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错点1 不能准确区分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数万口,孰若大张挺伐,一决雄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A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错解】A或B或C【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解读材料,对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的特征不能准确把握。【正解】D【解题思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要发生在京津地区,符合材料中“近畿及山东等省”,且“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也符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义和团的抗争史实,故答案为D项
2、。根据材料中的“近畿及山东等省”可以看出战争发生在北方,香港岛在地理位置上不符合,排除A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与义和团运动无关,排除B项;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发生在朝鲜海域的丰岛海战,并非在中国境内,也不符合“五尺童子”参战的史实,排除C项。全面理解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1概况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间1840年:道光二十年、庚子年1856年:咸丰六年、丙辰年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年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年目的获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获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为资
3、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瓜分中国占领中国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天津条约增加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其他称谓西方称为商业战争亚罗号战争、英法联军之役西方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日本称为日清战争庚子国变西方称为第二次中日战争交战区域东南沿海东南沿海、京津地区;联军攻占北京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地区;联军攻占北京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日军占领南京焦点人物林则徐咸丰帝邓世昌、李鸿章、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瓦德西蒋介石、毛泽东、李宗仁、彭德怀列强态度追随英国联合侵华默许、纵容日本;之后夺取权益相互勾结由纵容日本到支持中国2认识(1)从起因上看,与世界
4、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2)从发动者上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了国际关系由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3)从列强侵华的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学科+网(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上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近代社会的发展。(2019届河北省藁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强化训练)在
5、1843年的虎门谈判中,英方要求中国对香港贸易自由化。中方为此发布告示:“若内地商民愿赴该岛(香港)买卖,即就近报明各海关,应照新例完纳货税,请领牌照,乃方准出口营生;若不请牌照辄往买卖者,查出以私贩及违禁下海论罪。”这表明清政府A坚持天朝上国的观念B厉行闭关锁国政策C同意实行“协定关税”D尝试维护国家权益【答案】D【解析】据材料1843年可知是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已经割占香港岛。据材料“应照新例完纳货税,请领牌照查出以私贩及违禁下海论罪”可知,去香港经商,应向海关登记并按新例纳税,从这个的角度看,清政府试图通过此规定维护国家权益,D正确;据材料“1843年的虎门谈判中”可知,没有体现坚持天朝
6、上国的观念,A错误;据所学可知,中国的门户在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就已经被打开,故B说法错误;据材料可知,是清政府对来往香港商人经商的规定,没有涉及与英国协商,C错误。易错点2 不能全面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清朝晚期,有两份针锋相对的檄文,一份是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清廷)之天下也。”另一份是讨粤匪檄:“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胡虏”“外夷”指外国侵略者B发表檄文的是清政府和维新派C分歧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D对立双方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错解】A或B【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解读材
7、料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内容。【正解】D【解题思路】根据所学可知,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针对的是清政府,故对立双方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D正确;“胡虏”“外夷”指清政府,排除A;发表檄文的是太平天国,排除B;双方的分歧并不在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排除C。该典例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复习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天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内容,同时也应掌握农民阶级发起的义和团运动的相关知识。一、图示法解读太平天国运动二、正确看待义和团运动的口号1“灭洋”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触及了时代救亡的主题,但也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2“扶清”具有爱国主义色彩,但将“中
8、国”和“朝廷”“大清”等观念混同,对清政府的阶级本质认识不清,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三、全面认识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革命性,在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019届贵州省部分重点中学高考模拟)下表反映了18611898年中国教案的情况。据此可知,甲午战争后项目数量时间18611894.1218951898.10教案分类房产、地产纠纷193文化、习俗冲突133口角细故70干涉词讼20团会对教民的打击011其他52A团会对教会攻击是教案主要冲突形态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松弛C义
9、和团运动沉重打击西方宗教势力D官方的介入使民教冲突得以明显缓和【答案】A【解析】根据表可知,甲午战后教案冲突最多的是团会对教民的打击,其他纠纷冲突相对较少,故A项符合题意。B项,图表无法体现西方对中国文化渗透的松弛,故排除;C项,表格中可以看出义和团和宗教势力的冲突,但是不能得出义和团沉重的打击了西方宗教势力,故排除;D项,材料中未体现官方的介入,故排除。易错点3 不能准确区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比天朝田亩制度新,它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将来临的征候。”,资政新篇的时代精神主要体现在A代表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B推翻封建土地制度发展资本主义C向西方寻求真理和
