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教案 选修一专题三.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827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教案 选修一专题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教案 选修一专题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教案 选修一专题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教案 选修一专题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教案 选修一专题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考 纲北魏孝文帝改革。课 标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一)智者的选择1社会矛盾尖锐(1)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腐败,徭役赋税繁重,阶级矛盾尖锐。(2)民族矛盾: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3)统治危机:北魏社会动荡,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深重危机。2有利条件(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2)拓跋部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逐渐由游牧生活转向农耕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3)北魏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日渐吸收汉族先进文化。(二)内容1推

2、行均田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从而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2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不许官吏自筹经费,严惩贪赃枉法,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3迁都洛阳:为减轻改革的阻力,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493年孝文帝迁都至洛阳,为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4革除旧俗(1)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2)讲汉话。(3)改汉姓: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4)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1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收入大大增加,农业水利工程得以兴建,新的耕作技术也得到推广,北魏的农业生产逐步发展

3、到一个新的水平。2促进了洛阳的繁盛。使其成为了全国的政治中心和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还因南北互市与中外贸易不绝,使洛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商业城市。3北方民族大融合(1)内迁各民族经过长期的融合,胡汉差别逐渐消除;原来的民族布局完全被打破,中原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南迁北方游牧部落的优秀文明也成了中原地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误区提醒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隔阂和民族差异消除的过程,是民族间经济、文化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4、来讲,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民族融合并不能理解为是民族同化。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主题1改革前的矛盾及对应解决措施(1)国家与豪强地主间的矛盾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在地方设立三长制等,限制了豪强地主的政治、经济特权,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中央对人民的有效控制。(2)国家、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租调制,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3)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行汉制、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主题2迁都洛阳(1)迁都原因平城天气恶劣,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理位

5、置偏僻,经常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史料一 史料表明迁都洛阳可躲开北方柔然族的威胁,巩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史料二神瑞二年(415),又不熟,京畿之内,路有行馑(冯太后、孝文帝下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魏书食货志史料三朕(孝文帝)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魏书成淹传 史料表明自然灾害频繁、京城粮食供应困难,是迁都洛阳的原因之一。(2)迁都的影响史料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6、。”洛阳伽蓝记 史料表明迁都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和北方的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主题1改革前后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状况的变化及原因(1)变化:改革前,北方土地荒芜,粮食严重匮乏,生产遭严重破坏。改革后,新的生产技术、工具得以推广,水利工程大量兴修、农业生产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2)原因:改革前北方经过近百年战乱,人民流离失所,各地暴动不断,社会动荡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改善吏治,调整人民的负担,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兴修,再加上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主题2北方民族大融合(1)含义与意义图示(2)实质北方民族大融合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质是封建化。同

7、时也是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方面的汉化。框架整合理解两大观点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无论哪一个民族完成的统一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进步;民族融合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双向的学习融合的过程,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民族团结、民族统一。1(2010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

8、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君)开塞耕战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失!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魏亡之祸,成于六镇;轻薄六镇,实自太和。夫变夷从夏,人孰不以为美?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

9、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嗟夫!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及其昧先后,失名实,不安于而眩其末,则好治与念乱同科,可不悲哉!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商鞅、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分别指出两场改革的性质。(2)材料中两场改革受到批评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答案课时训练1(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2(1)内容:商鞅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孝文帝迁都及汉化政策。性质:前者属于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后者属于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2)共同原因: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态度:坚定不移地决心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其他答法言之成理即可)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