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427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强力意志,德文原文是derWillezurMacht。其中,Macht为力量之义,但这不是一般的力量,而是强大的力量,因强大而有了支配力、统治力、影响力。介词zur为追求、趋向之义。直译应是“求强大力量的意志”、“强化力量的意志”。译作“权力意志”也未尝不可,只是要正确理解“权力”的广义含义。强力意志说不但是反对达尔文主义的,而且也是、毋宁说首先是反对叔本华哲学的。在叔本华那里,生命意志是一种盲目的应当灭寂的力量。尼采认为,这既误解了生命的性质,也误

2、解了意志的性质。首先,生命是“必须不断自我超越的东西”。它不能满足于自身,而要不断向上,从高于自身的东西那里去寻求自身的意义和目的。这就是扩展和享受自身所蕴含的力量,藉此它克服了自身的限制。叔本华停留在生命本身,不能为它指出一个高于它的依据,所以得出了生命毫无意义的悲观结论。“依生存意志的教条去寻找真理必然落空,这种意志是没有的!因为不存在者,便不能有愿望;已在生存中者,又岂能向生存有愿望!只是凡有生命之处,便也有意志,然而不是求生命的意志,而是求强力的意志!”强力意志也还是生命意志,然而它追求的不是生命自身,而是使生命得以超越自身的强力,这种对于力量之强大的渴求恰恰表现了生命永不枯竭的本性,

3、所以尼采称强力意志为“永不枯竭的增殖着的生命意志”,并认为它是“生命的核心”。其次,意志就是支配,“在意志的每个动作中都有一个支配着的思想”,而这意味着意志本身即是内在的强力,它包含着命令和服从的必然性。“求强力”不是意志的附属物,不是从外面给意志设定的目标,而是意志的本质之所在。在尼采看来,意志不同于纯粹欲望,后者只是意志的损耗。叔本华恰恰混淆了两者,所以才得出了否定意志的结论。一种不求增强自身力量、但求灭寂自身的意志完全是自相矛盾,无异于说意志不是意志。由此可见,强力意志概念实际上是尼采对于生命、意志、生命意志的本质的一种说明。在他看来,求力量之增强既是生命的本质,又是意志的本质,从而也是

4、生命意志的本质。通过这一说明,尼采为在叔本华那里无目的无意义的生命意志确定了目的和意义。强力意志概念在尼采哲学中占有中心地位。一方面,它获得了本体的意义,尼采用它来说明无机界、有机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把万物生生不息的永恒生成归结为强力意志。“把存在性质的印记打在生成之上这就是最高的强力意志。”“这个世界就是强力意志,岂有他哉!”另一方面,它获得了最高价值尺度的意义,尼采用它来衡量人类的一切精神文化价值,把真、善、美的评价都看作强力意志的产物。(摘自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强力意志”这一概念乃尼采首创,也可当作“权力意志”来理解,

5、指权势、权术、政治野心等强大的力量。B. 强力意志说反对达尔文主义和叔本华哲学,叔本华的学说停留在生命本身,而尼采的学说超越了生命本身。C. 尼采认为,意志与纯粹期望不同,它的本质就是“求强力”,即其本身就是内在的强力,包含着命令和服从两方面。D. 叔本华理解的意志不求增强自身力量,但求灭寂自身,这完全自相矛盾,等于否定了意志。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首先提出“强力意志”这一概念,再探讨生命、意志的性质,最后总结强力意志概念的意义,思路清晰,结构严谨。B. 围绕着尼采认为叔本华误解了生命的性质和意志的性质这一论点,文章第三、四自然段从生命和意志两方面展开议论。C

6、. 文章综合运用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详尽地阐述了“强力意志”这一概念。D. 通过对“强力意志”“生命”“意志”等概念的剖析,文章得出了强力意志概念实际上是尼采对于生命、意志、生命意志的本质的一种说明的结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叔本华认为生命毫无意义,并得出了否定意志的结论,而尼采为生命意志确定了目的和意义,可见叔本华哲学不如尼采哲学高明。B. 尼采认为,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会有意志。这种意志追求的并非生命自身,而是使生命超越自身的强力。C. 因为叔本华混淆了意志和纯粹欲望这两个概念,因此得出了意志不是意志的结论。D. 强力

7、意志这一概念在尼采那里获得了本体的意义与最高价值尺度的意义,可见它在尼采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答案】1. D 2. C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强力意志这一概念乃尼采首创”说法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提到“强力意志”是尼采首创,并且这也不能狭义地理解为“权势、权术、政治野心等”,原文说的是“要正确理解权力的广义含义”,曲解原文。B项,“尼采的学说超越了生命本身”说法错误,原文为“强力意志也还是生命意志,

8、然而它追求的不是生命自身,而是使生命得以超越自身的强力”,即尼采的学说追求的是超越生命自身,不等于已经超越了,混淆已然和未然。C项,“意志与纯粹期望不同”说法偷换概念,原文为“意志与纯粹欲望不同”。另外,“包含着命令和服从两方面”说法也不正确,原文是“它包含着命令和服从的必然性。”故选D。【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文章综合运用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等多种论

9、证方法”说法错误,文章第三、四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全文都没有使用类比论证。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项,“可见叔本华哲学不如尼采哲学高明”说法错误,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各有特点,文章并没有比较二者高下,不能得出尼采哲学更高明的结论。故选A。【点睛】做