10、探索救国救民道路D反抗西方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独立【错解】B【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资政新篇而误选B。资政新篇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正解】C【解题思路】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由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它的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资政新篇第一次提出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具有开创性意义,故C正确;资政新篇是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11、是农民阶级的施政纲领,A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制度,B错误;资政新篇是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并非为了反抗西方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排除D。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的考查的方式和内容有很多,但是主要还是两者的主要内容、局限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展开,这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应该引起重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项目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不同点产生背景太平天国走向全盛时期太平天国走向衰落时期来源:学科网经济主张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主张实行公有和绝对平均主义,实质上是一种空想,与当时社会发展潮流相违背主张保护私有财产,发展工商业和资本
12、主义经济,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群众基础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作用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未能付诸实施,对太平天国运动无直接影响时代特点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关系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一面,弥补了天朝田亩制度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和落后性(2019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男女均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内容为拜上帝教的教义,考试还打造出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妇女同男子一样可以分得土地;还废除买卖婚姻、买卖奴婢等。这反映太平天国A意识超前符合历史的潮流B获得了广
13、大民众的理解支持C旨在化解列强入侵的危机D冲击了纲常名教和统治秩序【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男女均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妇女同男子一样可以分得土地;还废除买卖婚姻、买卖奴婢等”反映出太平天国冲击了封建纲常名教和统治秩序,故D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追求小农经济,这不符合历史的潮流,故A项错误;B项中的“广大民众”说法错误,故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这和化解列强入侵的危机无关,故C项错误。易错点4 不能全面把握辛亥革命的影响1912年,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辛亥革命说“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成为共和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后A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B资产阶级共和国的
14、建立C三权分立原则有效实施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错解】A【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影响而错选A。辛亥革命的影响有限,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正解】B【解题思路】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后,“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成为共和国”,这个论断与辛亥革命后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密切相关。故答案为B项。A项,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排除;C项,三权分立原则的确是中华民国初期所实行的,但只是B项的表现之一,排除;D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确是辛亥革命是历史意义,但属于思想层面,而材料主要侧重政治体制层面,排除。运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
15、革命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
16、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5从社会史观看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焕然一新。(2019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对近代中国这一文件解读正确的是A它颁布于中华民国成立前B它预示着中国帝制时代的结束C它为共和政体提供了法律保障D它反映了民主共和观
17、念深人人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多倾向共和”“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是宣统帝逊位诏书,预示着中国帝制时代的结束。故答案为B项。A项,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清帝1912年2月12日退位,排除;C项,为共和政体提供法律保障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D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意义,排除。易错点5 不能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能收限制行
18、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A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B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C行政权有效的制约了立法权D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错解】C或D【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缺陷。临时约法的某些制度设计反映了当时斗争形势和力量对比关系,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即将交权让位之际,企图利用临时约法制约袁世凯、保卫民主共和成果的苦心和努力。实际上,这也是临时约法局限性的表现,一些政体设计没有做到分权制衡的双向互动。【正解】A【解题思路】从材料中的“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
19、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等信息来看,说明该法在政体设计上没有做到分权制衡的双向互动,存在缺陷。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派内部对于临时约法的态度,排除B项;临时约法试图通过责任内阁制实现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而不是行政权制约立法权,排除C项;材料指出政体设计的缺陷不是从“因人设法”的角度,排除D项。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背景中华民国成立后迫切需要一部宪法来确立国体和政体;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即将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2目的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共和制度。3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4革命性与民主性(1)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
20、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2)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民主共和与法的观念。(3)在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4)在思想文化上,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各地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5)在对外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6)在国际上,在20世纪初的亚洲各国当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5局限性:临时约法没有
