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在成帝去世后,一立年幼庶孙哀帝,再立九岁庶孙平帝,三默认王莽立仅两岁的孺子刘婴为皇太子。材料说明( )A皇位继承中宗法观念已经崩溃B君主专制制度事实上开始动摇C太后临朝称制有利于政权延续D太后立幼是权力斗争激化表现2学者余英时在评价唐初三省制时认为,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以初唐时三省制下的政事堂制度最为接近儒家“圣君贤相”互相制衡的政治理想。这一论点的主要依据是唐初的三省制实行时( )A对三省和君主的权力划定B分割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C政府行政效
2、率得到提高D解决了君权和相权的矛盾3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的嬗变过程。据此可知( )A地方行政机构发生变化B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C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D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4下表为唐中后期使相(朝廷授节度使同平章事头衔,与宰相并称)类型表。据此可以得出( )单位:人次使相类型肃宗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总计功勋型692085171152017100派遣型143106315612211012103跋扈型0895105214152676奏请型000000000031720总计721322312427914304872299注:跋扈型使相多分布在强藩重镇,是朝廷不得已而为之的怀
3、柔政策的产物A唐末藩镇割据局面不休B朝廷对地方控制比较自如C武夫乱政加剧了唐灭亡D中枢决策权外流比较严重5古代罗马法规定:在商品交换中,未成年人如因对方利用其无经验而遭受损失的,可诉请追回已交付物件,纵使对方没有欺诈行为,只要未成年人确实受到很大损失,也可申请“恢复原状“,要求返还原物件。这反映出,古代罗马( )A注重维护诚信交换原则 B禁止未成年人交换商品C法律严惩侵犯私有财产 D重视保护弱势群体利益6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
4、则。”这表明古代希腊( )A城邦体制造就了民主政治生活B民主政治的运行得到法律保障C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公民的政治权利没有受到重视717世纪英国议会斗争常用的方式是弹劾,但仅用此对付叛乱者、叛国者和滥用公款者。18世纪早期,下议院采取一种新的斗争方式取代弹劾制,即对政府某项政策或措施进行谴责,或者对国王的某个大臣投不信任票。这一变化表明英国( )A责任制内阁逐渐成熟 B议会行政监督制度日益完善C议会主权原则得以确立 D政府大臣无需再对国王负责81795年,乔治三世政府颁布了两个迫害民主运动的法令,以致在口头或报刊上要求国王改变政策或政府成分的人都可能成为国事犯,可不经司法程序立刻处死。
5、这-现象说明英国( )A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备B国王权力不受议会限制C光荣革命成果遭破坏D国王具有完整的立法权9“至中正之法行,则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其言;擢用或非用其人,则司评论者本不任其咎。体统脉络各不相关,故徇私之弊无由惩革。”材料反映出中正官( )A掌管官吏任免权B易于徇私舞弊C评定人才客观公正D全程参与官员选拔任用10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法典。其中的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外国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机犯者,以法律论。“这一规定反映出唐律( )A维护等级尊卑关系B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相结合C体现法律至上原则D抛弃了华贵夷
6、贱的传统观念11从苏联到俄罗斯一直存在对华汉语广播,中国人对其称呼经历了“敌人之声”、“兄弟之声”、 “伙伴之声”的变化过程。这三种称呼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兄弟之声”、“伙伴之声”、“敌人之声”B“敌人之声”、“兄弟之声”、“伙伴之声”C“伙伴之声”、“兄弟之声”、“敌人之声”D“兄弟之声”、“敌人之声”、“伙伴之声”12、唐太宗平东突厥后,设置羁縻府州,将突厥降众安置内地,让他们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仍以其酋长担任都督等职平定吐谷浑以后,仍以慕容氏为可汗,后来又把弘化公主嫁给诺曷钵可汗。据此可见唐太宗( )A.意在解决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侵扰B.未建立有效管辖民族地区的地方制度
7、C.处理民族问题侧重于怀柔方式D.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3、受宗教改革运动影响形成了“不同信仰的臣民迁到具有同样信仰的国王那里居住”的原则。据此,尼德兰分化成信仰天主教的比利时和信仰新教的荷兰;后来在处理神圣罗马帝国的遗产时,形成了信仰天主教的奥地利和信仰新教的普鲁士。这说明( )A.国王的宗教信仰决定臣民的信仰B.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C.民族国家的形成导致了宗教分化D.新教比天主教更有益于国家发展14、1933年,罗斯福说:“黄金白银,都是通货的完美无缺的基础。这也就是我决定现在不允许美国持有的任何黄金外流的原因。”同年,国会通过决议,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
8、付。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A、 进行币制改革,推动工业发展 B.实行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复苏C、降低物价指数,便利民众生活 D、实行通货紧缩,改革银行体系15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意在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 B首次赋予仁政理念法律保障C有利于促进对国家的认同 D社会救济开始成为民众权利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2分,17题16分,18题15分,19题12分,满分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明太祖首先决定
9、将考核的时间间隔拉长:“内外官满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黜陟。”1369年,明太祖下诏,要求府州县的正印官员任满三年必须到吏部接受考核,吏部“核其贤否而黜陟之”。明代的文官考核方式主要由考满与考察两大系统所组成,由考满和考察相互配合进行。明代文官考核的最高主考官以及考核监督者,都是皇帝。无论是官员的考满,朝勤考察还是京察,在没有接到皇帝的最后命令是不能进行的。整理自于天娇明代文官考核制度材料二 在1979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中,把考核的对象划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考核时各有侧重,体现了分类管理的思想。技术类干部侧重能,如专业技能、业务熟练程度、科研成果等。党政干部侧重德,考核
10、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政治思想方面。考核干部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把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结合起来;同时,把考核结果同干部的奖惩和晋升链接起来。“对于未能达到考核标准的干部,要给他们创造学习的条件,或在工作实践中加强锻炼限期达到考核标准。经过两次考核仍然达不到考核标准要调离现职,分配其他工作,或者降职使用。”摘编自张东川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文官考核制度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颁布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的背景及意义。(6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唐宋之际,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
11、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宋代以后,在大举将地方神明纳入国家祀典的同时,随着识字率的激增和文化的相对普及,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吕大钧首创“吕氏乡约”,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追至明后期,里甲制度崩坏,就由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清代的里甲、保甲、乡地、宗族、包税人则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一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等材料二 传统英国乡村治理,其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贵族阶级通