10、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

11、),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卖米张培祥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把我叫起来了:“琼宝,今天赶场,我们担点米到场上卖了,好弄点钱给你爹买药。”吃过饭,我和母亲开始往谷箩里装米,

12、装完后先称了一下,一担八十多斤,一担六十多斤。母亲抢先挑起了重的那一担。赶场的地方离我家大约有四里路,我和母亲挑着米,在窄窄的田间小路上走走停停,足足走了一个钟头才到。母亲说:“过会儿有专门的米贩子来收米。他们开了车到乡下来赶场,收了米,拉到城里去卖,能挣好些哩。”我说:“凭什么都给他们挣?我们也拉到城里去卖好了!”母亲说:“咱们这么一点米,又没车,真弄到城里去卖,挣的钱还不够路费呢!早先你爹身体好的时候,自己挑着一百来斤米进城去卖,隔几天去一趟,倒比较划算一点。”我不由心里一紧,心疼起父亲来。从家里到城里足足有三十多里山路呢,他挑着那么重的担子走着去,该多么辛苦!就为了多挣那几个钱,把人累成

13、这样,多不值啊!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家里除了种地,也没别的收入,不卖米,拿什么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我想着这些,心里一阵阵难过起来。看看旁边的母亲,头发有些斑白了,黑黝黝的脸上爬上了好多皱纹,脑门上密密麻麻都是汗珠,眼睛有些红肿。正说着,有个米贩子朝我们这边走过来了。他把手插进大米里,抓了一把出来,迎着阳光细看着。“这米好咧!又白又匀净,一点沙子也没有!”母亲堆着笑说。那人点了点头,说:“米是好米,不过这几天城里跌价,再好的米也卖不出好价钱来。一块零五,卖不卖?”母亲摇摇头:“这也太便宜了吧?上场还卖一块一呢。再说,你是识货的,一分钱一分货,我这米肯定好过别家的!”那人又看了看米,犹豫了一下,说:“

14、本来都是一口价,不许还的,看你们家米好,我加点,一块零八,怎么样?”母亲还是摇头:“不行,我们家这米,少说也要卖到一块一。你再加点?”那人冷笑一声,说:“今天肯定卖不出一块一的行情,你现在不卖,等会散场的时候你一块零五都卖不出去!”“卖不出去,我们再担回家!”那人的态度激恼了母亲。“那你就等着担回家吧。”那人冷笑着,丢下这句话走了。我在旁边听着,心里算着:一块零八到一块一,每斤才差两分钱。这里一共150斤米,总共也就三块钱的事情,路这么远,何必再挑回去呢?我的肩膀还在痛呢。我轻轻对母亲说:“妈,一块零八就一块零八吧,反正也就三块钱的事。再说,还等着钱给爹买药呢。”“那哪行?”母亲似乎有些生气了

15、,“三块钱不是钱?再说了,也不光是几块钱的事,做生意也得讲点良心,咱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米,质量也好,哪能这么贱卖了?”我不敢再说话,我知道种田有多么累。看看日头到头顶上了,我觉得肚子饿了,便拿出带来的饭菜和母亲吃起来。母亲吃了两口就不吃了,我知道她是担心米卖不出去,心里着急。母亲叹了口气:“还不知道卖得掉卖不掉呢。我趁机说:“不然就便宜点卖好了。”母亲说:“我心里有数。”下午人更少了,日头又毒,谁愿意在场上晒着呢。看看母亲,衣服都粘在背上了,黝黑的脸上也透出晒红的印迹来。我四处看看,场上已经没有几个卖米的了,大部分人已经卖完回去了。母亲也着急起来,一着急,汗就出得越多了。终于有个米贩子过来了:

16、“这米卖不卖?一块零五,不讲价!”母亲说:“你看我这米,多好!上场还卖一块一呢”不等母亲说完,那人就不耐烦地说:“行情不同了!想卖一块一,你就等着往回担吧!”奇怪的是,母亲没有生气,反而堆着笑说:“那,一块零八,你要不要?”那人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说:“你这个价钱,不是开场的时候也难卖出去,现在都散场了,谁买?做梦吧!”母亲的脸一下子白了,动着嘴唇,但什么也没说。等那人走了,我忍不住埋怨母亲:“开场的时候人家出一块零八你不卖,这会好了,人家还不愿意买了!”母亲似乎有些惭愧,但并不肯认错:“本来嘛,一分钱一分货,米是好米,哪能贱卖了?出门的时候你爹不还叮嘱叫卖个好价钱?”“你还说爹呢!他病在家里,

17、指着这米换钱买药治病!人要紧还是钱要紧?”母亲似乎没有话说了,等了一会儿,低声说:“一会儿人家出一块零五也卖了吧。”可是再没有人来买米了,米贩子把买来的米装上车,开走了。散场了,我和母亲晒了一天,一粒米也没卖出去。“妈,走吧,回去吧,别愣在那儿了。”母亲迟疑着,终于起了身。“妈,我来挑重的。”“你学生妹子,肩膀嫩”不等母亲说完,我已经把那担重的挑起来了。母亲也没有再说什么,挑起那担轻的跟在我后面,踏上了回家的路。肩上的担子好沉,我只觉得像压着一座山似的。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提到卖米是为了给父亲买药,这暗示“我”家贫穷、困苦的现状,并与文中、