21、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在某些地方甚至是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倒退。(2019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最能体现这一制度特点的是A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总统行使主要权力需经参议院同意C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和否决总统的提案D总统公布法律及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责任内阁制最大的特点就是总统公布法律及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体现的是对袁世凯权力的牵制,D选项符合题意。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说法体现的是主权在民原则,A选项排除。总统行使主要权力
22、需经参议院同意的说法与责任内阁制无关,B选项排除。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和否决总统的提案的说法与责任内阁制无关,C选项排除。易错点6 不能全面理解五四运动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指出:“在反日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学生们证明他们自己是一支新的政治力量。上海的商人们出于同情也关门停业,举行为期一周的爱国罢市。上海约四十个工厂的工人也由于爱国而举行罢工。这场由主要阶级参加并在群众行动上达到新水平的真正的全国性运动取得了胜利。”此次运动A导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群众广泛参与C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有力指导D推动中国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错解】A【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全面理解五四运
23、动的特点和作用。A项颠倒了因果关系。【正解】B【解题思路】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根据“由主要阶级参加并在群众行动上达到新水平的真正的全国性运动取得了胜利”可知,材料说明五四运动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群众广泛参与,故B正确;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A因果倒置,排除;1921中共建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C错误;五四运动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错误。典例中出现错选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五四运动及其影响,五四运动最重要的影响是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学生对此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原因1从领导阶级看,自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登上
24、历史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3从革命的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新社会。4从时代特点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2019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练习)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这说明五四运动A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开启了近代的民主革命历程D广泛深入地动员了人民群众【答案】D
25、【解析】根据材料“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材料主要说明五四运动广泛深入动员了人民群众,故D正确。彻底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是“新中国的成立”,五四运动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A错误。五四运动虽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但它并没有促成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故B错误。五四运动之前的辛亥革命就已经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运动,而不是五四运动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运动,故C错误。易错点7 不能全面把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涵下图为最早的红色根据地公债券实物面值一元的“水利债券”。债券左侧年份模糊不清,下面有“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发行”
26、字样,下方有“只有全国苏维埃的胜利才能彻底整顿水利”“水灾是帝国主义国民党统治下的必然结果”字样。据此可知,该债券的发行A推动了国民革命胜利进行B有利于红色政权巩固发展C为抗日战争准备了经济基础D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错解】C或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很好地分清图片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没有合理利用图片及对图片解释的文字,没有准确理解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相关史实。【正解】B【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红色根据地”“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发行”并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这是红军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
27、表现。根据材料中“水灾是帝国主义国民党统治下的必然结果”可知,材料中“公债券”发行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材料中“只有全国苏维埃的胜利才能彻底整顿水利”反映了对中共红色政权的信任,有利于红色政权巩固发展。故答案为B项。A、C项,根据所学可知,国民革命、抗日战争都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符,排除;D项,该项属于时空错位,“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符,排除。该典例主要考查学生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全面把握,学生对此知识点一定要高度重视,全面掌握。另外对此知识点的考查,还可能结合必修三中毛泽东思想这一内容,学生在复习时应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方便记忆和理解。正确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
28、想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联系(1)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发动群众支持革命战争、巩固根据地的法宝。(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3)根据地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阵地,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根据地是战略基地。3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2)这一理论来源于革命斗争实践,并从理论指导上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29、,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的胜利。这一理论的创立,推动了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2019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1930年,滕代远在报告中称,“红军每次作战均有(群众)热烈的参加少有二三千,多者一二万,爬城时同我们扛楼梯、烧城门”,因此“每次都能以少数枪支汇合群众力量可以战胜较多枪械之敌人”。群众积极性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A国共合作后大革命进入高潮B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D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左”倾军事错误【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30年,红军每次作战均有(群众)热烈的参加”可知,当时处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共
