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9782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93页
第93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94页
第94页 / 共95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ppt_第95页
第95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三 人物形象类题 第三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常考三点:概括人物形象特点;鉴赏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分析形象(人物形象及其他物象)作用。题型一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小说文本中的必考题,这部分常常有两种命题角度: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在具体命题时,部分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部分考题是概括之后再分析。命题角度一 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 一、明确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题干 示例(201

2、5高考全国卷)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2015高考全国卷)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014高考全国卷)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题干 示例 其他设问方式:(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3)文中的性格特征怎样?请简要概括。明辨题型(1)题干有“形象”“性格”“品质”等字样;(2)题干有“文中”“全文”等字样;(3)题干有“概括”“分析”等字样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解答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特点题三步走 第一步 审题 审题要审清三点:1是整体把握还是局部分析。整体把握的提问方式主要

3、有:他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分析其性格特点。局部分析的提问方式主要有:画线的句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画线的句子写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2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3是性格还是形象。人物形象,主要是描写外表、神态;性格特征,则主要通过动作、语言等来体现。答形象题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第二步 寻找概括分析的切入点,从五个方面思考 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对小说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

4、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这是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时最需关注的一点。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因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第三,分清

5、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可以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的身上都鲜明地体现着时代的烙印。5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

6、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从具体做法上来看,首先要从小说中圈画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第三步 掌握术语,运用答题模式,规范组织答案 1答题术语 人物形象的概括,都有较固定的术语。如正面人物常用以下词语概括:正直、公正、勤劳、勤奋、善良、仁慈、乐于助人、宽容、大度、严于律己、聪明、机智、深谋远虑、有志气、有作为、专一、坚定、坚强、勇敢、忠贞、忠诚、真诚、诚实、谦虚、清高、节俭、简朴、廉

7、洁、博学、能干、一视同仁、正直无私、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忍辱负重、表里如一、贫贱不移等。(反面人物则换成相应的反义词语)2答题模式 题 干若问“是一位怎样的人”,常用的一般模式为“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题干若问“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就需“的性格特点:,”(分条作答)。人物形象题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具体灵活作答,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如:(1)整体把握题 只要求概括形象或性格,只要分点列出即可,点与点之间不能交叉。整体分析,可有两种思路:a概括分析:先给出一个总的评判,即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形象(性格)的特点,用“是一个的人物形象”的

8、句式完成,接着在小说中找到相关依据,概要论证分析。b分析概括:先列出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后概括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2)局部分析题 先看所给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抓住描写中的关键词语看其凸显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或心理,再结合情节推进、故事相关背景,就可以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答这一类题要多往深处想想,因为这类题的答案往往不止一个。如何解决人物形象特征分析或概括不全面的问题?1处理“平面”与“立体”的关系。所谓“平面”与“立体”,是对人物形象形象的说法。所谓“平面”人物,就是性格较为单一的人物;所谓“立体”人物,就是性格复杂多变的人物。生活中少有“平面”人物,

9、多的是“立体”人物。文学就是人学,文学中的人物是以现实人物为基础的,其性格是丰富、复杂、多侧面的,而且是在变化着的。人性有善有恶,性格有优有劣;境遇条件不同,人的性格表现是不同的;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更是各种各样。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要用联系、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人物,绝不能单一地、静止地评价人物。2要注意区分形象与性格用语的不同,分析形象要外在与内在相结合。人物形象题题干中“形象”与“性格”用语是有所区别的,审题时要注意区分。人物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大于人物性格的内涵,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的肖像、衣着、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行为习惯等因素,而人物形

10、象的性格特点则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点。当分析人物形象特征时,要由表层到内在精神,由外在形象特征到内在思想性格特征。考题印证(2015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塾师老汪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人:“有,咋说不出来呢?”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

11、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

12、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

13、,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又说:

14、“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

15、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老范:“为啥?”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老季:“不为老汪。”老范:“为啥?”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老范挥挥手:“娘们儿家。”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_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子随听,是个大方的人;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力开导安慰,是个友善的人;不

16、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不因银瓶而辞退老汪,是个识大体的人。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要结合老范的行为进行总结提炼:如老范设立私塾,但是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老范关心老汪,却不打听老汪的隐情;老范并不辞退老汪,也容忍老汪媳妇偷庄稼。一个为人大方、友善,做事有分寸、识大体、能包容的老范跃然纸上。(2014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六 指 猴墨中白 侯六是新来为东家赶马车的,右手六指,护院的都笑称他六指猴。侯六也不恼,伸出手问:“像六指猴吗?”“六指猴是江洋大盗,你是给东家赶马车的。”说完,大伙善意地笑了。东家江大佬有钱,有钱的东家不住在泗州城。东家喜欢住在五里城的凤凰墩。

