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苏科版2019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新苏科版2019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1.下列交通标识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C D2 的值等于 ( )A4 B - 4 C 4 D83. 在 , , , , , 0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4. 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7cm 3cm 5cm或3cm 5cm5.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A B C D6.已知点A(xl ,y1)、B(x11,y2)在直线y=2x +3上,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 )A. y1
2、y2 By1y2 Cyl= y2 Dy1与y2的大小关系不定7.直线 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8. 如图,AOB中,B=25?,将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 60?,得到A?OB?,边A?B?与边OB交于点C(A?不在 OB上),则A?CO的度数为( )A . 85 B .75 C .95 D .1059.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 =3,BC =2,正方形AEFG的边长为1,AB与AG都在直线L上,E在AD上,现正方形AEFG沿直线L自左向右匀速平移到正方形HMNB的位置,则在这平移过程中,正方形AEFG与
3、矩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S与正方形AEFG平移的距离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像大致是 ( )A B C D10.已知一次函数 ( 、 为常数,且 ), 、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2 1 0 1 0 2 4 6 当 时, 的取值范围是 ( )二,填空题11. 4的算术平方根是 ;27的立方根是 12科学家发现某病毒的长度约为0.00595mm,精确到0.000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结果为mm13. 点P(2,3)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到y轴的距离是_14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15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_16已知直线y3x1,把其沿y轴向上平移5个
4、单位后的直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 当y=1时,x=_.17. 比较大小: ? (填 、 或 )18.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长分别是6 cm,8 cm,则它的面积是_ cm 19. 如图,已知函数 和 的图象交于点P,则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 当 时, 的取值范围是 .20如图是一个围棋棋盘的局部,若把这个围棋棋盘放置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白棋的坐标是(2,1),白棋的坐标是(1,3),则黑棋的坐标是三 解答题21(1)已知: ,求 的值。(2)计算:22.如图,设一次函数 的图象记为直线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 , 。解决下列问题:(1)ABC与DEF关于直线 成轴对称,其中
5、点 、 、 分别为点 、 、 的对应点,则点 的坐标是;(2)ABC绕点 逆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GMN,其中点 、 、 分别为点 、 、 的对应点,则点 的对应点 的坐标为;(3)根据(1)、(2),在所给的网格中画出DEF、GMN。23.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CD,AD=BC.AB4,将长方形纸片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E处,设DE与BC相交于点F,EF=3。(1)求证:(1)求证:BEFDCF;(2)求BC的长;24. 如图,直线l1的解析表达式为:y=-3x+3,且l1与x轴交于点D,直线l2经过点A,B,直线l1,l2交于点C求直线l2的解析表达式;求ADC的面积;在直线l2上
6、存在异于点C的另一点P,使得ADP与ADC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5. 、 两家旅行社推出家庭旅游优惠活动,两家旅行社的标价均为一人90元,但优惠方法不同。 旅行社的优惠方法是:全家有一人购全票,其余的半价优惠; 旅行社的优惠方法是:每人均按 票价优惠。你将选择哪家旅行社比较合算?26. 如图,图象l1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y(单位:元)与销售量x(单位:吨)之间的关系,图象l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产品成本y(元)与销售量x(吨)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 当销售量为2吨时,销售收入为 元,当销售量为 吨时,销售收入等于产品成本.(2) 当销售量在什么
7、范围内,该公司就赢利(收入大于成本)?(3) 求图中的射线l2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7.某公司装修需用A型板材240块、B型板材180块,其中A型板材规格是60 cm30 cm,B型板材规格是40 cm30 cm现购得规格是150 cm30 cm的标准板材一张标准板材尽可能多地裁出A型、B型板材,共有下列三种裁法:(裁法一的裁剪示意图如下所示)裁法一 裁法二 裁法三A型板材块数 1 2 0B型板材块数 2 m n设所购的标准板材全部裁完,其中按裁法一裁x张、按裁法二裁y张、按裁法三裁z张,且所裁出的A、B两种型号的板材刚好够用(1)上表中,m ,n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
8、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
9、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分别求出y与x和z与x的函数关系式;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
10、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3)若用Q表示所购标准板材的张数,求Q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当x取何值时Q最小,此时按三种裁法各裁标准板材多少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