30、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赢得民心,B选项符合题意;国共合作后大革命进入低潮,A选项排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1931年,与题中时间不符,C选项排除;1935年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左”倾军事错误,与题中时间不符,D选项排除。易错点8 不能准确认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伊恩布鲁玛在创造日本:18531964年中记载:“日军先是于1937年之夏同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周边展开了一场激烈厮杀。城市遭到轰炸,郊区的战斗趋于白热化,有二十五万中国人在战火中丧生,多为平民。在日军实施某起大屠杀的遗址,一块纪念碑这样写道:血流成河,染红了大海。”此次战役A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
31、灭亡中国的野心C使得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D日军犯下侵华战争中最恶劣的罪行【错解】A【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及淞沪会战的相关史实。【正解】B【解题思路】1937年淞沪会战,国民党坚决抵抗日本侵略,坚持抗战三个多月,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故B正确;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但之后不符合“日军实施某起大屠杀”,排除A;1938年10月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南京大屠杀,日军犯下侵华战争中最恶劣的罪行,不符合“此次战役”,排除D。 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全面把握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作用,比较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不同。抗日战争中两个战
32、场的比较1区别项目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领导阶级蒋介石集团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战场范围国民党统治区敌后建立根据地抗战路线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作战方式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战略地位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2联系(1)两个战场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的一部分,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一致的。(2)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
33、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3)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抗战到底,战略反攻阶段也就不可能迅速到来。(4)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9届山东省济南市高考模拟)1938年11月至1940年春,各战区中国部队按统一部署向侵华日军发动了冬季攻势,攻击地区涉及绥、晋、豫、浙等广大地区,重点置于豫南、鄂西及皖南等地。这一军事行动A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B使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C维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态势D说明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冬季攻势
34、系国民政府主动发起,维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姿态,故选C。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指代的是淞沪会战,时间为1937年,排除A;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是在1943年,排除B;敌后战场的主要领导者为中国共产党,而冬季攻势是由国民政府发动的,排除D。易错点9 不能全面认识国共关系的发展过程及特点新中华报(19371941年)是中共中央党报。下表为该报纪念七七事变周年的主题。1938年“团结抗战”“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9年“坚持团结抗战”“反对摩擦分裂”“反对妥协投降”1940年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投降分子,战胜一切困难,坚持全国抗战报道主题的变化反映了A统一战线政策的转变B抗日战场形势的紧张C国
35、共两党关系的变化D敌后战场地位的上升【错解】A【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材料,对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理解不清。【正解】C【解题思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并没有发生转变,始终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进行抗战,排除A;通过材料叙述,可以看出,这主要是针对国民政府的政策,排除B;通过三年的报道主题,可以看出,这主要反映了共产党维护统一战线,反对国民党卖国投降政策下的口号,这主要是根据国共两党关系变化而发生改变的,故C正确;在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敌后战场地位的上升,排除D。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是历来考试的重点,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对此重点把握。1合作分裂再合作2再合作再分裂3制约国
36、共关系的因素(1)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4认识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合作与分裂都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对中华民族来说则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实现祖
37、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得分训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亮剑中的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历史现象。亮剑的主角李云龙,抗战初任八路军386旅独立团团长,指挥全歼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后来,李云龙会同国民党358团团长楚云飞袭击日军县城守备部队,全歼日军守备部队官兵,从此两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1941年冬天,李云龙率独立团在野狼峪设伏,全歼日军两个中队,引起极大震动。日军为剪除独立团,袭击赵家峪,并将李云龙妻子抓进平安县城。于是,独立团直接进攻平安县城。攻城期间,楚云飞部自觉阻击驰援平安县城的日军。在平安县城之战后,楚云飞派两个营进驻李云龙团部
38、所在地大孤镇,此举激怒了李云龙。李云龙以演习为名,围困楚云飞部,迫使其撤离大孤镇。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李云龙与楚云飞在淮海战场上交战,双方险些同归于尽。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示例 情节:李云龙和楚云飞袭击日军县城守备部队,全歼日军守备部队官兵,从此两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概述和评价: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9、国内抗日呼声高涨,抗日救亡运动不断发展,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地区,国民政府被迫宣战,并于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全民族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阅读材料,依据材料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所学对于提取的观点进行历史现象描述,最后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进行概述和评价。首先,本题依据材料“李云龙会同国民党358团团长楚云飞袭击日军县城守备部队,全歼日军守备部队官兵,从此二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提取“李云
40、龙和楚云飞袭击日军县城守备部队,惺惺相惜成了朋友”情节,其次,结合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史实说明历史现象;概述和评价依据所学日本侵华史实从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以及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以及国共合作的史实分析回答。【记忆点一】两次鸦片战争的区别与联系1两次鸦片战争的区别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参战国英国vs中国英法vs中国签订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2联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继续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
