虚度时光。C“在这里歌在这里哭”,园庭生活有喜悦也有悲伤,园庭是“我”这十二年人生经历的见证者。D“纸窗不须糊了让它明年野草青青”三句,写出了“我”要回城因时间仓促而决绝,无暇顾及窗纸、柴灶、菜园。【答案】D【解析】“写出了我要回城因时间仓促而决绝”理解错误,诗歌并没有说时间仓促,也表达了对故园的留恋,并非“决绝”。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三到六行,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园庭的每个地方都十分熟悉。B“在这里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饭”,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活动来写园庭生活。C“让蝼蛄来弹琴/让蟋蟀来吹笙”,以拟人手法

8、写出了蝼蛄、蟋蟀在“我”离开后的喜悦。D“奏一支思乡曲飞入我的梦境”,思乡曲入梦,写出了故园牵绊着“我”,感情真挚动人。【答案】C【解析】“写出了蝼蛄、蟋蟀在我离开后的喜悦”错误,“让蝼蛄来弹琴/让蟋蟀来吹笙”中“让”字是“我”的主动行为,与“奏一支思乡曲”连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眷恋。3“眼泪滴着恋栈之情”中的“恋栈之情”如何理解?(4分)_【答案】“恋栈”指马舍不得离开马棚,“恋栈之情”指诗人恋念故园。诗人在故园生活了十二年,故园有着诗人的青春回忆,“眼泪滴着恋栈之情”写满了诗人的不舍与眷恋。4诗歌选择小母鸡、老公鹅作为告别的对象,有何用意?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_【答案】小母鸡、

9、老公鹅是故园中的家禽,小母鸡“天天为我下蛋”、老公鹅“夜夜为我守门”,它们与“我”朝夕相伴。聚焦“我”与小母鸡、老公鹅的关系,体现了人与故园动物的和谐相处。感谢小母鸡、老公鹅,抒情对象具体化,有利于诗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感恩与不舍。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16分)复活的土地艾青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让流水冲洗得快要不留痕迹了;河岸上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而从那边的丛林里也传出了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高亢的歌唱。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久久负

10、伤着的心里: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1937年7月6日,沪杭路上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作品开篇语出惊人,腐朽的生活即将结束,表达了对民族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B“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通过写河岸上欣欣向荣的春景,表达对民族觉醒的乐观态度。C“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诗人呼吁播种者及时播种,就是呼吁人民大众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奋起抗争。D“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写出了诗人为了民族的奋起不惜

11、献出自己生命的决心。【答案】D【解析】“写出了诗人为了民族的奋起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决心”曲解文意,这里表现的是“战斗者”因土地的复活而产生的情感激荡、热血沸腾的高昂情绪。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整首诗的语言是素净的、庄重的,虽然没有用到形容词,但却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震撼心魄的艺术魅力。B“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运用比喻的手法,暗示大地即将复活,照应标题。C第二节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看到春天到来,大地充满生机时的激动与喜悦。D“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诗人呀”,通过声音的延长,节奏的变化,情感得到释放,增强了抒情效果。

12、【答案】A【解析】“没有用到形容词”判断错误,本诗虽不像一般的诗歌那样大量运用形容词以描述景物、抒发情感,但也运用到“高亢”“辛勤”“明朗”“温热”等少量形容词。3如何理解“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两句诗的含意?(4分)_【答案】水深火热的生活即将结束,诗人勉励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悲哀的诗人”就是指诗人自己,诗人让希望在自己久久负伤的心里苏醒,也就是暗示光明即将到来。诗人也是民众的一部分,诗人所体现的情感,就是民众的情感,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借勉励自己来勉励人民大众。4法国散文家蒙田把预兆或预言称为“内心骚动的影像”和“神圣的灵感”,艾青也说“预言是照亮灵魂的火花”。有人说艾青就