18、文末的相关情节相照应。B. 米贩子到乡下收米,运到城里卖,赚取高额利润。他们对母亲的态度十分恶劣,可见他们是一群唯利是图的黑心商人。C. 文章综合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多种手法,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比如“黑黝黝的脸上爬上了好多皱纹,脑门上密密麻麻都是汗珠”oD. 文末写到“母亲似乎有些惭愧”、“母亲似乎没有话可说了”,表面看来母亲对自己之前的行为有些后悔,但“似乎”一词,可见其并不愿改变原则。5. 小说以“卖米”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本文段落非常多,这样分段是否过于琐碎?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4. B 5. 在情节上,“卖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概括了文章的主

19、要内容。在人物形象上,塑造了母亲含辛茹苦、艰难求生的形象。在主题上,表现了广大农民艰苦的生活状况,呼吁人们同情、关心农民阶层;也表达了对母亲的关怀与赞美。 6. 示范一:我认为不琐碎。从情节结构看,这样可以省去不必要的叙述,使情节更紧凑,结构更严谨,叙述不拖沓。从形象塑造看,很多段落都是由人物语言直接组成,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从阅读的接受效果来看,每个段落都比较短小,比较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读起来比较轻松。示范二:我认为琐碎。文章本来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没有必要分这么多段落,可以把内容密切相关的段落合并一下。比如第47段就可以合并为一段。分段过多会使文章内容显得支离破碎,不利于读者

20、概括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思路脉络。【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可见他们是一群唯利是图的黑心商人”这一解读过于拔高,商人本来就以营利为目的,不能因此就认为他们黑心。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标题作用能力。文章标题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

21、景,渲染环境氛围;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答题时根据文章内容注意对照选取,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释即可。本题要求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以“卖米”为标题,有什么作用。通读文章,文章围绕“卖米”展开,主要叙写了父亲生病,“我”和母亲各担着一担米赶场去卖米,最后因为一斤米几分钱的价格差别,米没卖出去,只好再把米担回家。全文的主要事件是卖米,“卖米”贯穿全文的始终。文章围绕“卖米”这件事,通过母亲为了每斤二分钱之差的价格与商贩相争,最后没有达成一致,只好把米再担回家,塑造了母亲含辛茹苦、艰难求生的形象。表现了

22、广大农民艰苦的生活状况,呼吁人们同情、关心农民阶层;也表达了对母亲的关怀与赞美。答题时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表达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作答即可。【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对文章中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能力。属于探究能力考查,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探索追寻。既然是探究题目,探究结论就应该是富有个性色彩的。学生在答题时,只要不脱离文本,只要不是消极的,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视为正确答案。所以,做题时,一定多角度考虑问题,要敢于陈述自己的见解。本题题目是“本文段落非常多,这样分段是否过于琐碎?请谈谈你的看法”。作答本题,首先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从情节结构、形象塑造以及内容主题表达方

23、面,结合文章具体内容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即可。比如认为不琐碎,可从情节上看省去不必要叙述,使文章结构紧凑,从人物形象塑造山观看,文章多为人物对话,属于对人物的语言描写,而人物语言最能表现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鲜明等。而对话中凸显了农民生活状况的艰难,呼吁人们关心农民阶层,同时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不管是持有肯定还是否定观点,陈述理由时,注意一定要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点睛】解答标题作用类题目,一般从如下角度思考。首先是标题本身,点明写作对象,分析标题本身的语言特点,多体现为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标题;分析标题本身的意境特点。然后分析情节结构方面,统领全篇,概括主要

24、故事情节,是文章的线索,或串起文章的哪些情节,或见证记录了什么事件的发展变化,或写了什么与这个物象有关的经历。接着是内容主旨方面,作者借标题表达某种态度,标题是文中主人公某种精神品质的载体,标题比喻或象征某种形象,标题揭示了某种精神或哲理,突出了某种主旨,升华了主题。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最后是表达效果方面,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渲染营造了某种氛围,标题与文中某个内容相呼应,或与文中什么内容形成对比。(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以创建“宜居宜养宜游”为目标的“森林小镇”,是特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区别于农业小镇、科技小镇

25、、互联网小镇、创新小镇,它有一个让人更加充满想象力,诗意、美丽、富有亲和力的名称,是一个让我们人类更加向往和追求的地方,更具有包容性,更能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据了解,我国“森林小镇”或者生态价值最好的地市集中在南北“四十八”地区,北部包括黑吉辽、内蒙地区,南边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福建、两广、云贵川等省份。这些地区除了森林资源与水资源丰富外,还具有海拔错落有致的特点,更适宜成为“森林小镇”先行先试的试点地区。专家一致认为,建设“森林小镇”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在盘活现有森林资源存量的同时,扩大森林资源的增量。我国目前人均森林面积只是世界的1/4,保护好森林资源就是在守护金山银山。建设“森

26、林小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中央财政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在组织领导和支持政策中提出两条支持渠道: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政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特色小镇给予适当奖励。当然,“森林小镇”建设光靠政府投入不行,还需创新投融资模式。在森林小镇的建设方面,应该发挥多种机制的作用,不仅要吸引开发银行政策性资金的介入,还要搭建更多的平台,吸引各类资金进入,形成共建模式,更有利于特色小镇发展。2012年-2017年中国森林旅游游客数量及创造社会综合产值统计(摘编自中国森林小镇研究报告(2017)材料二: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特色文化

