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信阳市二高2016届高三数学(理)专题复习加餐训练:集合的运算(含解析)1已知集合,则是( )A B C D2设集合,则 ( )A B C D3设集合,若,则的值是( )A. 1 B. 2 C. 0 D. 4已知集合,那么( )A. B. C. D. 5已知全集,集合,则( )A B C D 6已知全集为R,集合,则=A BC或 D7已知全集,集合,则等于( )A B C D 8已知集合,则为 A. (0,2)B. (2,) C. (0,)D. 9已知全集,集合,则( )A B C D10已知A=,B=,则= ( )A B C D11已知集合,则( )A BC D12若集合,集合,则 (
2、 )A. B. C.B A D. AB13已知集合A1,1,2,4,B1,0,2,则AB_.14已知集合,那么集合 。15已知集合Ax|1log2x2,Ba,b,若AB,则实数ab的取值范围是_16已知全集U,A,B,那么 _17 已知集合,求.18已知集合,,,求的值.19(本题满分10分)已知全集U=R,(1)若a=1,求(2)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0设集合,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1对于函数,若=x,则称x为的“不动点”;若,则称x为 “稳定点”,函数的“不动点”和“稳定点”的集合分别记为A和B,既.(1)证明:AB(2)若 ,且,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2设集合,(1)若,求实数的值;
3、(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所以.考点:1.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3.集合的交集运算.2B【解析】因为集合,那么利用数轴法表示得到,选B3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以,且,则,解得,所以,所以.考点: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集合的基本运算.4D【解析】因为集合,那么,选D5【解析】试题分析: , 所以 .考点:解指数不等式,解对数不等式,集合的运算.6C【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或,故或考点:集合的运算7A【解析】试题分析:,所以=1,3考点:集合的运算8A【解析】本题考查集合的涵义,集合的运算,函数的定义域,不等式的解法.表示函数的定义域
4、,所以集合表示函数的定义域,由解得:则故选A9A【解析】试题分析: 因为所以,选.考点:集合的运算,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对数函数的性质.10B【解析】11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以考点:集合的运算12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以B A。考点:本题考查集合间的关系。点评: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13【解析】根据交集的定义易知A、B两个集合共有的元素是-1,2,所以答案为14【解析】因为集合,因此交集即为两条直线的交点组成的集合可知交点坐标为(3,-1),因此可知, 。15【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以,所以.考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6【解析】试题分析:这是基本题型,考
5、查集合的运算,即B的补集由全集U中不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两个集合的并集简单地讲就是把两个集合的元素合在一起,相同的只写一个即可考点:集合的运算17A, A(-4,13,4。【解析】本试题主要考查了集合交集和并集的运算。以及分式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运算。不等式的解集为:-4x而不等式的解集为:因此利用数轴标根法得到结论。解:不等式的解集为:-4x 不等式的解集为:所以A A(-4,13,418【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可知进而求得的值,解得集合,又因为,可知,由韦达定理求得的值.试题解析:,, ,. . 又, 和是方程的两根. ,即. 8分.考点:1.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2.韦达定
6、理.19(1)(1,2);(2)【解析】试题分析:(1)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即集合A,当a=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集合B,通过集合间的运算得解;(2)由可知,解出不等式得集合B,根据集合间的关系得解试题解析:(1)若,则,;(2) 考点: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20或【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类讨论的思想.即通过分类讨论,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的并集.在本题中,要使,由于集合的约束条件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因此分为无根、有一根、有两根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别忘记了当是空集时,是满足题意的.试题解析:=且所以集合有以下几种情况或或或 4分分三种情况当时,解得; 6分当或时,
7、解得,验证知满足条件; 8分当时,由根与系数得解得, 10分综上,所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或 12分考点:集合的关系和分类讨论的思想.21(1)见解析;(2)【解析】(1)若A=,则AB显然成立,若则(t)=t,(t)=t=t,既tB从而AB(2)A中元素是方程的根,既的根由,或既B中元素是方程既的根由,则方程可化为要使A=B,既使方程 /无实根,或实根是方程 /的根若无实根,则解得若有实根,且的实根是的实根,由有代入得,由此解得,再代入得故a的取值范围是22(1) 或 (2) 实数的取值范围是【解析】对于含参数的集合的运算,首先解出不含参数的集合,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求参数。因为,(1)由知,从而得,即,解得或当时,满足条件;当时,满足条件所以或(2)对于集合,由因为,所以当,即时,满足条件;当,即时,满足条件;当,即时,才能满足条件,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矛盾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对于比较抽象的集合,在探究它们的关系时,要先对它们进行化简。同时,要注意集合的子集要考虑空与不空,不要忘了集合本身和空集这两种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