13、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本诗以“复活的土地”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_【答案】“土地”贯穿全诗,从眼前所见的大地想到播种者、诗人和战斗者,使诗歌浑然一体。“复活的”指看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之时,诗人发现了别人还没有看见的新事物,联想到了苦难即将过去,发现了曙光似的预兆。多年郁积在胸中的伤痛、忧患和期待,使诗人全身心体验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复活的土地”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人预言全面抗战即将来临,并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对革命、对人民美好前景的向往,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充满信心。“复活的土地”中的“地”与整首诗的韵脚更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14、(16分)写给当炮兵的儿子丁芒信里先不寄家乡一撮土,也不寄亲友故旧的叮咛,不寄屋前杏花三两瓣,不寄水井旁的笑语殷殷。既然跨出了家乡的门槛,既然帽子缀上了红星,你还是收拾起纤细的锚链,把心儿碇泊在祖国边境。我只寄你一缕硝烟,和电一样的刀光,霞一样的血影,寄给你,我的战友的雄姿,寄给你,战壕里泥土的温馨。也寄给你春天的溪流,饮饱冰雪的柳芽已经发青,寄给你雷霆似的脚步,寄给你汗气熏蒸的白云。让你去把握革命未来的节奏,让你去呼吸时代飞迸的火星,让辽阔的国土贴紧你的胸膛,让千山万水都来向你叮咛。你再去寻觅家乡的云树,像从百花园中采一朵芳馨,你才会有深沉壮阔的爱,激发你炮弹样饱孕着的热情!(选自解放军文艺

15、,有删改)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节中的四个“不寄”,意味着儿子参军后曾写信表达对家的思念,诗人让他放下这种思绪。B“你还是收拾起纤细的锚链,/把心儿碇泊在祖国边境”,诗人委婉告诫儿子要沉下心来保卫祖国边疆。C第三节和第四节都写到要“寄”什么,但内涵有所不同,第三节侧重激励儿子要有军人的血性。D“激发你炮弹样饱孕着的热情”中的“炮弹”体现了儿子的军种,暗示儿子要做一名技术过硬的炮兵。【答案】D【解析】“暗示儿子要做一名技术过硬的炮兵”理解有误,本句在于鼓励儿子作为一名炮兵,要有对国家的热爱,对和平的追求。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6、()A诗歌开始说“不寄”,接下来又说“寄”,在“寄”与“不寄”的鲜明对比中,表达了深沉的情怀。B与“寄”和“不寄”搭配的多为抽象的名词或形容词,这就增强了让读者求索回味诗意的情味。C诗人开始说不给儿子寄家乡的什么,最后却让儿子“寻觅家乡的云树”,形成矛盾纠结的呼应。D诗歌每四句构成一节,不少地方又反复某个词以连带一组句子,强化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答案】C【解析】“形成矛盾纠结的呼应”分析有误,最后是情感的升华,不存在“矛盾纠结”。3如何理解“让辽阔的国土贴紧你的胸膛”?(4分)_【答案】让儿子心中时刻装着祖国,热爱自己的国家。鼓励儿子作为战士应尽职尽责,保卫祖国辽阔的边疆。(意思对即可)4

17、诗歌采用家书的形式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_【答案】形式方面:使诗歌的构思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人称方面:便于运用第二人称,与儿子“见字如面”地贴心交流。情感方面:便于以长者身份表达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意思对即可)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16分)春艾青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那些夜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在神话般的夜里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

18、江南处处是春了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1937年4月【注】1931年2月7日,在上海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等五位“左联”作家被秘密枪杀。这首诗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龙华的桃花开了”点明了地点,以桃花表现春天之美,暗示这是对“左联”五烈士的深切纪念。B“没有星光”“刮着风”“寡妇的咽泣”等写的是桃花开放的环境,表现现实的黑暗与残酷。C“饥渴的野兽”以野兽比喻土地,表现了诗人对渗入了烈士鲜血的土地的憎恨,对烈士的怜惜。D“爆开”写桃花开放之热烈,让人感到一种绚丽之美,又让人联想到烈士们

