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精梳理通时空观念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康乾盛世(1)定义: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2)原因: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称,不仅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对于地方具体事务,也总是详加过问,君主专制得到加强。2君主专制发展到新高度(2)中枢秘书机构调整军机处: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主要官员称为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3)文字狱:为维护清朝专制
2、统治,康熙朝开始对思想文化进行严密的控制,从压制汉人的民族意识发展到对诗文字句吹毛求疵,频繁制造冤狱,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金版微点拨【思考探究1】读教材P77清高宗实录的两则材料,结合所学,你认为“大权从无旁假”的原因是什么?金版点拨: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从此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思考探究2】有人说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你认为对吗?说明理由。金版点拨:我认为有道理。理由如下:(1)军机处既绕过了内阁,又架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皇帝总揽了中央机构的大权。而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2)军机大臣的任命也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个人意志,一切
3、军国大事最终只凭皇帝一人决断,皇帝总揽了军政大权,拥有绝对的权力。(3)军机处设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更进一步加强皇权的制度创新。因此,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二、疆域的奠定区域过程地方管理及特点东南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2)在边疆地区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3)清朝政府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地位与六部相同。(4)特点:对于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取得了较好的统治效果1683年,郑氏家族降清;清朝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东北康熙亲征,抗击俄国
4、殖民侵略,两次围攻俄军据点雅克萨;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东部边界西北1757年,清军彻底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收复其控制的天山南北,以及漠北、漠南蒙古地区1759年,乾隆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清政府在蒙古地区设盟、旗两级行政单位,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在新疆地区委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西藏清初,西藏佛教领袖五世达赖来京朝贺,顺治册封以“达赖喇嘛”尊号。康熙时赐予另一宗教领袖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清朝政府册封。从1727年起,清朝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1793年,清政府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
5、清朝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疆域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三、统治危机的初显1时间:康乾盛世后期出现由盛转衰迹象,之后,衰象更明显。2表现(1)人口膨胀迅速,资源危机日益显露。(2)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使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3)闭关自守政策闭关自守政策的含义:外贸于指定的通商口岸进行,后只留广州一口,并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外贸事务,严格限制外商的活动,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闭关自守的消极影响:不能真正消除外来潜在威胁,反而加深了
6、隔阂和矛盾,助长了中国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思考探究3】教材P77史料阅读中齐周华这段话反映出君主专制强化产生了什么弊端。金版点拨:不利于调动大臣积极性,影响决策的正确性,使大臣更加奴化。【历史视角】郑成功收复和经营台湾的意义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奠定了台湾以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社会;促进台湾经济的开发。【思考探究4】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政策对社会转型有何影响?金版点拨:(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政府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往往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和采取“倍偿其价”的方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影响
7、了中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2)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了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思考探究5】教材P8182问题探究金版点拨:如何看待西方:藐视西方,认为西方国家僻居荒远,是受清朝统驭之国,西方技术是奇巧之器。评论:这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反映。也体现了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的盲目自大心态,这种心态使中国与世界交流减少,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从而迟滞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由封闭
8、向开放的社会转型。研重难籍史料实证主题一 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改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三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梁章钜枢垣记略王昶军机处题名记四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
9、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赵翼檐曝杂记教你读史读上列史料时,请关注。问题探究上面四则史料分别反映出军机处有何特点?金版参考:史料一反映出军机处设在离皇帝近的地方,便于宣召,且所用之人都是亲信大臣;史料二反映出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只是秉承皇帝旨意,传达皇帝命令;史料三反映出军机处处理政事保密性强;史料四反映出军机处处理政事具有快捷、效率高的特点。史论总结军机处的特点(1)便:地处内廷,便于皇帝宣召。(2)传: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只能跪受笔录,传达皇命。(3)密:选用亲信重臣,保密性强,宦官不得参与。(4)高:办事效率高,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按皇帝旨意办理军务。主
10、题二 一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力量和悠久历史。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政治上曾出现过种种的动荡和危机,周以后,朝代更替,民族相争,但是商征服夏又继承夏,周征服商又继承商。从夏、商、周到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相沿基本不变,并未发生政治史上的断裂现象。政治史上的连续性在疆域上表现为持续的稳定性。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载清史研究1996年第3期二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不断的接触、混杂和融合,不断出现的分裂和消亡,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
