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8年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第一单元:一切从实际出发(含前言).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734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第一单元:一切从实际出发(含前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第一单元:一切从实际出发(含前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第一单元:一切从实际出发(含前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第一单元:一切从实际出发(含前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第一单元:一切从实际出发(含前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第一单元:一切从实际出发(含前言).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第一单元:一切从实际出发(含前言).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第一单元:一切从实际出发(含前言).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第一单元:一切从实际出发(含前言).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8年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第一单元 一切从实际出发(含前言)知识平台 1世界的客观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人们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陛为前提;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人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

2、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改造世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进步思想、科学理论对客观世界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自觉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自觉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再大,也

3、要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只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既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例如发表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观点制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们的计划方案,等等。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坚持一切从实

4、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其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3)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实事求是的出发点就是“实事”即客观实际,也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去探索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实际”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客观的,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也是客观的,二者都强调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因此,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就必须按规律办事,也就是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 (4)要

5、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不是轻而易举的。既需要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反对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又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同时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它们融会贯通,自觉地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分析和处理我们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而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

6、谁。二是意识能不能反映物质。对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考点辨析 1物质概念 (1)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它都客观存在着。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是可知的,具有可知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要注意与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区别开来。 (3)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电脑思维 “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7、。第一,“电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机械的、物理的装置,人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人脑。第二,“电脑思维”的过程是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脑思维的过程主要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第三,“电脑思维”没有自觉能动性,没有创造性,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人脑思维是人自觉进行的,有独特的创造性。第四,“电脑思维”没有社会性,不会去探求模拟的社会意义;人类智慧具有社会性,注重思维的社会效果。第五,“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人脑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 可见,“电脑思维”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的思维,思维、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3主观与客观的

8、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统一。事物总是具体的,只有如实反映具体事物的全面情况,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 (2)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历史的统+。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不同的情况),只有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 (3)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不可分割的。 4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主观能动性包括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它既包括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包括实践活动,而且这两项活动密不可分。 (2)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二

9、是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可见,意识的反作用是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之一,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同时,意识的反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都属于“想问题”的范围,属于认识世界即思想意识的范畴。反作用并不是说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也不等同于实际去做、去行动、去实践,而是指导人们做或不做什么、该或不该怎样做。而主观能动性除了“想”外,还包括“做”。 (3)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 5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 二者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一致性。 (1)区别。 含义不同。 理论依据不同。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属于唯物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10、理论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属于辩证法。 地位不同。从实际出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侧重点不同。从实际出发强调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矛盾的特殊性,反对“一刀切”。 (2)一致性。 二者都要求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 6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 (1)区别。 唯物主义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它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它是对所有承认这一基本观点的哲学流派的总称。 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

11、这一观点的基础上,还承认意识又有能动性,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特别是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物质的,因而它是辩证的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虽然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同时在社会历史领域往往表现为唯心主义。因而,它是不科学的,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2)联系。 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都是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 从外延上看,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 7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 (1)区别。 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领导人的讲话、上级指

12、示等,不考虑实际情况,往往表现为不重视实际经验的重要性;经验主义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往往表现为不重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 (2)联系。 二者产生的根源是相同的,实质上都是唯心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二者的出发点都是从主观出发,行为上都是不问具体情况,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一刀切”“瞎指挥”,都是主观主义的工作和思想方法。 二者的结果相同,都必然会给工作带来损失甚至失败。 8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实际出发;要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并随着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13、。 (2)全面、辩证地认识客观实际。客观实际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如果只从个别事实出发,那还不是真正的从实际出发。客观事实总是多方面的,如果只抓住了一个方面,即使这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的事实,也算不上是真正的从实际出发。要从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3)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就要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主观主义。时政追踪 (一)退耕还草与生态移民 时政回放: 材料一: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长期超载放牧、粗放经营以及鼠害影响,长江源头草场退化、沙化十分严重,生态形势严峻。继2004年国家在黄河源头启动“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工程之后,2004年8月又在长江源头沱沱河启动此项工程。这是中国

14、在继退耕还林、还草之后又一项生态保护大型项目。按照规划,在未来10年的禁牧过程中,长江源头将在水土保持、生态自我恢复过程中,重造秀美山川。 材料二:“退牧还草”是指在退化的草原上实行禁牧、休牧、轮牧,使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草原生态系统;“生态移民”是指由各级政府筹集资金,主动组织安排当地居民从需要对自然生态实行保护性恢复的地区撤出,移居到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分析点拨: 哲学常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在两河流源头启动“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工程,是在分析两河流源头严峻形势的墓础上,作出的正确决策,符合物

15、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规划,在未来10年的禁牧过程中,重造秀美山川,体现了正确意识对物质的促进作用。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长期超载放牧、粗放经营造成长江源头草场退化、沙化十分严重,生态形势严峻,是人们无视事物间客观联系,形而上学地看问题。我国在两河流源头启动“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工程,保持水土,使生态自我恢复,是尊重联系的客现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人们无视客观规律,超载放牧、粗放经营,使长江源头草场退化、沙化十分严重,生态形

16、势严峻。痛定思痛,在两河流源头启动“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工程,是人们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 (4)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离不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当前两河流源头严峻的生态形势,为搞好水土保持,敢好生态自我恢复,重造秀美山川,我国政府启动“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工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政治常识 (1)国家具有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国家在黄河、长江源头启动“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工程,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工程,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体现了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

17、原则。 (3)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当地居民从需要对自然生态实行保护性恢复的地区撒出,移居到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 (二)弘扬延安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时政回放: 人民日报2004年7月7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6日晚在参观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时强调,我们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的指示精神,要结合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延安精神成为全党全国

18、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分析点拨: 哲学常识 (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使延安精神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 (2)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我党的历史任务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

19、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当前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仍然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4)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积累的主观因素越正确,越有利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延安精神,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有利于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有利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政治常识 (1)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20、从而发展了中国先进文化。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延安精神,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表现。 (3)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思想领导。延安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弘扬延安精神,用正确思想武装教育全国人民,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时政回放: 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和

21、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全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

22、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分析点拨: 哲学常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物质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决策,是在分析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这体现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耐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意识对物质发展的促进作用。 (2)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孤立的事物是没

23、有的。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3)整个世界的发展,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它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4)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24、,同时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自身规律可循,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把握其规律性对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决定性意义。 政治常识 (1)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党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只有提高执政水平,才能团结各民主党派,代表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更好地执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都要求我们党必须不断提高

25、自己的执政能力。只有提高执政能力,才能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进一步适应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党是领导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是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只有不断提高执政水平,才能适应世情、国情、党情,战胜前进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就要做到: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坚持依法执政、执政为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进一步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