19、牺牲是有意义的。【答案】C【解析】“表现了诗人对渗入了烈士鲜血的土地的憎恨”理解错误,诗人认为桃花是开放在一片吮血的土地上的,正是有这些血迹的累积,才爆出了桃花的蓓蕾。表达了对残酷杀害革命者的反动派的憎恨,而不是对土地的憎恨。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选择赞颂龙华桃花与怀念“左联”烈士,角度新颖,这样切入能够更形象、更凝练地表达主题。B诗中接连三次使用“经过了”,表明经过的时间之长,暗示时局艰危,革命者须百折不挠。C“血迹,斑斑的血迹”指烈士牺牲时的血迹,以反复手法强调了敌人的残暴和烈士的不怕牺牲。D桃花只是龙华的,却“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并不矛盾,因为

20、这其实是对“左联”五烈士的歌颂。【答案】B【解析】“表明经过的时间之长”错误,三个“经过”,除了表明时间之长外,还表明革命的艰苦和革命者对光明的向往。3“桃花”意象在诗中既实又虚,请对此进行简要分析。(4分)_【答案】实:指在春天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的龙华的桃花。虚:指桃花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新的社会。4诗歌最后两行在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6分)_【答案】照应题目“春”和开头“春天了”。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旨,春天的到来,是由千万烈士的英勇牺牲换来的,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一问一答,引发读者思考。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6分)娜拉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海尔茂我

21、有勇气重新再做人。娜拉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之后也许有。海尔茂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娜拉(走进右边屋子)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的椅子上)海尔茂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娜拉(穿外套)我不能在陌生人家里过夜。海尔茂难道咱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么过日子?娜拉(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海尔茂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娜拉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海尔茂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娜拉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

22、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拘束,我也不受你拘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海尔茂连戒指都要还?娜拉要还。海尔茂拿去。娜拉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海尔茂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吧?娜拉喔,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海尔茂我可以给你写信吗?娜拉不,千万别写信。海尔茂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娜拉什么都不用寄。海尔茂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儿忙。娜拉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海尔茂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个陌生人?娜拉(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海尔茂什么叫奇迹

23、中的奇迹?娜拉那就是说,咱们俩都得改变到喔,托伐,我现在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海尔茂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娜拉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海尔茂(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节选自玩偶之家)【注】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爱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愤然离家出走。1下列对戏剧选段的分析鉴赏,正确的

24、一项是(3分)()A娜拉的丈夫海尔茂是个自私虚伪的人,他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因此他并非真爱娜拉。B娜拉在丈夫眼中只是“私有财产”,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只是一个玩物,一切由他摆布和决定,因此娜拉称自己为“泥娃娃”。C从“我不能在陌生人家里过夜”一句看,娜拉对海尔茂并不了解,因此她拒绝和海尔茂继续在一起。D海尔茂一再挽留娜拉,并表示要痛改前非,言语十分恳切,由此可见他能够改变以前的做法,尊重娜拉的人格。【答案】B【解析】A.“因此”因果关系不能成立;“并非真爱娜拉”于文无据。C.正因为娜拉对海尔茂太了解了,娜拉才会离开海尔茂,故“娜拉对海尔茂并不了解”错。D.从注解介绍的海尔茂自私虚伪的

25、性格看,本项后两句说法不妥。2下列对戏剧选段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陌生人”指海尔茂,后面因为海尔茂与娜拉之间缺乏沟通,形同路人。B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C娜拉“不信世界上有奇迹”向海尔茂表达的是建立真正的夫妻关系只是一种幻想。D舞台说明“穿外套”“围披肩”“拿起手提包”表示娜拉早就做好了出走的准备。【答案】D【解析】“早就做好了出走的准备”理解错误,表示娜拉在与海尔茂交谈过程中,一直在做出走的准备,说明出走决心坚定。3简要介绍本剧中娜拉的性格。(4分)_【答案】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倾向的妇女形象。现实生活中,她不仅认清了