27、是森林小镇的“灵魂”。但学者们在调研中发现,各地特色小镇在建设热潮中形成了“一拥而上”“遍地开花”的快速发展态势,出现了“千镇一面、缺乏特色”的现象。而作为特色小镇一部分的森林小镇,同样也面临着小镇特色产业不鲜明的问题。现有森林小镇缺乏对文化的开发,或开发尚不到位。一方面,小镇文化挖掘没有充分联系历史人物与历史背景,没有以当地历史文化为依托,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从而导致小镇无特色文化或特色文化不鲜明,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小镇特色的表现力尚有待加强。一些小镇的文化主要集中体现在建筑遗址上,未能充分拓展到饮食、风俗等日常近距离体验领域,从而难以形成紧密的多层次文化氛围。调研中,

28、学者们还发现一个更加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目前森林小镇建设与林场改革结合度不够。首先,在林场改革中,国有林场需要对“办社会”职能进行剥离,场办学校、场办医务室和承担的其他社区功能逐步从林场中剥离出来,绝大部分要移交给当地政府承办和管理,人员要进行建制划转,场内事业编制需要进行缩减。如何妥善安置下岗职工,促使他们再就业成为林场改革过程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另外,建设用地问题由于牵扯面广,矛盾不容易解决,已成为制约林区以及森林小镇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摘编自新浪财经森林特色小镇之争:不仅有高颜值,还要有高业绩)材料三:到2020年惠州将建设26个省级森林小镇每到傍晚时分,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的瑶蓝森林

29、公园里,就会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在这里悠闲地散步游憩。公园里树木葱葱,“啾啾”的鸟鸣声,让这里增添了一份寂静。位于惠州市龙门县北部的蓝田瑶族乡,山清水秀,葱葱郁郁。瑶蓝森林公园、石马山森林公园、蓝田文化广场、乌妮夫滨河公园在这个偏僻的乡镇,处处是公园。跟城市里的公园不同的是,这些农村里的公园最大的特点,便是浓浓的绿意。去年9月,蓝田瑶族乡成功创建了“广东省森林小镇”,成为惠州首批省级森林小镇之一。森林覆盖率高达86.07%、全乡有古树群落7个、绿化覆盖率达到40.8%、公园绿地19.2公顷、人均绿地面积为38.4m2如今的蓝田瑶族乡,处处都被绿色包围着。“生态环境秀丽、人文景观优美、乡村风貌整洁

30、、乡土文化厚重、可憩可游、美丽宜居”这是外界对该乡镇的评价。(摘编自南方日报)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森林小镇属于特色小镇的一类,不过它又与其他类型的特色小镇不同,它更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B. 我国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丰富,但人均森林面积只占世界的25%,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注重保护森林资源。C. 森林小镇的“灵魂”是特色文化。如果不能充分挖掘文化,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那么这一森林小镇就可能难以开发成功。D. 森林覆盖率高、人文景观优美、乡土文化厚重等条件,是惠州蓝田瑶族乡成功创建森林小镇的重要因素。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201

31、2年至2017年,我国森林旅游游客量翻了一番,创造的社会综合产值增加到原来的两倍以上。B. 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促进森林小镇发展的措施,材料二主要介绍森林小镇目前遇到的问题,二者都很客观理性。C. 材料三用惠州瑶族乡的例子,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开发成功的森林小镇的状况,但语言的主观色彩过浓,不符合新闻的客观性要求。D. 三则材料有的是政府研究报告,有的是网络新闻,有的是传统报刊报道,三者都关注同一话题,可见森林小镇已引起广泛关注。9. 如何促进中国森林小镇的发展,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答案】7. B 8. C 9.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靠中央财政支持,也要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强对文化的开发:挖掘当

32、地独特的文化内涵,增强小镇特色的表现力;增强森林小镇建设与林场改革结合度:妥善安置下岗职工,解决建设用地矛盾。【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我国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丰富”说法错误,原文是“南北四十八地区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丰富”,这里扩大范围了。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

33、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项,“材料三语言的主观色彩过浓,不符合新闻的客观性要求”说法错误,材料三的语言与材料一、二相比,略显优美,但也不乏客观的数据、理性的分析,整体语言风格还是客观平实的,不能说它违背了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在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要求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如何促进中国森林小镇的发展。通读文章,可以确定答题区域在文章的材料一和材料二,仔细阅读这两则材料,可

34、以从中筛选出“建设森林小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中央财政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当然,森林小镇建设光靠政府投入不行,还需创新投融资模式”“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特色文化是森林小镇的灵魂”“现有森林小镇缺乏对文化的开发,或开发尚不到位。一方面,小镇文化挖掘没有充分联系历史人物与历史背景,没有以当地历史文化为依托,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从而导致小镇无特色文化或特色文化不鲜明,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小镇特色的表现力尚有待加强。一些小镇的文化主要集中体现在建筑遗址上,未能充分拓展到饮食、风俗等日常近距离体验领域,从而难以形成紧密的多层次文化氛围”“调研中,

35、学者们还发现一个更加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目前森林小镇建设与林场改革结合度不够”“人员要进行建制划转,场内事业编制需要进行缩减。如何妥善安置下岗职工,促使他们再就业成为林场改革过程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建设用地问题由于牵扯面广,矛盾不容易解决,已成为制约林区以及森林小镇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说明如何促进中国森林小镇的发展。【点睛】信息筛选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几种在文段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

