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0女娲补天4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2444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0女娲补天4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0女娲补天4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0女娲补天4_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0女娲补天人教版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今天非常有幸听到刘老师执教这节课,教者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刘老师的课没有浮躁繁华,看见的尽是质朴简单。她从从容容、扎扎实实地教语文。我觉得刘老师这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注重语言文字训练,彰显语文本色。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在刘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扎实有效。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这个过程重点。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烹调出浓浓味

2、来,刘老师根据三年级特点,就要抓住几个词和句,如为了找五彩石,“她忙了几天几夜”“炼了五天五夜”中“几天几夜”和“五天五夜”,都不光光表示时间,引导体会时间之长,女娲心情之焦急,女娲行动之劳累,这几个简单、并不引人注目词语,经过一番品味,就能感觉到词语中所包含意思,所蕴藏情感。这个过程一定要让读得充分,除了读得充分、还要引导读得形象、读得和谐、读得感人,读出情趣,读出情感,读出神韵。二、挖掘课文的空白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表现人物精神的关键语言文字也是不难理解的,如“五天五夜、终于、找啊找啊”等词并不深奥,但如何从浅显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

3、感来,确实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将文本再创造,以充实内容,使人物形象饱满,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刘老师在课堂上设计的补白想象有:“女娲忙了五天五夜,会是怎样的景象?这样忙了五天五夜,她会怎样?”、“女娲又在哪儿找啊找啊?(女娲找啊找啊,她找遍了_,她的脚 _,她的手_。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想象在这样的场面,女娲会怎样?” 在这些补白想象中,进一步体会到神话的神奇,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积累并运用了语言。三、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生情。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应该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在刘老师的这节课上

4、,“读”贯穿始终,每次读都有具体的目的。刘老师对学生读课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体读,个别读;大声读、默读等等。不同形式的读也是有不同的功能。默读有利于对文字的揣摩;出声朗读能加强感受、增强记忆;指名朗读可以给对文本有不同感悟的学生施展个性的空间;自由朗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语言。集体朗读有增强气势、激发共鸣的功能同时,为了更深入、准确地体验情感,刘老师指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做文章,通过细心揣摩,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学生获得情感、升华情感。比如,学生从“忙了五天五夜、找啊找啊、终于”感受到了女娲寻找五彩石是多么艰难;从“炼了五天五夜”中体验到了女娲补天过程的辛苦。课堂

5、中,有多处让学生进行文字训练的活动。如:边听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因为所以”句式来说)教师评价说,看来,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学会如何有条理的把一件事说清楚,训练了思维,再比如:女娲冶炼五彩石和补天的一连串动词的运用(找挖放炼化装端泼等)十分生动传神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可以打乱顺序吗?由此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时也要有条理的叙述。这样的训练,对于三年级正开始学习习作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第三处训练点:你能把“泼”字,换成其它字吗?这里为什么用“泼”呢?引导学生更换不同词语品味,最终觉得还是“泼”字最恰当,然后教师适时的评价:是呀,仅仅一个

6、“泼”字,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女娲的神奇法力,看来,作者的这个“泼”字,用的真是恰到好处。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像作者那样,每个字每个词都要仔细地琢磨、推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样的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给学生提供了一次与文本对话的平台,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也使情感得以升华。下面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刘老师在课题导入部分,导入课题后问:“看到课题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有几个是非常好的,可是还有几个就有些偏离了主题,我感觉刘老师最好给予适当的引导,借机梳理问题(1)女娲谁呢?(2)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3)女娲怎么补天呢?调动了主动发现问题热情,激发了强烈求知欲,让带着问题走进文本,促使主动探索。以上就是我对刘老师这节课几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