26、海尔茂的丑恶灵魂,而且也认识到现实社会的不合理。她的倔强和不屈服的精神使她最终同海尔茂决裂,脱离“玩偶家庭”,决心争得自身的解放,争得同男子一样的权利。4玩偶之家的结尾是“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对这个结尾,萧伯纳的评论是:“在她身后关门的砰的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6分)_【答案】“砰”的关门声标志着故事情节发展到高潮和结局,宣告矛盾冲突发展到最后,夫妻彻底决裂,从艺术表现手法看,通过关门巨响的声音,向人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告诫人们摆正夫妻关系是维护美满家庭的重要条件。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6分)(窦天章云)带那蔡婆婆上来。我看你也六十外

27、人了,家中又是有钱钞的,如何又嫁了老张,做出这等事来?(蔡婆婆云)老妇人因为他爷儿两个救了我的性命,收留他在家养膳过世。那张驴儿常说要将他老子接脚进来,老妇人并不曾许他。(窦天章云)这等说,你那媳妇就不该认做药死公公了。(魂旦云)当日问官要打俺婆婆,我怕她年老受刑不起,因此喒(咱)认做药死公公,委实是屈招个!(唱)【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

28、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窦天章云)端云儿也,你这冤枉,我已尽知,你且回去。待我将这一起人犯并原问官吏,另行定罪。改日做个水陆道场,超度你升天便了。(魂旦拜科,唱)【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云)我可忘了一件,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窦天章云)好孝顺的儿也。(魂旦唱)嘱付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于伏罪名儿改。(下)(节选自窦娥冤第四折)1下列对这折戏的理解与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梅

29、花酒】既是答窦天章问,也是对黑暗社会的质问,并以三大誓愿应验证实了冤情。B“你道是咱不该”中“不该”指的是“认做药死公公”,再次引出了窦娥对冤情的怨愤和倾诉。C本选文的曲词与道白搭配得非常好,曲白相生,通俗自然,道白引出曲词,曲词解释道白,推动情节发展。D作者在处理矛盾冲突时,采取了与统治者彻底决裂的态度,使悲剧更具社会性。【答案】D【解析】作者反映的是贪官污吏的昏庸、残暴,但还是“与天子分忧”,谈不上“与统治者彻底决裂”。2下列对【鸳鸯煞尾】的理解与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几句唱词,进一步表明了窦娥那一颗金子般的心,她孝顺婆婆至死不变。除了平反冤案外,她想的不是自己的父亲,也不是

30、自己,而是无依无靠的婆婆。B这样使窦娥孝顺、善良的品格再一次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同时,也加重了窦娥悲剧的悲剧性。C【鸳鸯煞尾】一曲表明窦娥比她的父亲对社会的黑暗认识得更深刻,因此劝他杀尽贪官污吏为“万民除害”,而不说“为朝廷效力”。D一个为他人而甘愿自我牺牲的弱妇,却无端地被黑暗势力吞噬,真、善、美被假、恶、丑无情地扼杀掉,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悲剧啊!【答案】C【解析】【鸳鸯煞尾】一曲中窦娥确实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对父亲说的话也是她善良性格的体现,但不能说她“比她的父亲对社会的黑暗认识得更深刻”。3作者让窦娥抒发三桩誓愿并应验,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而在剧尾又让窦娥阴魂诉冤雪冤,在现实中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请至少说明两点理由。(4分)_【答案】说明窦娥这个弱女子求告无门,只能借助天地、神灵。说明窦娥这个心灵崇高的弱女子的确是冤屈的,被黑暗的社会吞噬,以此增强控诉的力量。反映人民除恶雪冤的愿望。4“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一句是作者借窦娥之口给当时社会开出的药方,很容易让人想到“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说法,你怎样认识?(6分)_【答案】这的确表现了关汉卿对变革黑暗现实、改造吏治的强烈渴望,但是他又找不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于是把这一理想寄托在皇帝身上,这反映了作者的时代局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