11、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载清史研究1996年第3期三地理环境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疆域形成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明在政治史和文化史上的连续性以及多民族统一和联合的趋势及疆域范围,也受到客观条件,即地理环境的影响。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载清史研究1996年第3期四且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荆楚、玁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至于汉、唐、宋全盛之时,北狄、西戎世为边患,从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及中国臣民之
12、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雍正:大义觉迷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第4卷,中华书局,1983年,35页教你读史史料一中关注。史料二中关注。史料三中关注。史料四中关注。问题探究上面史料分别反映出清朝中国疆域最终奠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金版参考:史料一反映出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史料二反映出民族交融。史料三反映出地理环境。史料四反映出民族政策。史论总结1.影响清朝疆域最终奠定的因素(1)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是中国疆域保持稳定的基础,也是清代疆域最终奠定的基础。(2)历史上活跃在中原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及民族交融对中国疆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3)中国地理条件的内向性是国家统
13、一和疆域奠定的条件之一。(4)清朝极力倡导“大一统”的观念,是清朝疆域最终奠定的思想基础。2尼布楚条约签订对中国清朝疆界形成的意义(1)标志着清帝国已具备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基本要素领土、主权与国民(臣民)意识,虽然这些要素有时还很微弱或时隐时现。(2)清帝国已存在着近代意义上的疆域、边界与边境制度;清帝国对其疆域、边界具备有意识的自我认定、法理确定。(3)清帝国的疆域、边界已取得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承认。本课小结史苑窥斑满洲政治传统是清代皇权强化的内在因素清代的军机处和内阁并不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权力系统,二者在权力分配上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对应关系,而是在维护皇帝独裁权威,完善独裁体制原则指导下
14、进行的政务分工,当然,新的分工体制反过来也微妙地改变着清廷内部复杂的权力关系。而奏折制源于关外政治传统的事实则告诉人们:清代专制皇权的强化并非仅仅是汉族儒家文化作用的结果,尤其不是军机处这样一个简单的办事班子所能办到的。应该看到,清朝政府是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政治实体,如果这一政权本身不存在有利于皇权进一步加强的因素,单纯儒家学说也不可能造就出“乾纲独断”的独裁局面。事实上,在入关前的满洲传统政治中早已存在着大量有助于强化皇权的内在因素,例如:满族重视主奴差别,严格尊卑贵贱,强调笃诚事上等在实际政治生活中都极易转化为忠君敬上的政治教义。热衷于强化皇权的雍正帝对此知之甚悉,故他反复强调“我满洲人等
15、纯一笃实忠孝廉节之行”远胜于“汉人之文艺,蒙古之经典”。而对皇帝独裁至关重要的奏折制不过是基于关外政治传统的一种能动工具罢了。高翔:也论军机处、内阁和专制皇权对传统说法之质疑,兼析奏折制之源起,载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 课堂跟踪训练1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从本质上反映了()A文化专制的加强 B思想控制的强化C近代化因素的萌发 D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权,废除宰相制度,撤销中书省;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出题,考生要按八股方式作
16、文,格式严格,限定字数,不许违背经注,不能自由发挥,选拔出来的人才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加强皇权统治;清朝时期,雍正设置军机处,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由此可知,宰相制度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都是专制集权统治加强的表现,故选D项。2下列说法中,能证明郑成功是著名的民族英雄的是()A他是发现台湾岛的人B他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C他将台湾收复后交给清政府管理D他曾积极参与反明运动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出兵我国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成功收复被占据了38年的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因而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B项符合题意。
17、台湾在秦朝就已被称为“瀛州”,三国时期被称为“夷州”,A项说法有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还派军队到各地垦田,加速了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C项说法有误;明朝灭亡后,郑成功积极参与反清运动,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D项说法有误。3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历史信息。右图为清政府颁赐的用于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金奔巴瓶”。该文物可以见证清朝加强了对下列哪一地区的管辖()A新疆B西藏C黑龙江D台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达赖、班禅”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朝时,顺治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又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
18、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清政府还颁赐用于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金奔巴瓶”。故选B项。4清朝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下面清朝疆域示意图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的文字是()A珠江流域 B广东省C海南岛 D西沙、南沙等南海诸岛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中期的疆域: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和赤尾屿等,南包括西沙、南沙等南海诸岛,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岸。故选D项。5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述规定()A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B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C断绝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禁止大清国臣民出海贸易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外国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准入浙江海口”可知,清政府只开放广东供外国商船的收泊贸易,限制了外国商人的来华贸易,B项正确。A、D两项材料未涉及,排除;由材料“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可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并未断绝,C项错误。- 1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