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 课文相关资料1.“惊心动魄的伟大”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对句中“惊心动魄的伟大”陈述对象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争论的焦点是句中“这”所指代的对象。 “这”究竟指代什么?我们知道,“这”在该句中充当主语,但要了解这个主语的确切含义,还必须看它所指代的对象,这个对象只能是与该句紧密相连的那一句。可是,与“这”紧密相连的却是介宾短语,而介宾短语一般是不能充当主语的,因此,“这”的指代不明,导致了人们理解上的混乱。 由于这个介宾短语的定语是一个内容较为复杂的主谓短语,所以有人根据这个主谓短语的中心词“女子”“转
2、辗”,对“惊心动魄的伟大”持“正语”看法,有人依据这个主谓短语的补语“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持“反语”意见,还有人将前二者合起来理解,取“双关语”说。三种意见尽管在思想内容上都是正确的,但在语法结构上均未能令人信服地指出“这”所指代的对象,其原因就在于不愿推敲这个介宾结构使用是否妥当。笔者认为,应该删去“当”“的时候”,使“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这一主谓短语作主语,“这”所指代的对象就明确了。删去“当”“的时候”之后,句意不难理解:“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刘和珍等人的勇毅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惊心动魄”,指她们的行为、精神震撼人心,用以修饰“伟大”的程度;“
3、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这个介宾结构作“转辗”的补语,补语补充、突出了刘和珍等人的勇毅行为和无畏精神,又揭露了反动派镇压革命青年的罪行,同时还给予帝国主义顺手一击。总观这个主谓短语,赞颂是主要的,因此,“惊心动魄的伟大”当是正语。(摘自许振兴试析记念刘和珍君中两个疑点,载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10期,有改动)2.“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我认为:一、这对偏正词组在语言形式上是互文,因而应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而不能当做两个事件的对比去看待;二、这对偏正词组在思想内容上表达的是鲁迅对“三一八”惨案制造者的一种本质性认识,因而我们只有透过历史的表面才能正确体会
4、作者的原意,而囿于表面的历史则只能作一些没有根据的猜测。 具体地说,“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是互文,意思是“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的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武功伟绩”。根据上下文脉判断,其中“屠戮妇婴、惩创学生”无疑指的是刘和珍等女学生的遇难。是的,1926年以日本帝国主义为首的所谓八国联军的确未曾直接拿着屠刀参与3月18日的大屠杀,不过这一互文在这里的意思也并非无视事实强说外国帝国主义者直接地参加了这一屠杀,它其实是说:“三一八”惨案实质上是一次帝国主义同段祺瑞政府互相勾结合谋屠杀中国人民的大惨案。 这样理解鲁迅的意思,根据有三:(1)这样理解完全符合历史事实。1926
5、年3月18日,北京各界群众结队前往执政府请愿,其目的与反政府显然无关,而是为了反对日本等帝国主义者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可是,请愿群众却在执政府门前遭到段祺瑞政府的残酷屠杀。可见,段祺瑞政府的这一行动满足的是日本等帝国主义者的意愿,也就是说,“三一八”惨案的制造是“中国军人”的行动,更是外国帝国主义者的意志,所以“三一八”惨案在实质上便成为外国帝国主义者和中国封建军阀互相勾结的结果。 (2)这样理解有鲁迅的另一篇文章作旁证。就在鲁迅写下记念刘和珍君之后的第五天,他又写了如此“讨赤”的杂文。在这篇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京津间许多次大小战争,战死了不知多少人,为讨赤也;执政府前开排枪,打死请愿者四十
6、七,伤百余,通缉率领暴徒之徐谦等人五,为讨赤也。”(按:京津间的战争指1926年春夏间,受日本帝国主义指使的奉军同冯玉祥国民军在京津间的战争。当时奉军称自己对国民军的进攻为“讨赤”)在这段话中,鲁迅通过奉军和段祺瑞政府两方同称“讨赤”这一共性,将代表日本帝国主义意志的奉军的行为和动机同段祺瑞执政府3月18日的行为和动机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三一八”惨案中,帝国主义与段祺瑞政府的合谋性质。 (3)这样理解于上下文意不仅可通,而且十分绵密。本文开篇所引记念刘和珍君中的那段话(即“当三个女子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如果依照这样来理解的话,叹号以上的长句言“三一八”惨案中的被害者,叹号以下的句