36、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此题属于局部信息筛选,答题时注意从筛选的信息中分条进行概括。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丁元荐,字长孺,长兴人。父应诏,江西佥事。元荐举万历十四年进士。丁父忧,请告归。家居八年,始谒选为中书舍人。甫期月上封事万言极陈时弊言今日事势可寒心者三饥民思乱也武备积弛也日本封贡也可浩叹者七:征敛苛急也,赏罚不明也,忠贤废锢也,辅臣妒嫉也,议论滋多也,士习败坏也,褒功恤忠未备也。坐视而不可救药者二,则纪纲、人心也。其所

37、言专斥首辅王锡爵,元荐座主也。二十七年京察。元荐丁母忧家居,坐浮躁论调。阅十有二年,起广东按察司经历,移礼部主事。甫抵官,值京察事竣,尚书孙丕扬力清邪党,反为其党所攻。副都御史许弘纲故共掌察,见群小横甚,畏之,累疏请复察典,语颇示异。群小借以攻丕扬。察疏犹未下,人情杌隉,虑事中变,然无敢言者。元荐乃上言弘纲持议不宜前却,并尽发诸人隐状。党人恶之,交章论劾无虚日。元荐复再疏辨晰,竟不安其身而去。其后邪党愈炽,正人屏斥殆尽,至有以“六经乱天下”语入乡试策问者。元荐家居不胜愤,复驰疏阙下,极诋乱政之叛高皇、邪说之叛孔子者。疏虽不报,党人益恶之。四十五年京察,遂复以不谨削籍。天启初,大起遗佚。元荐格于

38、例,独不召。至四年,延臣交讼其冤,起刑部检校,历尚宝少卿。明年,朝事大变,复削其籍。元荐初学于许孚远,已,从顾宪成游。慷慨负气,遇事奋前,屡踬无少挫。通籍四十年,前后服官不满一载。同郡沈淮召入阁,邀一见,谢不往。尝过高攀龙,请与交欢,辞曰:“吾老矣,不能涉嫌要津。”遽别去。天启五年去世,年六十五。(节选自明史)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甫期月上封事万言极陈时弊言今日事势可寒心者三饥民思乱也武备积弛也日本封贡也B. 甫期月上封事万言极陈时弊言今日事势可寒心者三饥民思乱也武备积弛也日本封贡也C. 甫期月上封事万言极陈时弊言今日事势可寒心者三饥民思乱也武备积弛也日本封贡

39、也D. 甫期月上封事万言极陈时弊言今日事势可寒心者三饥民思乱也武备积弛也日本封贡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座主,唐宋时进士称主试官为座主。至明清,举人、进士亦称其本科主考官或总裁官为座主,或称师座。B. 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城和地方所有官员的一种制度。明代一般六年举行一次,清代改为三年,以“四格”、“八法”为升降标准。C.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D. 通籍,指做官。“籍”是二尺长的竹片,上写官员的姓名、年龄、身份等,挂在官门外,以备出入时查对。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丁元荐忠

40、贞爱国,敢于痛陈时弊。他初居官位,就以万言书上奏朝廷,抨击令人寒心之三事,叹息时政七事,以及不可救药之二事。B. 丁元荐孝顺敬亲,尽心为父母守孝。父亲去世时,他尚未居官,但坚持为父守孝八年,之后又为母守孝十二年,为此主动中断仕途。C. 丁元荐正直不阿,因而卷入党争。当时朝臣结党营私,在京察中肆意妄为。丁元荐上疏许弘纲应该坚持直议,于是遭众党憎恶。D. 丁元荐不慕名利,不愿结交权贵。同郡人沈淮被召入内阁,邀请他相见,但他辞谢不去。曾拜访高攀龙,高攀龙请求与他结交,也被他谢绝了。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元荐家居不胜愤,复驰疏阙下,极诋乱政之叛高皇、邪说之叛孔子者。(2)尝过

41、高攀龙,请与交欢,辞曰:“吾老矣,不能涉嫌要津。”【答案】10. A 11. B 12. B 13. (1)丁元荐此时正闲居在家,非常恼怒,于是再次向朝廷严词上疏,极力指斥乱政背叛高皇、邪说背叛孔子。(2)丁元荐曾拜访高攀龙,高攀龙请求与他结交,但丁元荐推辞说:“我老了,不能涉足朝中显要位置。”【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言”“时弊(当时社会的弊端)”“事势”“心”

42、“饥民”“武备”“日本”,虚词“者”“也”,“武备积弛也”、 “武备积弛也”和“日本封贡也”结构相似,前后断开,“时弊”作“极陈”宾语,承前省略主语,意思是“极力陈述当时社会的弊端”,意思完整,结构独立,前后断开,排除BC两项,“今日事势可寒心者三”作“言”的宾语,意思是“说如今的世事有三件令人寒心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再结合本句意思:刚刚满一个月,就上了一封一万多字的奏章,极力陈述当时社会的弊端。说如今的世事有三件令人寒心的:饥饿的百姓打算暴动,武器装备长期松懈,对日本实行册封和通贡互市。句子可以断开为:甫期月上封事万言极陈时弊言今日事势可寒心者三饥民思乱也武备积弛也日本封贡也故选A

43、。【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城和地方所有官员的一种制度”说法错误,应该为: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城官员的一种制度。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文中加