17、凤凰墩背靠九座梅花山,西临拦山河,东边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泗州城。东家爱去泗州城听戏。东家听完泗州戏,侯六就陪他去梅岭茶馆。东家和众玩家边品茶,边玩赏古玉。众玩家要看东家腰上的玉。东家掏出洁白的手帕,用嘴吹吹,才解下玉放在上面。只见手帕上的蟠螭,圆眼怒睁,细眉飞扬,脚爪上翘,胛骨尽显,活泼有趣。众人夸:“好玉。”侯六却在旁边大碗喝着茶,喝完,就到泗州大街上逛。东家品足了茶,侯六准时套好马车等他。坎坷道,马车如履平地。东家喜欢坐在车上眯着双眼哼着泗州戏,回味着茶馆玩玉时的惬意。到家,东家拎起长衫下车,侯六就看到他腰带上那只活泼的蟠螭。东家有钱,可有钱的东家人不坏。东家喜欢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救济乡邻。

18、侯六常听人夸,东家是善人。侯六拴好马,路过东家房时,就听东家和老婆说:“侯六人不小,是该成家了”侯六听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泗州大街,仁义当铺。黑衣人闪身进屋。老板贾仁义低声问:“玉呢?大人催要。”黑衣人说:“盗不来。”“没有你偷不来的宝贝,否则告知官府,丢的不仅是玉,还有多人的性命!”黑衣人不回答,抛下酬金,飞跃离去,眨眼钻进黑夜里。天亮,府衙有人投案,声称自己是大盗六指猴。师爷马皮金一看是马夫侯六,笑说:“你手长六手指,就是六指猴?”“我是六指猴,为东家赶车,实是想偷他的玉。”马皮金只好向吴知府禀报。吴知府听后,说:“通知江大佬,让他看着办吧。”马皮金把知府的话转告给东家,临

19、别小声叮嘱:“大人的嘴,大着呢!”东家忙带上金银赶到府衙。看着满眼的金银,吴知府叹道:“你有钱心善,好人呀,可好人如何会让飞贼赶车呢,要追究”吴知府眯着小眼盯着东家的腰间。东家取下玉佩递过去,说:“一个赶马的怎会是大盗哟?”马皮金忙上前接玉,旁边的吴知府就怪怨说:“好好马车不赶,非说是飞贼,自己的命贱,也不为主人着想,再说,他真是六指猴,怎敢自己找上门来?这些下人呀,醉酒后,全是醉话!”东家忙谢过知府,刚把侯六带走,贾仁义就求见吴知府说:“真是六指猴呀。”吴知府笑道:“抓了六指猴,还会有七指猴八指猴,那么多飞贼抓得完吗?要的是玉!”看着吴知府把玩着圆眼怒睁的蟠螭,贾仁义连赞:“大人高明!”侯六

20、得知东家用古玉救他,跪谢说:“我不配。”东家伸手拉起他说:“玉是宝,可活人更是宝哩!”侯六说:“不能再为您赶马了。”转身欲去。东家也不挽留,说:“走正道吧!路平整,好走!”六指猴点头,飞身上了大路。平原大道,晨光如金。东家坐着马车去泗州城,路遇一老者,停车,让其坐。老者摘去胡须,是侯六。侯六感慨地说:“东家的善心无处不在呀。”双手递来一玉。东家见是那块活泼有趣的蟠螭,摇头叹说:“何必呢!”侯六说:“东家放心,他们无可奈何,日后还会尊敬您呢!”看着东家一脸莫名,侯六笑着跃到马后,接过马鞭说:“再为您赶一趟吧。”望着飞舞马鞭的侯六,东家仿佛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侯六走了,东家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东家

21、不明白,古玉被盗,官府也不追问,吴知府对他尊敬如宾,像是他偷了自己的古玉。东家进城时还爱听泗州戏,去梅岭茶馆。东家品茶时,听茶客们说,江湖上有一飞侠,专盗贪官金银救济穷人,飞侠盗金银,还拿他们记录贪污的私账簿儿听着,听着,东家会猛喝一口茶,他希望飞侠是六指猴,却又为侯六捏着把汗。(本文有改动)请概括侯六与东家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_侯六的性格特点是知恩图报、迷途知返、行侠仗义。小说通过东家关心侯六婚事、侯六主动投案、东家舍玉救侯六、侯六窃玉及账本、结尾时茶客们的谈论等情节,生动地写出了侯六侠义性格的内涵。东家的性格特点是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待人宽厚。小说通过人们对东家乐善好施的传扬,东