7、子说“三一八”惨案中的刽子手,它们构成一个具体场面中的正反对比内容,一方面赞扬了被害者临危不惧、互相救助的伟大,一方面痛斥了刽子手屠杀赤手女子的卑鄙无耻。其文思清晰谨严,其语意勾连有致。(摘自黄忠顺记念刘和珍君一处疑难问题之我见,载中学语文教学1987年10期,有改动)3.关于刘和珍君刘和珍(19041926),女,江西南昌人。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
8、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打手百余人殴伤学生,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8月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
9、命令。 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城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石驸马大街旧址复校,学生们整队从宗帽胡同回校,于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刘和珍的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斗争的胜利。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入我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各界无比愤慨。3月18日上午8时许,林语堂教授接到刘和珍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请准停课一日。这天,刘和珍正患病,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女师大的同学来到天安门,国民大会尚未召开,主席台上悬
10、挂着前一日请愿被刺伤代表的血衣。会后,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 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 刘和珍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 (节选自碧血溅京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有改动) 4.记念刘和珍君里的人物、事件
11、和历史1924年,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上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然而,此时的北方却进入了段祺瑞所谓“临时执政”的统治时期。根据曹聚仁先生的回忆,“在黑漆一团的当时,教育界的混沌,也和政治圈子差不多”。在这种大的政治气候下,1925年春天,发生了所谓的“女师大风潮”。 按照鲁迅生前好友许寿裳的说法,当时,学生们反对校长杨荫榆,“杨校长便不到校,后来任意将学生自治会职员六人除名,并且引警察及打手蜂拥入校,学生们不服。迨教育总长章士钊复出,遂有非法解散学校的事”。这被开除的六位学生中,就有刘和珍。第二年,也就是1926年的3月12日下午3点40分,日本海军第十五驱逐舰队的两艘驱逐舰由
12、旅顺驶入国民军布防的大沽口,毫不理会国民军所发出的警告,反而炮袭大沽口,打死国民军排长、司务长各一人,士兵亡二人、伤八人,这便是震惊全国的“大沽口事件”。此事件发生后,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广泛的群众抗议运动。3月18日下午1时许,北京的请愿群众行至铁狮子胡同国务院东辕门,而这里正是段祺瑞执政府府卫队戒备最为森严之处。当国务总理贾德耀拒不会见群众代表,请愿群众正准备转移至吉兆胡同见段祺瑞的时候,府卫队对群众展开了屠杀。作为亲历者的朱自清先生在执政府大屠杀记一文中回忆道:“第一阵枪声约经过五分钟,共放了好几排;司令的是用警笛;警笛一鸣,便是一排枪,警笛一声接着一声,枪声就跟着密了,那警笛声甚凄厉,但
13、有几乎一定的节拍,足见司令者的从容!”无疑,刘和珍便是在此时中弹殉难的。 当女师大的学生许羡苏跑到鲁迅西三条寓所,报告段祺瑞政府可耻的屠杀以及刘和珍遇害噩耗的时候,鲁迅正在写作无花的蔷薇之二,对这位学生运动的积极参与分子的印象,鲁迅在后来的纪念文章里说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然而不料这么和蔼而又年轻的刘和珍,却惨死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且被诬为“暴徒”!“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除却俄皇尼古拉二世使哥萨克兵击杀民众的事,仅有一点相像。” 对于“三一八”惨案,鲁迅写了好些文章,都收在华盖集续编里,包括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和空
14、谈等等。记念刘和珍君是其中写得最为感人的一篇。鲁迅的杂文,长期以来就备受争议,而近些年来,对鲁迅杂文的否定和嘲讽似乎越来越有市场了,当然通常也无非说他文风“刻毒”,或者说他所记之事、所述之感均已是陈年旧事,早已过时了云云,无甚新说。其实就鲁迅所骂“人物”,或所记“事件”,而升华来体会鲁迅所理解的“历史”,可能才会深刻地体会到,在当今这个社会现实里,鲁迅的确还是一笔绕不过去的伟大的精神资源。时论多好批评鲁迅的“骂人”。的确,很多人都被他口诛笔伐过,比如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杨荫榆女士。鲁迅和杨女士的纠纷,还可见诸华盖集突然想到七集外集流言与谎言集外集拾遗女校长的男女的梦和写于1925年11月2