12、过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中,以庄园法庭为载体,有效地维护着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庄园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历史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形成,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英国政治变迁具有精英斗争的特征;庄园制度也衍生出了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朱可心庄园制传统与英国乡村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英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并分析其影响。(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
13、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
14、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7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 欧洲社会保障体系的演变中世纪教会负责本教区内的慈善事业16世纪30年代法国世俗政府控制了所有的公共福利设施和资金募集渠道1601年英国政府制定济贫法,建立“
15、贫民习艺所”,强迫贫民劳动1883一1889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法令,批准由国家建立健康保险计划,工伤事故保险计划和退休金保险计划1905年英国通过了“失业工人法”,后又相继制定了“教育法”“退休金法”“劳工介绍法”1911年英国通过“国民保险法”,包括工人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20世纪30年代法国通过立法,规定为低收入者提供补贴和援助1945一1947年法国连续通过有关社会保障的立法,最终形成了包括个体劳动者和农业劳动者在内的全民社会保障网1946年英国通过国民保险法,囊括失业、疾病、生育、死亡、孤寡、退休等方面的保障,几乎每个公民都可享有保障1948年1948年,英国宣布成为第一个“福利国家”
16、摘编自周弘欧洲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依据上表内容,围绕“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一个问题,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予以解释。(要求:问题须具体明确,解释须史论结合。)高二(2019级)11月份月结学情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A表述过于绝对,错误;太后立幼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B错误;太后临朝称制不利于政治稳定和延续,C错误;西汉太后立幼有利于太后揽权,所以是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结果和表现,D正确。2、【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唐初的三省制分工明确,并且与皇帝之间也形成了权力划分,甚至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因此“政事堂制度最为接近儒家圣君贤相互相制衡的政治理想”,故选A;唐朝的
17、三省制是加强了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排除B;由“圣君贤相互相制衡”可知C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C;三省制并不能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D。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刺史权力由督察郡国到“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表明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刺史的权力不断扩大,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刺史权力的不断扩大,无法体现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刺史的权力在监察郡国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权力,B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王国问题是否彻底解决,排除D。4、【答案】B【解析】结合表格的数据可知,唐中后期使相共计299人次,因功授予官职的功勋型使相
18、有100人次,朝中大臣赴地方方镇的派遣型使相103人次,站息安抚的跋扈型使相76人次强藩代求的奏请型使相20人次。功勋型和派遣型使相共计203人次,占到使相总人次的68%。这说明在中晚唐的大部分时间内,使相的任命基本出自例廷本意,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比较自如,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故选B。5、【答案】D【解析】根据“古代罗马法规定:在商品交换中只要未成年人确实受到很大损失,也可申请恢复原状,要求返还原物件”可知,古罗马法律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故D正确;材料表明罗马法对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无法体现注重维护诚信交换原则,排除A;材料表明罗马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无法体现
19、禁止未成年人交换商品,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商品交换中受到的损失,并非“严惩侵犯私有财产”,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古代罗马法规定:在商品交换中只要未成年人确实受到很大损失,也可申请恢复原状,要求返还原物件”,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6、【答案】B【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政治层面”、“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可知,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法律在雅典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运行,故选B项,不选A项。根据材料“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可知,公民并未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选C项;根据材料,从政治层面上来讲,公民的政治权利还是受到重
20、视的,不选D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法律基础7、【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议会的斗争方式,不是责任制内阁,故A错误;议会的斗争方式由弹劾变为谴责或者投不信任票,说明议会行政监督制度日益完善,故B正确;议会主权原则早已确立,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政府大臣是否对国王负责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B。8、【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口头或报刊上要求国王改变政策或政府成分的人都可能成为国事犯,可不经司法程序立刻处死”表明英国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权力,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备,故选A;1689年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受到议