44、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B项,“坚持为父守孝八年,之后又为母守孝十二年,为此主动中断仕途”说法错误,丁元荐是因为发表浮躁的言论而获罪,过了十二年才被起用。并非为了守孝而主动中断仕途。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胜”,承受;“不胜”,不能承受;“不胜愤”,不能承受愤怒,也就是指非常恼怒;“复”,再次;“阙下”,指朝廷;“诋”,指斥。(

45、2)中省略主语“丁元荐”,翻译时补齐;“尝”,曾经;“过”,拜访;“交欢”,指结交;“辞”,推辞;“要津”,指朝中显要位置;“不能涉嫌要津”,不能涉足朝中显要位置。【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丁元荐,字长孺,长兴人。父亲接受皇帝

46、的诏命,担任江西佥事。丁元荐考中万历十四年的进士,遭遇丧父之痛,向朝廷请求回乡。在家守孝八年,才被选拔为中书舍人。刚刚满一个月,就上了一封一万多字的奏章,极力陈述当时社会的弊端。说如今的世事有三件令人寒心的:饥饿的百姓打算暴动,武器装备长期松懈,对日本实行册封和通贡互市。值得长叹的事情有七件:征收赋税太严苛急迫,赏赐和惩罚的区别不清晰,忠诚贤良之臣被削职禁锢,辅佐的大臣有嫉妒之心,朝中的各种言论滋生过多,士人的习气败坏,褒奖功臣抚恤忠良的制度不够完备。旁观不理到了无法挽救地步的有两者,是纲纪和人心。他的话其实是专门斥责当时担任首辅的王锡爵,王锡爵曾是丁元荐的主考官。万历二十七年,适逢考核京官。

47、丁元荐遭遇母亲去世,闲居在家,因为发表浮躁的言论而获罪。过了十二年,被起用为广东按察司经历,改任礼部主事。刚刚到任,正值京察之事结束,尚书孙丕扬力清“邪党”(宣党、昆党、楚党、齐党、浙党等),但反而为众朋党集团所攻击。时副都御史许弘纲因此与孙丕扬共同掌管京察事务,眼见小人横行,恐惧诸党威胁,数年间累上疏要求重新进行京察,言辞表现得很不平常。朋党小人借此攻击孙丕扬。有关京察奏疏的决议还未下发,人心动摇不安,人们都担心这件事会有变,然而没有敢上奏的人。丁元荐却上疏许弘纲不应因恐惧诸党势力而不敢直议,并且全部揭发了各党派的罪状。众党人憎恶他,交相上奏章弹劾他,没有一天不弹劾的。丁元荐其后再次上疏,欲

48、辨明事件,最终不能保全自身而离职。在此之后党争愈加激烈,朝中正臣几乎被打垮尽了,以至于有把“六经乱天下”这样的话放进乡试策问的情况。丁元荐此时正闲居在家,(闻党争互责互批之说)非常恼怒,于是再次向朝廷严词上疏,极力指斥乱政背叛高皇、邪说背叛孔子。这份奏疏虽然没能上报,其他朋党成员更加憎恶他。万历四十五年,丁巳京察,丁元荐又因为不恭敬被削籍革职。天启初年,朝廷大肆起用之前被弃用的官员,但唯独丁元荐不合要求,没有获得召见。天启四年(1624年),朝臣交相陈述丁元荐的冤情,丁元荐被起任刑部检校,历任尚宝司少卿。第二年,朝中国事大变,被朝廷再次削籍革职。丁元荐起初学于许孚远,学成后又与顾宪成同游。慷慨

49、激昂充满正气,遇到事情奋勇向前,多次受阻遇到不少挫折。丁元荐进入朝廷满四十年之时,前后服官亦未达一载。同郡人沈淮被召入内阁,邀请他相见,但他辞谢不去。曾拜访高攀龙,高攀龙请求与他结交,但丁元荐推辞说:“我老了,不能涉足朝中显要位置。”说完后匆忙而去。丁元荐后于天启五年去世,享年六十五岁。(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梅尧臣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谁侍巾鞲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注】古山骨:指石。木末:树梢。狖(yn):长尾猿。此泛指猿猴。鼯(w):鼠名,俗称飞鼠,形似蝙蝠。巾

50、鞲(gu):代指徐都官。巾:冠的一种。鞲:革制袖套。遗老:年老历练的人,此泛指老者。肯:可肯。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指取太湖石为假山,不径言石而言“古山骨”,写出假山具有山的骨髓。“峰岚”不仅写出山形,而且绘出山神,颇有云气蓊郁之感。B. 颔联写假山有崎岖小路达于峰顶,高于园中之树,山下河流一道,自墙外引入。于是,假山、真树、活水,彼此浑溶无间,大得自然意趣。C. 颈联暗用西汉隐士郑子真身居谷口而名动京师的典故,并且说此地没有猿猴飞鼠之类的卑劣小人,赞美主人公徐都官的雅韵高德。D. 本诗由景及人,既写出园林建构之巧妙,又表现了园林主人的情趣。全诗笔力雄劲,格调明快

51、,不施藻饰,瘦劲挺拔,很能体现宋诗的艺术特色。15. 尾联化用杜甫客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句意,而含意颇深,请试着鉴赏尾联的思想内容。【答案】14. C 15. 尾联句意为:谁陪伴徐都官游览这座新建的假山,(当然答案是我)请问徐都官可肯邀请里中老者来一同游览。表面上,是说与人分享,其乐更甚;深一层的意思是,为官者当与民同乐。写出希望徐都官能与民同乐的心意,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