15、3日的著名的寡妇主义等文章。恰恰因为鲁迅这些“刻毒”的文字,使我们记住了这位从哥伦比亚大学回来的“海归派”。杨女士的晚辈杨绛先生,是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她写过一篇散文回忆我的姑母来介绍杨荫榆的生平。其中说到1929年后,杨氏在苏州东吴大学任教,因为学校开除学生愤而辞职的事情。一位后世的研究者就此发问道:“此一杨荫榆,彼一杨荫榆这种对学生的宽容,与女师大时期的影响是否有一定的关系呢?是否包含了杨荫榆对先前粗暴言行的某种悔意呢?” 我们尽可以揣测其中种种微妙复杂的关系,但无论如何,杨荫榆女士在后来日军全面侵华时期,凭借自己曾经留日留美的身份,多次保护当地的普通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终在1938年为
16、日本兵所杀害,这个人物一生中最后的句号无疑是光荣的。评价一个人是很困难的。但是由此可以说鲁迅当年对杨荫榆的“刻毒”便错了吗?当今时代有最发达的资讯,可以从种种事迹来了解一个人。而种种的表现,种种的评价往往都是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因此抽象地对一个人做盖棺论定式的评价往往会陷入不客观不可靠的地步。因此,相对来说,从某些具体的事件出发分析一个人的行为是更好的方法。鲁迅用的恰恰是这样的批评方法,而且,鲁迅的风格不是将某一个人在某一事件中的表现概括为此人一生的写照,而是将这些不良的品性赋予更为普遍的意义,亦即所谓“国民性”的批判。鲁迅之骂杨荫榆,全在于杨氏在女师大事件中的言行,虽可谓之“刻毒”,但尤见对
17、当日所发生事件理解之深刻与透彻。况且,举天下之大,学生之不服校长,校长之镇压学生,原不是仅仅杨荫榆一人。鲁迅之骂,更重要的是她对待学生的反抗和群众运动的态度。就在惨案发生的当日,鲁迅说道:“实弹打出来的却是青年的血。血不但不掩于墨写的谎语,不醉于墨写的挽歌;威力也压它不住,因为它已经骗不过,打不死了。”这高度评价和赞扬了这次因为反抗国内的统治权贵与海外侵华势力相勾结而爆发的群众运动的历史意义。但是,鲁迅先生的态度又是十分矛盾的,况又掺入与现代评论派陈源(西滢)等人的论战,使得他这一时段的文字总显得游移不定,有巨大的悲哀又有巨大的反讽,是深刻的悼念又是深刻的仇怨。他一面说,“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
18、以为然的”,而且在流血事件发生的当天,当他的学生许广平给他送抄写的材料时,他劝阻了意欲上街参加请愿的许,从这里我们看出,在流血发生前,鲁迅先生是不乏对段祺瑞政府采取恶劣措施的警觉的,对走上街头群众的安全他也是怀有深深的担忧的。可是另一面,把这个“不以为然”的措辞放在与陈源论战的背景下来看,其中的无奈和淡泊仿佛又变成一把利刃,撕开大人先生们一切虚伪的防线,直指向人心中最怯懦最无聊最不负责任的黑暗部分。陈源先生说的是,“我们要是劝告女志士们,以后少加入群众运动,她们一定要说我们轻视她们,所以我们也不敢来多嘴。可是对于未成年的男女孩童,我们不能不希望他们以后不再参加任何运动”。这些仿佛为受害者着想的
19、“善良”文字完全忽略了是谁在北京的公共空间中制造了群众不得逾越的“死地”。这种有意无意的回避,恰恰构成了对段祺瑞政府恶行的可耻辩护。正是因为如此,鲁迅说:“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由此,鲁迅谈到了历史,什么是真正的历史呢?“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在鲁迅先生的理解中,历史绝非世界大同永久太平的,而是一部斗争的历史,甚至是血战前行的历史,是种族之间、阶级之间、国家共同体之间流血斗争的历史。不把历史理解为
20、一个斗争的充满动力的结构,我们就无法理解鲁迅杂文的战斗风格。“煤”的比喻恰到好处地指出“真实的历史”和“书写的历史”之间存在的那种转换的关系。现在的历史学教授们告诉我们,“历史”的概念可能在好几种意义上被运用着,我们必须警惕其中那些微妙的不同。鲁迅在近一个世纪前就通过一个高明的比喻阐述过了,真实的历史就正如“大量的木材”,它们自然而然地燃烧着,而最后留下来的结果,却只是成为几本史书、几篇回忆中的也许真诚也许虚伪的文字.那么“一小块”,令人感慨唏嘘或者不可捉摸。我们怎么能够从煤想到形成它时那些数量巨大的木材呢?我们如何可以从“书写的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更加接近那个“真实的历史”呢?或者我们可能拥有
21、一个“真实的历史”吗?当“三一八”惨案的鲜血在积案累牍的“历史”中日渐被墨迹掩埋掉的时候,谁能够回忆起这次徒手的请愿,曾经在中国大地上悲壮地为这个民族的未来贡献了自己的牺牲? 然而,“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历史正是在志士们前仆后继的“奋然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中国历史如果值得后代为之骄傲为之自豪,是因为有为了民族自主和人民民主而奋然前行的刘和珍这样的青年,而绝非扑压群众运动、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的“斗士”,或者游戏文字、流言蜚语的“帮闲”文人。时间永是流驶,街市并不太平。鲁迅的挽歌却在那历史深邃的星空中穿行、回荡。(选自语文建设2004年10期。作者:杨凯,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