21、会的制约,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现象表明君主立宪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并非破坏了光荣革命成果君主立宪制,排除C;立法权在议会,国王没有立法权,排除D。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至中正之法行,则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其言;擢用或非用其人,则司评论者本不任其咎”可知,评论者和擢用者合二为一且不受有司监控,极大地助长了士族对政权的控制和垄断,说明中正官的行为易于产生“徇私舞弊”现象,故B正确;A不合史实,排除;C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排除;D项“全程参与”不合史实,排除。10、【答案】B【解析】“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属于法律按照属人的原则,“异类机犯者
22、,以法律论”属于属地的原则,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维护等级观念,故A错误;法律至上不符合前面材料原则,故C错误;D中抛弃说法绝对。11、【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坚定的站在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所以最初应该是兄弟之声;但后来中苏关系恶化,所以应该是敌人之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中国关系交好,建立了伙伴关系,所以应该是伙伴之声,故选D,排除ABC。12、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用武力与怀柔相结合的方式以解决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侵扰故选A项,排除C项;B项脱离材料表述,排除;D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答案、A13、解析:由材料可知,“不同信仰的臣民迁到具有同样信仰的国王那
23、里居住”的原则促使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民族国家的形乡成,这说明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故选B项。A项表述明显违背材料意思;材料反映的是宗教信仰对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不是民族国家的形成导致了宗教分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新教和天主教对国家发展的作用,排除D项答案、B14、解析:根据材料“不允许美国持有的任何黄金外流”“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一边禁止国内黄金外流,一边强制美元纸币流通,其目的是在保障国家黄金储备稳定的基础上,以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复苏,从而走出经济危机造成的通货紧缩,B项正确。在此之前,美国实行的是金本位基础上的纸币体制,而放弃金本位
24、制对工业发展并无直接益处,A项错误。经济危机已经造成严重通货紧缩、物价指数下降,放弃金本位制正是为了提升物价指数、走出通货紧缩,C、D两项错误。答案、B15、【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关于社会救济被纳入法律的规定体现了统治者重视基层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施政的质量和构建政府的威信,促进对国家的认同。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也是为了让其更加信任政府,增强政府的公信力,该项表述包含在C项中,排除;B项,“首次”一词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自孟子就讲究“仁政”,而且根据所学可知,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主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排除;D项,社
25、会救济是政府行为,不是民众的权利,排除。【点睛】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一般从生产关系(在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产品如何分配)阶级属性进行分析。16.(1)特点:考核时间间隔延长;主要针对地方官员;皇帝为最高主考官;考满和考察两种方式相配合。(6分)(2)背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意义:为公务员的晋升和降职提供有效的依据;对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提高公务员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26、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提供政治保障。(6分)17、(1)特点:由官方主导向官绅结合发展;士绅发挥较大作用;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儒家伦理不断渗入到乡村治理中;宗法色彩明显;基层自治分工明确等。(4分,每点1分,四点4分)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科举制的推行;文化、教育的发展;儒学的发展;宗法观念的影响;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等。(4分,任答两点)(2)主要做法:以庄园为核心,安排庄园的生产活动;处理好庄园内部的社会关系;贵族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4分,每点2分,两点4分)影响: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得英国近代政治具有精英政治的特征;使得英国形成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为近代英国确
27、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等。(4分,任答两点)18.(1)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并且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4分)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任答两点,4分)(2)特征: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4分)意义: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分)19、.示例问题:欧洲国家为何能在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释:19世纪以来,欧洲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提
28、供了条件。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同时,工业革命的深人,使社会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社会矛盾加剧,这也迫使资产阶级要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来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加之工人运动的兴起,这些都推动资产阶级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社会保障法案。思想上,自由、平等、人权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使全社会日益关注个人的权利和幸福,这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提供了社会文化基础。总之,社会保障体系能在19世纪后的欧洲建立,正是此时欧洲社会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发生变化的反映。考生还可以从以下角度提出问题:1.为什么是欧洲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2.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为什么英、法、德三国表现最突出?3.为什么欧洲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4.为什么欧洲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越来越广?5.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对欧洲国家有何影响?解析结合表格中时间顺序,利用有关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背景、历程、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利用基本史实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