52、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颈联暗用西汉隐士郑子真身居谷口而名动京师的典故,并且说此地没有猿猴飞鼠之类的卑劣小人,赞美主人公徐都官的雅韵高德”说法错误,颈联“只欠”一词说明遗憾的是假山之上还缺少野生动物。此句作一转折,翻进一层表现诗人的审美趣味,说明人造之景巧夺天工,毕竟比不上万象皆备的大 自然,点明所咏乃是假山。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找到要鉴赏思想内容的诗句

53、仔细阅读,根据诗句所写的内容,理解其表达的意思,进而根据诗歌表达的主旨情感,有其所表达的表层含义,分析把握其所表达的深层思想内容。本题,题目是:尾联化用杜甫客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句意,而含意颇深,请试着鉴赏尾联的思想内容。要求赏析思想内容的诗句是诗歌的尾联,“谁侍巾鞲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意思是:谁陪侍你在这园中尽情游乐,可肯召唤乡里的老者相伴相随?诗人撇开自已和朋友,着意提到“里中遗老”(遗老,指老者),颇耐寻味。徐都官新居假山既成,却未“对外开放”,连里中老者亦未能一饱眼福。诗人既以先游为快,也就想到这一层,才有此一问:“谁侍巾鞲(巾鞲,代指徐都官;鞲,臂套)此游乐,里中

54、遗老肯相呼?”这一联化用杜甫客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句意,而含意颇深,表面上,是说与人分享,其乐更甚;深一层的意思是,为官者当与民同乐。这与诗人好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末尾一段的措意不谋而合。于是诗的境界得到提高。只是诗人不说“应”相呼而只问“肯”否,措辞很委婉,希望徐都官能与民同乐的心意,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末法等多个方面。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选用了哪些意象,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有没有直接抒情的词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如本题B项,颈联“只欠”一词说明遗

55、憾的是假山之上还缺少野生动物。此句作一转折,翻进一层表现诗人的审美趣味,说明人造之景巧夺天工,毕竟比不上万象皆备的大 自然,点明所咏乃是假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式论证“秦爱纷奢”这一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这些行为使百姓们“_”,而秦朝统治者却“_”。(2)在赤壁赋中,表达希望与神仙相交与皓月共存的句子是“_,_”。(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的句子是“_,_”。【答案】 (1). 不敢言而敢怒 (2). 日益骄固 (3). 挟飞仙以遨游 (4). 抱明月而长终 (5). 日星隐曜

56、(6). 山岳潜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骄、固、挟、遨游、曜、潜。【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

57、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一部作品从诞生到成为经典,就是“经典化”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有了无数读者的拣选和参与,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组成了经典的谱系。正是在大众的 之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 的经典作品

58、。因此,( )。前几天,美国纽约客杂志网站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在中国 的一位作家:金庸。文章称他在中国的文化价值,大约相当于哈利波特加星球大战。这一评价,恐怕也是看中了金庸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今典”的价值。当然,“经典化”的过程难免 。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知识群体以及负有文化责任的媒体做出引导,让年轻人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以更高质量的阅读,形成自己的精神视野。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口传心授 纷至沓来 家喻户晓 鱼龙混杂B. 口耳相传 延绵不绝 家喻户晓 泥沙俱下C. 口耳相传 纷至沓来 妇孺皆知 鱼龙混杂D. 口传心授 延绵不绝 妇孺皆知 泥沙俱下18. 文中画横

59、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拣选和参与,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B. 因为这个过程有了无数读者的拣选和参与,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C. 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D. 因为这个过程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组成了经典的谱系。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我们阅读经典作品,

60、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成就今天的经典B. 阅读经典作品,我们也要以优质的创作、大众的文化参与、精纯的阅读,成就今天的经典C. 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也要以优质的创作、大众的文化参与、精纯的阅读,使经典在今天得以成就D. 阅读经典作品,我们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使经典在今天得以成就【答案】17. B 18. C 19. A【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

61、传授,内心领会。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这里“大众”不是“师徒”,只能用“口耳相传”。第二处,纷至沓来 :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延绵不绝:连续不断,一直延续。形容相同的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这里还强调了“不间断”的意思,所以要用“延绵不绝”。第三处,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这两个成语在这里都适用。第四处,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这里指事物,只能用“泥沙俱下”。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

62、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仔细阅读划线句子“因为这个过程有了无数读者的拣选和参与,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组成了经典的谱系”,该句一共有三处错误:第一,语序不当,“因为”应该移到“这个过程”的后面;第二,语序不当,“拣选”

63、和“参与”应该调换位置;第三,搭配不当,“组成”应该改成“构成”。只有C选项把这三处错误都更正过来了。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解答此题,一是看主语“我们”,放在第一个谓语动词“阅读”之前要更合适,二是“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要更符合逻辑顺序,三是看后半部分是主动句式还是被动句式衔接更紧密。故选A。【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

64、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0.下面是市面上出售的一款人工智能的开机欢迎词,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65、你好,我是星星家族的成员,来自182星球,我的名字叫“智多星”。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地球人,所以,我允许你做我的小主人。我会唱歌、跳舞,肚子里还有上百本中外名著供你拜读。我还会算算术、说英语,你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来向我请教。只要是我会的,定当不吝赐教。相信我们会成为好朋友,务必好好保管我吧。【答案】把“允许”改成“邀请”;把“拜读”改成“阅读”;把“请教”改成“咨询”;把“不吝赐教”改成“尽力解答”;把“务必”改成“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得体有问题得体和语体得体,问题得体主要是要符合特殊问题的特殊要求,语体得体要注意讲话者的身份、环境、尊卑、主客以及“谦辞”和“