22、家关心侯六婚事、舍玉救侯六、为侯六担心等情节,具体写出了东家仁义性格的内涵。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先概括性格特点,再作具体说明。命题角度二 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 这一命题角度是对人物形象的局部考查,往往结合小说中对人物的某一方面的描写来进行,多侧重要求考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活动。一、明确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题干 示例(2015高考安徽卷)请依据画线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的心理活动。(2014高考浙江卷)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2014高考江苏卷)安娜投到铁

23、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题干 示例 其他设问方式:(1)语句,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心态?(2)小说人物的行为折射出人物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文本分析。(3)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的心理变化过程。明辨题型(1)题干中有具体指定的语句或语段;(2)题干中有“心态”“心理”“性格”等字样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三个结合”准确分析指定语段人物心理或性格 1锁定场合,结合具体情境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往往把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场合,通过人物在这个场合中的表现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制于这个场合。如林黛玉进贾府里同一个问题对于女孩子读书,林黛玉前后的回答就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24、?这是因为林黛玉刚进贾府不知道老祖宗对女孩读书的看法,林黛玉就说了实话;后来知道了,就说了假话,由此可以看出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小心、敏感,当然还有她的聪慧。锁定了相关场合,从“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就能准确理解人物此时的心理了。2整体感知,结合上下文 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或心情)描写自有作者的一番苦心,更是具有一种画龙点睛之妙。因此,在解读文本时必须结合上下文,整体感知。全面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发展和结局,掌握具体人物的心理在全文描写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描写的别具匠心。从“人物在整个事件中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或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如2014年高考浙江卷的走眼,前

25、文情节已经交代过,赵老板在古玩街“没有看走眼的”,又“反复把玩”,可见“淡淡”是其自信、沉稳的表现。3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往往通过人物外在的表情动作来显现。因而我们在分析人物心理时,还必须抓住关键词语,借助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分析理解人物的心理(或心情)。答:_考题印证(2015高考安徽卷)蓑衣(文本见本专题考点一【例4】)请依据画线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的心理活动。解析:“小格的心里一热”说明她心中有所触动。“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说明姑娘的自尊心占了上风,她是一个要强的人。因达子要帮忙,小格内心有所触动,可是由于自尊要强,犹豫后还是决意自己翻地。即时

26、小练(2014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走 眼王伟锋老街两边,一溜儿开有十多家古玩店。“珍宝斋”的门店在老街的最里面。老板姓赵,做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赵老板内行,眼力好。据说,好东西只要打他眼前一过,没有看走眼的。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钧瓷,吃不准货色。半条街的人都看过了,但谁也不敢拍板下结论。店主亲自出马,恭恭敬敬地请赵老板赏脸,过去给看一眼。赵老板热心,当即过去,反复把玩了,淡淡地说:“收着。”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颤声问:“能收?”赵老板朗声道:“能收!”后来,那件钧瓷出手,价钱竟然翻了10倍。自此,赵老板声名日隆。但是,新近开张的“云芳斋”的李老板却偏不信这个邪。

27、李老板的店原本开在省城,不知怎么一时兴起,在小镇开了一家分店。他初来乍到,想干一件露脸的事,好在老街尽快站稳脚跟。这天,“珍宝斋”来了个外乡人。看打扮,像是落难之人。一进店,那人便掏出一个精巧的盒子,说盘缠儿不够了,身上有块玉,想换俩钱花。伙计打开盒子,一看,心里一惊,赶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闭目养神的赵老板请了过来。赵老板拿过那盒子,看了一下玉,又盖上盒子,端详良久,问卖家:“想淘换多少钱?”卖家说:“少说也得这个数。”说着,伸出五根手指。赵老板不语,站起身来,踱了几步,站定,对着卖家伸出了三根手指。卖家摇摇头,固执地伸出五根手指,神色凝重地说:“这可是家传的宝贝,低于这个数,免谈。”

28、“收了。给客人添茶。”赵老板微微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地吩咐道。客人走后,赵老板拿了盒子,低声嘱咐了伙计几句,然后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回后院品茶去了。卖家出了古玩街,在镇上拐了几个弯,又勾回头,一闪身进 了“云芳斋”的后院。伙计远远地看得仔细,回来向赵老板汇报。赵老板低头深思良久,叹了口气,说:“这个李老板,不怎么地道啊!”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几个店主来到“珍宝斋”,进门便嚷:“听说贵店新近收了件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赵老板拱手道:“小玩意儿而已,不值一提。”见赵老板不肯拿出玉,李老板暗自得意,忍不住大声嚷嚷:“赵老板,您不让我们开眼,莫非您这一次走了眼,收了个扔货?”赵老板干咳一下,

