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专题复习练模块五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模块五 第42练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704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专题复习练模块五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模块五 第42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专题复习练模块五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模块五 第42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专题复习练模块五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模块五 第42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专题复习练模块五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模块五 第42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专题复习练模块五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模块五 第42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专题复习练模块五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模块五 第42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专题复习练模块五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模块五 第42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专题复习练模块五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模块五 第42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野泊对月有感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注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B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C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

2、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D本诗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E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2)诗的颈联和尾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杨少府贬郴州王维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注若为:怎堪。青草瘴:番禺杂编“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

3、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秋景,虚写别后之景。B“青草瘴时过夏口”一句,点明送别的时间,说明作者是春天送别杨少府的。C本诗想象朋友被贬后路途遥远,景物凄凉,山水险恶等种种艰难,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命运的担忧。D诗中以屈原比杨少府,赞扬了杨少府一心爱国爱民,却无端受冤被贬,表达了诗人的愤愤不平。E诗歌借助贾谊吊屈原的典故,把杨少府之才与贾谊相比,肯定了友人的才华。(2)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月九日崔善为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

4、阑。(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人们用登高、赏菊花、插茱萸等活动表示庆祝。B传统上秋季分为孟秋、仲秋、季秋,分别对应农历七、八、九这三个月,九月已是季秋之月,百花已经凋残。C颔联“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写晚秋的寒气催落菊花凋零,只能到茱萸的子房去躲避早晨的寒意。D古诗写重阳节,多表达欢庆之意,而这首诗的尾联,想到自己身处萧条冷落的龙山边关,全无喜庆之意。 (2)有人说,九月九日这首诗“韵含悲难”。本诗的韵脚是如何体现悲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九)杜甫凤林戈未

5、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干。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注本诗作于乾元中(758760)诗人客居秦州时。秦州,甘肃天水一带。幕井:指军用的井。飞将:指飞将军李广。筑坛:建筑祭祀的坛场。(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的意思是:凤林关的战乱还没有平息,鱼海的道路十分险恶,行军艰难。B颔联的意思是:烽火浓烟滚滚冲上九天,像一座座高耸的山峰;军队在悬崖上攀爬,深入到敌人境内,水井中的水干涸了,处境非常困难。C颈联的意思是:朔风猛烈,西部边境也好像被撼动;月亮过了北方的边庭,好像越发寒冷。D尾联的意思是:老人们思念屡立战功的飞将军李广,但何时才能商

6、议筑坛拜将的事呢?E“风连西极动”句以夸张的手法写风之大,地动山摇,再现了战场的惨烈景象,表达了诗人恐惧的心理。(2)简析本诗的思想情感。答: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郁郁元好问郁郁羁怀不易开,更堪寥落动凄哀。华胥梦破青山在,梁甫吟成白发催。秋意渐随林影薄,晓寒都逐雁声来。并州旧日风声恶,怅望乡书早晚回。注本诗写于蒙古军攻占山西,作者从三乡移居登封后。寥落:空虚寂寞的样子。华胥梦:黄帝白天寝睡,梦游华胥国,其间没有统治者,人民没有嗜好,没有爱憎,没有利害。(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的首句用叠声词“郁郁”领起,既表达了作者郁闷的心情,也为整首诗奠定了沉郁的感情基

7、调。B诗人运用“华胥梦”和“梁甫吟”两个典故,表达了美梦破碎,悲苦凄切的感情。C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来写景,通过深秋林子里微薄的影子以及秋晨飞雁的叫声,营造一种清新却又喧闹的气氛。D尾联叙述诗人百无聊赖等候书信,不禁回忆起并州以往的战事。E诗写于蒙古军攻占山西,作者从三乡移居登封后。联系这个背景,可以理解诗人远离家乡,孤单寂寞的心境。(2)简析本诗是如何抒情的。答: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杨万里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

8、,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题中的“九日”与“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一词描述的是同一个节日,古人喜在此佳节登高远望,啸咏骋怀。B本诗首联点明来秋浦(即池州)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向往,以实为梦,以新游为旧游,写出对此地的亲切之情。C颈联中,“谪仙”诗风豪放,“小杜”放荡不羁;前者写出过“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名句。D颔联“风月不供诗酒债”,风月,指自然景物,诗人意指留恋山水、纵情美酒会让人消磨意志、不思进取。E诗人登临杜牧曾登高之处,运用拟人、用典等手法,既详细地描绘了池州的美好风光,又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与追思。(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答案精析1(1)ADA项律诗是

9、近体诗。D项本诗颔联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2)诗的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漂泊思归之情。“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2(1)BDB项送别时为秋天。D项无中生有。(2)对被贬谪者才华的肯定和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尾联运用典故,把才子贾谊比作友人,以贾谊之才肯定友人之才华。写朋友将在郴州稍作停留,不会像贾谊悼念屈原一样伤感,以此鼓励安慰朋友。3(1)C“只能到茱萸的子房去躲避早晨的寒意”表述错误,应

10、为“只有茱萸的子房包裹的严实,仿佛可以躲避早至的寒冷”。(2)“韵含悲难”是说这首诗的韵脚所用的字都表达悲苦艰难的情感。首联写景,以一“残”字写出百花凋残,万木零落的深秋景象。颔联写秋意萧索,“寒”字使人心生寒意。颈联借景抒情,“难”字写出诗人欲建功立业施展抱负而不得的痛苦心境。尾联写诗人远在龙山边关,“阑”字表达了在这萧索的深秋之际,即使重阳佳节,也意兴阑珊,毫无喜庆的兴致。 4(1)BEB项颔联的意思是:烽火浓烟滚滚冲上九天,像一座座高耸的山峰;孤军深入到敌人境内,水井中的水都干涸了,处境非常困难。E项“风连西极动”句极写秋风凄惨的景象,渲染悲凉的意境。(2)诗歌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与不满,

11、期盼能像李广一样建功立业荡平叛军来表达对战争的厌恨之情。5(1)CDC项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来写景,通过深秋林子里疏疏落落的影子以及破晓寒风中飞雁的叫声,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诗人悲苦的心情。D项尾联叙写并州近日战事恶劣,自己盼望故乡的书信。(2)借典抒情:诗人借黄帝梦游华胥国及梁甫吟的典故,抒发离乱之苦。借景抒情:秋意渐浓,木叶脱落,树林影疏,破晓寒风吹来阵阵雁声,渲染凄凉氛围,表达离乱之悲。直抒胸臆:诗开篇用“郁郁羁怀”“寥落”,结句用“怅”直接抒发思乡与悲时之痛。6(1)DED项“风月不供酒债”指自然风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言下之意是,诗人们被这里的美好景物所吸引,经常把它作为灵感的源泉和诗材的渊薮,以致供不应求。E项诗人并未详细地描绘池州的胜景,且并未表达对先贤的景仰之情。(2)这首诗记叙诗人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写出了诗人对此地的喜爱和向往(或赞美);诗人就池州美好的风月山水抒发感慨,见证古今人事的变换,抒发了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或将江山风月与古今人事相联系,抒发了有感于国运盛衰、人事代谢的愁怀);池州的州民浑然不知李、杜两位大诗人当日的风流文采,使诗人徒生寂寞、苍茫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