66、敬辞”的运用,本题主要考核的是语体的得体。本题题干已经指出语段是“市面上出售的一款人工智能的开机欢迎词,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要求“找出并作修改”。仔细阅欢迎词,可发现:允许:答应,同意,此处是“人工智能的开机欢迎词”,不存在允不允许问题,可改成“邀请”;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敬词,是自己对别人的尊敬。此处是机器人提供名著给使用者阅读,表达不得体,可改为“阅读”;请教:敬辞,请求人指教。此处是机器人说使用者遇到问题问自己,表达不得体,可改成“咨询”;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此处是机器人说自己会尽力解答提问者提的问题,表达不得体,可改成“尽力解答”;务必

67、:指一定,必须的意思,语气含有命令的意味。此处是要求使用的人保管好自己,语气要委婉一些,可改成“请”。【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

68、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21.以下是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流程图,请把学生的学习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答案】课前,学生需完成预习和作业、进行讨论。课中,要展现并分享课前学习成果,根据教师推送的任务进行合作探究、完成随堂检测,在教师的讲解下运用巩固知识。课后,要完成作业,提交到平台,根据教师的评价总结讨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本题属于图文转换中的流程图转化为文字,这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兼顾流程图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示的标题注释,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找出图示中每一个重点环节,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

69、主干”;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按照箭头方向用文字转述出来。本题题目中已经点明表述对象是“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流程”,要求“把学生的学习流程写成一段话”,也就是把学生智慧课堂的学习流程写成一段话,智慧课堂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中和课后。找出流程图中这三个时间段内学生活动部分,把学生在这三个时间段内所作的事情按照箭头指示及其内在关系用语言概括出来,注意使用“课前、课中、课后”表流程步骤的词语。表述时还要注意所表述的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点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 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流

70、程图类,对于流程图,第一步:看图。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中 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时间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产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作用。第二步:用文字简明表达。明确陈述对象,注意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展现事件的流程。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日,凭借1000多名美国网友在亚马逊官网上发表的好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迅速走红美国。此前,“老干妈”牌辣酱和“飞跃”鞋已成为美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两大“中国制造”。这些走红海外的“国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许多外国人对“中国制造”只是“低等品”和“廉价货

71、”的刻板印象。近几年,“中国制造”的产品对“日本制造”构成严重威胁。日本日经BP社撰文,提出战胜中国制造的五张王牌。对此,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看法是:“如果是中国制造,一定会被打败;如果是中国创造,就一定不会败。”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麝香痔疮膏走红美国的启示近日,凭借1000多名美国网友在亚马逊官网上发表的好评,中国的出口药品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迅速走红美国。随后,在美国好友的好评传回中国后,又引发国内网友对某些国货产品海外热销的新一轮热烈讨论。老干妈牌辣酱和飞跃牌球鞋这两个

72、在中国出口市场上一直受到欢迎的出口产品再度在国外消费者中走红。最近几年,我们时常能够听到国内消费者趁着赴欧美、日本等地旅游的机会在当地市场上大手笔“扫货”的新闻,尤其是在中国的“黄金周”长假期间,这种新闻已经成为媒体必备的“菜肴”。这些“扫货”者买的东西,有很多是国内市场的缺门,或者国内市场上即使有,但无论在技术上还是价格上都有明显的“比较差距”。比如曾经在中国消费者中红火一时的马桶盖,价钱虽然贵,但由于它具备了洗涤、保健等功能,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可以提高生活层次的产品,而国内市场上还很少见,或者即使有而在质量上还差人一等,因此才会引起中国消费者的争购。同样的道理,无论是马应龙麝香痔疮

73、膏还是老干妈辣酱,虽然看起来都是不起眼的小商品,但它们却蕴含着中国厂家的传统工艺或专利技术,在国外市场上很少见到,属于中国企业的自主产品,因此才会受到国外消费者的欢迎。由此可见,中国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后,真正能占有一席之地的只能是自主创新产品。即使是国外先行研制的高科技产品,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认可,也必须通过提高品质来打开一片人无我有的天地,近年中国企业生产的手机、电脑等正在逐渐打开国际市场,依赖的不仅是低价,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研发出的智能手机和电脑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让中国的经济结构适应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以此来提高经济增长

74、的效率。目前,我国民众最为基本的消费需求大致上已经满足,消费需求更多地体现在改善型上,海外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更是在不断提高。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们一定要注重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发,在全球消费产品更新换代的趋势中不落人后,以此来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积极的能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给了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谈到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商品走红美国,表现了“中国制造”正逐渐走出国门,赢得越来越强的国际影响力。第

75、二则材料引用海尔执行官张瑞敏的话,重点强调了“中国创造”的重要性,也就是强调创新的重大意义。作文题目要求综合材料立意,所以,写作时要把以上两方面结合起来。考生可以联系华为、小米、海尔、中国高铁、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中国制造”的代表,肯定近年来“中国制造”的巨大成就,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同时,切不可忽略“创新”这个关键词。可以通过举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等方式,论述质量和创新成就商品的口碑;只有坚持创新创造的企业和国家,才能赢得未来的竞争优势,称为产业的引领者;“中国智造”必然是“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等等。【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

76、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阅读的意义。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