41、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2)扩大从战争进程来看: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中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增长,鸦片战争持续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达四年之久;侵略区域扩大,鸦片战争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从危害和影响来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鸦片战争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增开11处通商口岸,英国割我国九龙司地方一区,沙俄强占我国东北、西北
42、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鸦片战争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鸦片战争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丧失,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深入内地。【记忆点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影响1失败的原因(1)从中国方面看清政府统治腐朽,经济落后,国力贫弱。学科网军事上武器装备落后、经费不足,军队战斗力差。慈禧太后和李鸿章避战求和、妥协退让的方针致使清军作战被动,一败再败。(2)从日本方面看明治维新后日本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充分。日军作战方针明确,机动灵活,战斗力强。2影响(1)对中国:被日本打败,大大降低了中国
43、国际地位。列强看到清政府软弱可欺,继而掀起瓜分狂潮,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战争中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中华民族开始真正觉醒,各阶层兴起救亡图存的斗争。(2)对朝鲜:进一步被日本控制,日本的“大陆政策”向前推进了一步。(3)对日本:战争使其获得巨大利益,日本一跃而成为亚洲强国,提高了国际地位。同时也使日本军事实力大增,为进一步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4)使远东格局改变,日本地位迅速上升,而中国地位大幅度下降,同时列强对远东之争更趋激烈。【记忆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比较1相同点(1)都是列强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2)两次战争中,列强都曾攻占清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
44、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都迫使清朝最高统治者出逃。学+科网(3)都迫使清政府屈服,签订了不平等条约。2不同点(1)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2)战争的直接目的不同:前者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是镇压义和团,维护其在华侵略利益。(3)经济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后者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4)对中国的影响程度不同: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记忆点四】综合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1相同点(1)都掠夺了中国人民的财富,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都是
45、在清政府战败的情况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3)与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国家都可以获得很大利益。2不同点(1)南京条约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南京条约要求开放通商口岸,割香港岛。马关条约除了开放通商口岸、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外,还增加了对华资本输出的内容。辛丑条约中规定“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3)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是清政府与一个侵略国家签订的。辛丑条约是清政府与11个侵略国家签订的。学#科网(4)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赔款是要在短时间内支付,逾期加收巨额利息
46、。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是拿中国的海关税和盐税作抵押的。列强通过该条约维持了对清政府的控制。(5)南京条约签订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辛丑条约使国人对清政府不再抱有希望,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兴起。【记忆点五】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点阶段18401894年18941901年主要国家英法为主,俄美随后除英、法、美、俄外,日本和德国成为侵华的急先锋特点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国门的主要手段;以商品输出作为主要侵略方式;侵略过程中列强间的关系以相互勾结为主;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俄国侵华的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
47、的狂潮到实行“以华制华”的政策;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侵华的主要格局:帝国主义共同支配【记忆点六】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时代赋予它许多新的特点。1背景有所不同。以往的农民起义多因土地兼并、政治黑暗、自然灾害等引起,而太平天国运动则增加了一层战争赔款。2起义组织形式不同。过去的农民起义也有利用宗教的,但大多数是中国本地的宗教,而太平天国利用的是外来宗教,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特色。3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与外国人打交道,当西方列强提出以国家利益为交换条件支持太平天国时,被太平天国拒绝了,这些现象都是以往的农民战争不可能遇到的
48、问题。4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除天朝田亩制度外,还有资政新篇,它反映了一部分领导人要求学习西方的愿望。5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的。【记忆点七】列表比较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1相同点(1)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2)都制定了革命的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3)都采取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4)都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辛亥革命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5)这两次革命都没有完成反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2不同点项目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领导革命的阶级不同资产阶级农民阶级性质不同资产阶级民主革
49、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战争革命纲领不同三民主义是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天朝田亩制度是要建立一个“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理想社会发动群众的程度不同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仅依靠资产阶级以及会党和新军中的一部分人依靠广大农民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斗争的结果不同推翻了清王朝对中国的封建统治,后被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被清王朝勾结外来反动势力残酷地镇压了【记忆点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1相同点(1)社会性质: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
