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 2018版高考历史(岳麓版 通史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阶段提升练(一)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857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 2018版高考历史(岳麓版 通史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阶段提升练(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 2018版高考历史(岳麓版 通史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阶段提升练(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 2018版高考历史(岳麓版 通史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阶段提升练(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 2018版高考历史(岳麓版 通史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阶段提升练(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 2018版高考历史(岳麓版 通史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阶段提升练(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 2018版高考历史(岳麓版 通史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阶段提升练(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 2018版高考历史(岳麓版 通史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阶段提升练(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 2018版高考历史(岳麓版 通史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阶段提升练(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提升练(一)一、选择题1.(2017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A.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B.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C.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D.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解析材料中“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行文化渗透”说明对少数民族的融合起到促进作用,故选D项。西周没有实现对地方政权的有效管理,故A项错误;拓展了疆域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社会制度信息,故C项错误。答案D2.(201

2、6全国名校大联考二)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等级来源:Z.xx.k.Com乐队乐舞王四面八佾诸侯三面(缺北面)六佾来源:学科网卿大夫二面(缺北和东)四佾士一面(只有南面)二佾A.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B.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C.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解析材料体现了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等级秩序,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分封制与宗法体制的相互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的重点不是反映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而是体现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答案B3.(2016河南八市重点高

3、中联考)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赏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这反映了()A.贵族政治渐趋瓦解B.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C.分封制度逐渐恢复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解析材料的意思是,王用上卿之礼招待管仲。管仲辞谢说:“臣是身份低贱的官员,现有天子的两个上卿国氏和高氏在。假若在春秋两季朝聘之节来受王命,将何以为礼呢?”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容可知,能够受周王上卿之礼的应该是与周王有血缘关系的,而管仲只是诸侯辅臣,却能享受到上卿之礼,说明贵族政治渐趋瓦解,故选A项。答案A4.(2017四川宜宾模拟)商代疆域由国王直辖

4、区与区域外的方国构成,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这表明()A.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B.西周国家结构相对稳定C.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D.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解析据材料“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和“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较商代政治制度更有助于国家结构的稳定,故选B项。答案B5.(2017山东青岛模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B.“天下之事

5、无大小,皆决于上”C.“天人合一”“敬德保民”D.“天下一家”“家国一体”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说明古代政治制度以血缘为纽带,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因此可推断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继承西周,呈现出“家国一体”的特点,故选D项。答案D6.(2017河北石家庄调研)周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二佾。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根源在于()A.礼乐文明崩坏 B.井田制度瓦解C.分封制度崩溃 D.铁器牛耕使用解析根据题目可得出,西周的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得到了瓦解,表现为礼乐制度的崩坏。根据所

6、学知识,春秋时期随着封建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的发展,加速了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故选D项。答案D7.(2017甘肃模拟)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官,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这主要反映出()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C.新兴工商业城市兴起D.官府对经济文化的垄断局面被打破来源:Zxxk.Com解析题干信息“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说明礼乐制度遭

7、到破坏,故选A项。答案A8.(2016山东德州模拟)“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讲究因地制宜C.注重精耕细作 D.强调自给自足解析“时至而作,竭时而止”说明根据节气安排生产。材料指出农业耕种注重土地、肥料、节气等,反映了注重精耕细作,故选C项。答案C9.(2017广东深圳模拟)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解析小农

8、经济有利于土地自由流转,与材料中“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相符,故选B项。答案B10.(2017新疆乌鲁木齐模拟)战国时期齐国的考工记记述,工师检验梓人所制的饮器,如平爵向口,爵中还留有余沥,便不合标准,梓人就要受到处罚。这一严格的要求标明()A.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B.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C.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D.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解析材料中考工记、工师检验与严格把关,断定是官营手工业,制作中有“便不合标准,梓人就要受到处罚”可以得出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故选D项。答案D11.(2016河北衡水调研)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

9、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解析材料“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的大意为:君主对于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战,安定时就要他们尽力耕作。由此可知,该思想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思想。A属于道家思想;B与题干材料不符;C属于儒家思想。答案D12.(2017广东梅州模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上述言论体现了()A.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B.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C.“兼爱”“节俭”的墨家思想D.小国寡民无为

