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下语文评课-1放风筝人教版我很荣幸有机会到坦州实验中学听了由中山市教研室举办的阅读示范课白唯唯老师的风筝、张艳老师的湖心亭看雪以及葛艳秋老师讲授的威尼斯商人。聆听白老师的课,我如沐春风。她的课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将会促使我注入了更多新的理念,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 下面就让我谈一些感言吧!一、化大为小,找准切入点。在风筝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它意蕴丰富,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宜从多种角度对学生加以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这篇课文难点较多。白老
2、师正是以此为突破口,切合本节课内容,明确地提出了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1、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体会手足亲情;3、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体会手足亲情;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以此为切入点,在分析第三自然段时,白老师设置了几个问题,教好地落实了“手足亲情”这一重点。在落实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时,白老师设置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通过“从弟弟的动作和神态推测一下弟弟认为自己偷做风筝是对还是错? ”引入到人物描写的方法的教学上。最后通过“情境练笔”这一环节,练习运用神态、动作、心理等方法来描写人物。我觉得在这一环节白老师设计的比较好,它不仅使用这个知识点
3、变为学生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白老师最后还展示了自己的创作,给了同学们一个很好的范例和借鉴,看到学生获得知识后满足的样子,我当时也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二、灵活地处理课堂上的预设和生成问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当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要以一个中心意思去框死学生的思维。在这堂课上白老师也做得比较好。在学生出现不同的答案,甚至偏离老师预设的问题和答案时,白老师没有一味地纠缠在那个问题上,而是灵活地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并巧妙地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课文中。看一堂课是否是优质课,标准之一,不是光看老师讲的有多精彩,而是要看你给予了学生多少知识,学生收获了多少知识。 白老师做到了这一点。总之,白老师这一节课,她那亲切自然的笑容,与学生间亲切、平等的交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流畅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沁入我的心田。听她的课,我觉得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