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0 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国内战争形势下被迫采取的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2.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3.斯大林模式迅速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01 课前 自主学习02 课堂 合作探究03 掌握 解题技巧04 课后 巩固训练课时作业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1)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2)1918 年夏,苏俄进入时期。
2、2目的: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国内战争财力3内容(1)农业:实行。(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3)流通:取消。(4)分配:实行普遍。4特色: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余粮收集制国有化自由贸易义务劳动制5作用(1)积极作用: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2)消极作用: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施,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危机。知识拓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政策的实施为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
3、渡提供了一种尝试。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政治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标志:1921 年 3 月,俄共(布)十大召开,标志着苏俄开始实施政策。3内容(1)农业:以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粮食税(2)工业: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以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3)流通:恢复货币流通和。(4)分配:废除。4作用(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2)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租让商品交换实物分
4、配制易错易混 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1)1922 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2)1924 年初,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3)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被逐渐取消。新经济政策2内容工业政策优先发展_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农业政策推行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重工业公有制农业集体化(1)积极作用: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_。(
5、2)弊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提高缓慢。牺牲的利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了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度集中的的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物质基础人民生活水平农民地方和企业计划经济体制知识拓展 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探究一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史料一 国内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 1/4,失去了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劳动人民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史料二 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
6、了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使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工人也日益不满。(1)根据史料一,概括十月革命之后苏俄面临着的处境。(2)史料二反映了哪些重要信息?提示:(1)苏维埃政权处境艰难,物资严重匮乏。(2)苏俄没有及时终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社会矛盾激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不同点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允许外商租赁经营取消自由贸易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制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
7、政策不同点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特点,用强制性手段控制社会经济的运转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来扩大生产目的战胜国内外敌人,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恢复经济,巩固政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评价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水平,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相同点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都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探究二 斯大林模式 史料(1)你从上述图片中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2)有研究者选用了上述图片进行研究,请你帮助他确定一个研究课题。提示:(1)图一反映了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图二反映了苏
8、联的两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重工业增长很快,农业、轻工业增长缓慢。图三反映了苏联出现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2)关于斯大林模式或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等。上述图片涉及的中心问题是斯大林模式,围绕这一问题可以有很多主题名称,言之有理即可。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1特征所有制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经济管理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完全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视指令性计划为一切经济活动的目标和准则分配体制 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发展战略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压缩轻工业,形成重、轻、农的发展序列2.启示: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
9、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3经验教训(1)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2)要从国情出发。(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4)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图表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题型特点 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材料的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例 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 19902006 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做的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10、咨询答案1990(%)1997(%)2004(%)2006(%)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23233030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6262730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8191616是一场灾祸12161410难以回答21161313 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A BCD解题流程审题题干把握表格中数字的变化分析选项据表中数据变动可知,俄罗斯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仍在进行中正确据图表可知不同意见所占比重均不小,这表明俄罗斯人对这段历史分歧很大,表述错误排除据图表可知很多人认为这段历史“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时期”,这些内容构成了昔日
11、苏联大国的荣光,故表明俄罗斯人依然怀有大国情结正确据图表可知俄罗斯人关注十月革命对俄国的历史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等,而非仅仅经济影响,表述错误排除答案 B技法点拨 在解答本题型时,第一步,要仔细读表格。对表格要“三看”:一看表格所反映的时间、空间,界定大体范围;二看表格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表格的关键信息,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数字信息,明确内涵和外延。第二步,要高度关注提示语。提示语是指题干中的限定词和答题要求等。表格类题目中的提示语是解题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第三步,捕捉表格中潜在的动态信息,即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等。第四步,联系所学知识,利用阶段特征
12、,分析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最终综合判断,得出答案。随堂训练1“战时共产主义”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对严峻的国内战争时采取的一项经济政策,其主要做法是()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C高度集中财力、物力D高度分散财力、物力解析: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他们联合起来,对苏俄政权进行剿杀。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在经济领域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C21918 年苏俄的一位市民拿 100 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 50 千克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C真的
13、,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解析:1918 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把剩余的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国家,不能自由买卖。答案:B3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曾尝试“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结果,这一尝试()A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B有效巩固了工农联盟C导致新经济政策被废止D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析:“直接过渡”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尝试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故 A 项正确;巩固工农联盟是指新经济政策,故 B 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在 1921 年,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后的尝试,故
14、 C 项错误;迅速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是斯大林体制,故 D 项错误。答案:A41921 年初,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原因是实行了()A粮食税 B余粮收集制C全面国有化D农业集体化解析:由于实行粮食税,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故B项错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主要是关于农业方面的措施,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中农业方面的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A5(2016高考全国卷)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了,因为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希望从苏联的建设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故选B项。A项错误,经济危机并未波及苏联,故排除。C项与美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过剩矛盾,美国不需要考虑这一问题,故排除。D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矛盾,排除。答案:B课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