10、而治的道家思想解析根据材料“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可知,孟子主张统治者应实行仁政来缓和社会矛盾,故选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13.(2016江西赣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礼记丧服小记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

11、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礼记大传材料二春秋战国是民间势力逐渐兴起的时代。殷周宗法贵族社会的两大支柱国野制与世卿制趋于瓦解,国人与野人、君子与小人的界限日渐消失,礼乐制度下移,公子公孙对卿大夫的世袭被打破,通过“学而优则仕”的途径,士和庶人可以晋升至大夫乃至卿相。孔子门下由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组成的儒家团体,正是新兴的“游士”阶层的最初代表。正是儒家与其他学术团体和流派之间的“百家争鸣”,造成了华夏文化区域内一种跨国界的公共舆论。这种公共舆论一方面导致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一方面扩大了政治参与,使“君子”不再是一种身份限制,而成为一种政治抱负、一种人生典范,有心从政的人

12、可以通过求学问礼,为迈入仕途创造条件。来源:学科网ZXXK陈子明儒家思想与现代民主制度来源:Zxxk.Com材料三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潘岳中国发展面临着深重的危机与难逢的机遇(1)根据材料一,概述西周祭祀制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作用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百家争鸣”的政治经济背景。(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信息

13、“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归纳;第二小问,依据教材内容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造成了华夏文化区域内一种跨国界的公共舆论”“一方面导致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一方面扩大了政治参与”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上等方面回答。第(3)问,结合所学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逐一阐述。答案(1)内容:祭祖的同时祭天。祭祀者按照血缘可分为“大宗”和“小宗”,天子及分封制下各等级的嫡长子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大宗可以祭祀高祖以上的祖先,小宗则只能祭祀高祖以下的祖先。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宗法制度与

14、分封制度密切相关;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2)作用:促进了民间势力兴起;冲击了商周宗法贵族社会秩序;促进了民间教育和学术的发展;造成华夏文化区域内跨国界的公共舆论;导致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拓展了民间力量参与国家政治的空间(扩大了民间力量的政治参与度)。背景:政治分封制崩溃;诸侯割据争霸称雄;宗法等级秩序瓦解;“游士”的兴起;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小生产者队伍壮大;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形成。经济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渐形成;封建经济的逐渐形成;小农经济和民间手工业兴起和发展。(3)说明:铁器广泛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逐步确立;分封制崩溃,君主专制

15、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百家争鸣,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4.(2017湖南雅礼中学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墨子(思想)之所以会灭绝,其实正是儒法结合的结果,儒家满口仁义道德,法家讲究阴谋、阳谋控制术。这些东西都与墨家思想格格不入。无论政治思想、制度设置、核心价值观,还是研究的范围,墨家的思想都远远超出了当时的诸子百家。老子的道德经虽然玄之又玄,高深莫测,但是仅限于少数极有智慧的人之间高谈阔论之用,形成不了制度,更无法与社会现实结合,产生实效。墨子是真正哲学中的逻辑学与认识论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科学技术的始祖,他的思想是中国宗教的萌芽,也是中国最早的民主政治的开端。如果不因为西汉汉武帝、

16、董仲舒之间搞官学勾结,弄出一个摧毁中华文明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不可能在自由竞争中失败。摘编自许锡良墨家的灭绝及中国千年的悲剧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先解读材料信息,提炼出一个观点,如“中国的皇权政治与儒家文化勾结,扼杀了墨家思想”,再结合墨家思想的内容、战国以来社会的进步、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政策等史实进行论证、说明。答案观点:中国的皇权政治与儒家文化勾结,扼杀了墨家思想。论证:墨子代表了战国时期新兴的手工业者等阶层,他提出将兼爱、尚贤、非攻、尚同、节用作为治国方法,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形成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迅速发展,并且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原有的墨家思想已逐渐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秦汉时期统治者分别以法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通过“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了思想。到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提出了“大一统”“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得到统治者赏识并付诸实践。因此,汉代以来儒、法思想的结合以及政府对儒学的重用,最终扼杀了墨家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