50、级民主革命。(3)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4)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2不同点项目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18401919年19191949年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前途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指导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学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群众基础缺乏群众基础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革命结果失败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记忆点九】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表现1新的领导核心:无产阶级的组织性、革命性最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诞生使得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2新的指导思想:
51、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先进政党,它能够制定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正确的策略方针。3新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广大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了广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由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能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支持。4新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特别是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5新的革命成就: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指明了革命的方向,实现了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并参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中国革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记忆点十】正确认识国民大革命1性质:国民大革命是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前
52、提下进行的一场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2特点和成果(1)以国共合作为核心,形成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革命统一战线,革命力量空前团结起来。(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都出现新高潮。(3)有新式的正规军队国民革命军,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把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4)是近代史无前例的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消灭了封建军阀,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5)国民大革命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普遍的革命洗礼。3失败原因:之所以说国民革命失败了,是因为它没有最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
53、国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1)客观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2)主观原因:中国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4经验教训:国民革命的失败给中国人民以深刻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记忆点十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遭遇的两次挫折、挽救措施及教训1两次挫折(1)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2)毛泽东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左”倾领导人博古、李德掌握军事指挥权,同敌人死打硬拼,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学+科网2挽救措施(1)国民革命
54、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工农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召开“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最后走出一条正确的“工农武装割据”之路。(2)红军进行战略转移,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结束“左”倾领导人的军事指挥权,在军事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革命转危为安。3深刻教训: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那种脱离实际,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或者只凭主观热情而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左”,也要反“右”。【记忆点十二】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胜利的原因1抗日战争的特点(1)民族性。抗日战争是以
55、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来看,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5)持久性。中国的抗战坚持了八年,是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较早、结束最晚的战场。2取得胜利的原因(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2)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人民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为抗战作贡献。(4)国际进步力量和爱国华侨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和援助
56、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记忆点十三】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的异同1相同点(1)都是由国民党主动提出,也都是国民党玩弄“假和谈”的阴谋。(2)结果都被国民党破坏,从而揭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与民主的诚意。(3)都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谈判方案。(4)都有美国插手。(5)虽然没能阻止或结束内战,但都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重要机遇。2不同点重庆谈判北平谈判背景国民党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占有较大优势,迫于国内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独裁的舆论压力和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国民党败局已定目的国民党是为发动内战争取准
57、备时间,中国共产党则是为了尽力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团结和教育人民国民党是为争取喘息时间以继续进行内战,中国共产党则力图尽早结束内战,减少人民痛苦,并揭穿蒋介石“假和谈”的面目内容焦点是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焦点是革命是否进行到底的问题结果达成双十协定,但最终被国民党撕毁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记忆点十四】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1从政治上看:抗战胜利后至全面内战爆发前,中共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参加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三大战役胜利后,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革命胜利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
58、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路线;1949年4月,为尽快结束战争,与国民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彻底揭穿了国民党的假和谈骗局。2从经济上看:1947年,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3从军事上看:解放战争初期,面对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现实,解放区军民集中优势兵力抗击敌人,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解放战争第二年,及时做出举行全国性战略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的决策;解放战争第三年,又抓住战机,与敌主力进行战略决战,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终
59、于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2019天津卷,7,4分)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故选B。湖北革命军公告的针对的对象是士兵,再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主要依靠军队的力量,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此的态度,排除C;
60、由材料“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革命不能体现反帝性质,排除D。2(2019新课标全国卷,28,4分)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可知群众以民族大义为重,爱国觉悟显著提高,B项符合题意。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
61、改造存在多种认识,A项说法错误。反思个人主义弊端不符合当时的总体氛围,C项排除。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只有部分群体,D项排除。3(2019新课标全国卷,28,4分)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0月正值国共双方进行战略决战之际,革命胜利的曙光乍现,这一时期共产党对干部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统治全国
62、做准确,B项符合题意。推动土改的说法只能体现在经济方面,无法体现政治和文化方面,A项排除。这一时期主要是同国民党进行斗争,与经济建设无关,C、D项排除。4(2019北京卷,17,4分)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它A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B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C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D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在这次会议指导下,1938年中共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故D正确;据所学可知,正面战
63、场是对国民党战场的称呼,A错误;据所学可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辟的,且新四军的主力在南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北方,B错误;据所学可知,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陕北的延安,C错误。5(2019江苏卷,9,3分)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下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A夫唱妇随赴战场B抗战流血不流泪C国共北伐齐协力D解甲归田喜而泣【答案】B【解析】根据“1940年”可判断当时应该是抗日战争期间,根据“不许戎衣有泪痕”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奔赴抗日战场的情形,即抗战流血不流泪,所以“不许戎衣有泪痕”,故选B项;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上战场,而不是夫唱妇随上战场,故排除A项;国共北
64、伐和漫画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不许戎衣有泪痕”是指奔赴战场,而不是解甲归田喜极而泣,故排除D项。6“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一、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材料表明A清政府改变历法与纪年方式B国内出现紧张恐怖氛围C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D中外和好局面已然呈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可知材料为辛丑条约之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故C选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清政府改变历法与纪年方式,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出紧张恐怖的氛围,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清政府
65、成为洋人朝廷而非中外和好局面已然呈现,D选项排除。7太平天国典制通考有这样一段描述:一方面天朝当局听说来了“洋兄弟”会很高兴,以为是一家人,与作为敌人的清朝“满妖”相反。但另一方面又把人家当作天王的藩属,以为是来称臣朝贡的洋人对此大为反感,觉得反不如清朝“明事理”了。这说明A太平天国对英国采取了愚弄的策略B太平天国不能驾驭国际外交的规则C太平天国运动损害了列强在华利益D太平天国政权与清政府没有本质区别【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但另一方面又把人家当作天王的藩属,以为是来称臣朝贡的”结合所学可以看出太平天国领导人天朝上国的心态,说明太平天国不能驾驭国际外交的规则,故A项错误,B项正确。损害了列强
66、在华利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8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次革命性质都是民主革命,革命任务都是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选C。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国民革命由国共合作共同领导,解放战争由无产阶级领导,故三者领导阶级不一致,排除A;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指导思想为三民主义,解放战争指
67、导思想为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排除B;辛亥革命的革命对象是腐朽的清政府,国民革命的革命对象为北洋军阀,解放战争革命的对象为国民政府,排除D。9南京沦陷的当天,国民政府公布的作战计划指出:“现在我军战法,应于硬性之外,参以柔性,务在交通要线上,纵深配置有力部队,使任正面阻击战斗。同时组织训练民众,使连(联)合军队,共同施行游击。”这表明国民政府A认识到不同作战方式配合使用的价值B已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C表达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愿望D转变了对中共敌后战场抗战的认识【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国民政府认为“硬性之外,参以柔性”“组织训练民众,使连(联)合军队,共同施行游击”等信息可以得出
68、,国民政府认识到应该采用不同战术,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发动训练民众不等于国民政府接受了全面抗战路线;C选项错误,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D选项错误,虽然材料中体现出一定的敌后抗战的思想,但不等于国民政府转变了对中共敌后战场抗战的认识。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01948年,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共中央发表“五一口号”,将初稿第24条“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万岁”,修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这种修改是为了A促成战略决战B扩大统一战线C转移工作重心D实现民族平等【答案】B【解析】将初稿第24条修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是为了团结更多的人
69、民群众,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故答案为B项。这一口号的改变与促成战略决战无关,排除A项;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C项;提出这一口号的主要目的是团结民众,而不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排除D项。【点睛】随着蒋介石集团破坏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敌人,各阶级、阶层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结成统一战线,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独立、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而斗争,形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材料反映的对这一口号的修改是扩大了统一战线。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宪法就是规制政治市场的一部反垄
70、断法,它反对任何个人或集团垄断对真理的解释权、对人民的代表权、对公共事务的决定权1901年,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认为世上有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三种政体中间那种最良善。当时,袁世凯、张之洞等人也主张宪政。1905年张謇致函袁世凯:“立宪之首要,公但执牛耳一呼。”在联名奏请下,清廷宣布仿行宪政上谕:“派员分赴东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1906年宪政制度第一次获得了最高统治者的认可,中国政治现代化开始在体制内部进行。摘编自郭文涛清末民国宪政之路中的三条规律材料二 1913年,北洋政府推动制定正式宪法,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国民党主张进一步加强议会权,以便通过多数党组阁制同掌行政、立
71、法两权;而立宪派与北洋集团强调,在当时情况下需增强行政权。国民党主导的国会推出天坛宪法草案。袁世凯反对11月,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剥夺国民党籍议员资格438人。在宋教仁被刺案尚处于司法阶段时,南方国民党人匆忙起兵反袁,遭全面镇压。法理上,未穷尽法律救济手段即诉诸暴力,难免被界定为“叛乱”;舆论上,政权过渡刚完成,人心思定,多数人不愿支持国民党。为何争议无法在法律范围内解决?有人归结为袁世凯个人弄权,有人指责国民党法制观念单薄。在我看来,关键是民初宪政体制结构的脆弱性。当年南北和议时,双方根本没有就未来达成共识,革命派交出了政权,并单方面为北洋集团定做了一套紧身衣;而袁世凯的关注点始终在实现中央集
72、权。在没有整合各种政治力量之前,行政上的中央集权恰恰给许多人带来剥夺感,从而将他们推到了对立面。摘编自章永乐近代中国宪政建设中的政治吸纳、整合、缺位(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末立宪行动背后的推动力量。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立宪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末和民国初年的宪政方向的区别。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与民初两次宪政努力最后均告失败的共同原因。【答案】(1)推动力量:知识分子、开明官僚、皇族成员。历史背景:维新运动失败,立宪派势力发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国际地位衰退;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日俄战争的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壮大
73、。(2)区别:清末方向是君主立宪;民国方向是民主共和。原因:对政府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对各方力量缺乏有效整合。【解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认为世上有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三种政体中间那种最良善”“袁世凯、张之洞等人也主张宪政”“1905年张謇致函袁世凯:立宪之首要,公但执牛耳一呼”“清廷宣布仿行宪政上谕”“宪政制度第一次获得了最高统治者的认可”可归纳推动力量:知识分子、开明官僚、皇族成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分析历史背景:维新运动失败,立宪派势力发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国际地位衰退;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日俄战争的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74、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壮大。(2)第一小问,由材料“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认为世上有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三种政体中间那种最良善”“在没有整合各种政治力量之前,行政上的中央集权恰恰给许多人带来剥夺感,从而将他们推到了对立面”可指出区别:清末方向是君主立宪;民国方向是民主共和。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分析原因:对政府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对各方力量缺乏有效整合。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之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蒋介石于1931年9月21日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主张以日本侵占东北的事实,先行提出于国际联盟与签订非战公约诸国
75、,诉诸公理,同时团结国内,共赴国难,忍耐至相当程度,乃出于最后自卫之行动。“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联合全国各种军队一致抗日的主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当时身处华北抗日前线,驻守长城防线、察绥地区的国民党军以及长城内外的义勇军,激于民族义愤,先后进行了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及绥远抗战,以血肉之躯推动了中国局部抗战的发展。材料二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族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声明:“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际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
76、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1937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性抗日战争迅速展开。据百度百科整理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两则材料中的一个变化,并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历史知识论述其原因。(要求:根据材料写出变化,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 变化:抗战态度由保守、消极变为积极、坚决抗日。原因: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华处于局部地区,国民政府没有足够重视,而是把政策重点放在稳定国内局势,镇压共产党势力上。同时把希望更多寄托于国际力量国联的干预上。1937年后,日本全面侵华,意图消灭国民政府。尤其是对长江流域的侵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
77、地区。加之全国民众的要求,还有国际上对法西斯侵略威胁的重视,故而态度日渐积极。总之,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深,激化中日之间的矛盾,国民政府的态度随之发生重大变化。示例二 变化: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原因: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对东北侵略,国民政府没有明确坚决态度。而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派干部进入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并且发展成为东北抗联,成为东北抗战的主力。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使东北民众也组织义勇军,国民党内爱国将领也进行抗日,局部抗战逐渐发展。1937年之后,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根本利益受到威胁。中国共产党代表的爱国主义力量不断推动,尤其是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做出重大让步,由政府主持的全国性的抗日迅速展开。总之,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各界力量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由自发、局部抗战发展成为政府组织的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解析】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本题围绕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转变而展开,根据两则材料可以从国民政府抗战态度的转变、抗战规模的壮大角度得出变化,然后根据材料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