29、默不作声。李老板愈发得意起来:“呵呵,想不到,老街赫赫有名的赵老板,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这可关系到“珍宝斋”的声誉,连伙计都急了,赵老板依旧笑而不答。李老板恣意取笑一番之后,领着一群人得意洋洋而去。伙计实在忍不住了,说:“老板,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啊?莫非咱们真的着了人家的道,收了个赝品?”赵老板粲然一笑,说:“玉的确不怎么样,但盒子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上等的古檀香木,名家雕刻的纹饰。你说,究竟是谁走眼了?”伙计明白过来,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不解地问:“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说,羞辱李老板一番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赵老板长叹一声,说:“都在这个圈子里混饭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一个

30、月后,“珍宝斋”做成了一笔买卖,一个雕工精良的古檀香木盒子卖了个好价钱,整条老街都轰动了。不久,老街的人发现,“云芳斋”的牌子在夜里悄悄摘掉了,店面转给了一个本地人。(本文有删改)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答:_自信、沉稳、果断。强调、不容置疑。对隔壁店主的疑惑微露不悦。解析:本题考查特定语段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人物心理可从人物的言行中及前后文语境中看出,先“淡淡”,是在“反复把玩”后的“淡淡”,可见其沉稳;后“朗声”,是隔壁老板“颤声”后再发出的,这“颤声”中的询问是有怀疑的,这时赵老板发出了自信、果断、强调的“朗声”,同时“朗声

31、”也是其因隔壁店主的疑惑而不悦的掩饰。题型二鉴赏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一、明确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题干 示例(2014高考江西卷)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请简要分析。(2013高考重庆卷)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其他设问方式:(1)请赏析文中画线处人物的语言。(2)小说中的细节

32、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赏析。明辨题型(1)题干中有“手法”“技法”“技巧”等字样;(2)题干中有“刻画”“表现”“展现”等字样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一)掌握塑造人物的常见手法塑造人物常用手法为人物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这里重点介绍人物描写手法:塑造方法 具体分析 正面 描写 具体分类 内涵、作用及例子 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成功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神兼备。小说人物肖像描写有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

33、;也可以是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如鲁迅在祝福里对祥林嫂的多次眼神描写 塑造方法 具体分析 正面 描写 语言描写 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如鲁迅笔下人物的语言,都极有性格特征,孔乙己的迂腐斯文,杨二嫂的尖刻利己,阿Q的精神胜利,无不绘形绘色,跃然纸上。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守财奴中葛朗台的一句独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它直接揭示了人物对金钱赤裸裸的占有欲 塑造方法 具体分析 正面 描写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

34、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就表现了林黛玉的小心谨慎塑造方法 具体分析 正面 描写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项链里对玛蒂尔德的一段心理分析,让现实生活与她的梦想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现实与梦想的尖锐矛盾,揭示了玛蒂尔德一心想摆脱寒酸、暗淡的生活而挤入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而受人奉承的贵夫人的心理塑造方法 具体分析 正面 描写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

35、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能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对“读书”问题的两次不同的回答,就展现了林黛玉小心谨慎的性格 侧面 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在分析时注意这三种情况:借助次要人物烘托或对比,借助物象烘托,借助环境烘托(二)掌握答题一般步骤第一步,明确指出使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运用这种手法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人物的哪种特点。第三步,指出使用这种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考题印证(2013高考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枪口下的人格徐树建 这是 1

36、944 年的 8 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即有人大声命令道:“霍夫曼少校,举起你的手来。”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才顶着自己的并不是枪,仅仅是一柄铲子,而俘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的房东。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他对贝尔蒂一家还算客气,不过,那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轻蔑。此刻,望着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样子,贝尔蒂自豪地说:“我们起义了,全城都解放了,现在,我要把你押送到战俘营里。”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面过来,冲上前对着霍夫曼就是一

37、口黏痰。霍夫曼不动声色地擦掉脸上的黏痰,然后傲慢地说:“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你。”迈尔听了暴跳如雷,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揍他,更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又对众人说:“他是一个俘虏,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是让法律来审判他吧。”霍夫曼听了,对贝尔蒂微微弯腰,说:“谢谢。”贝尔蒂呵斥道:“收起你那一套吧。你一个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刽子手,有何风度、尊严可言?”霍夫曼被关进了战俘营。谁知刚过去几个小时,这座城市又被德军重新占领,然后,大伙像猪羊一样全被赶到广场上。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到

38、大伙面前,挨个指认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人。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粗暴地强拉出来当众杀死。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上扫过。没有人能忍受他的目光,大家不得不低下头,只有一双眼睛避也不避,那人正是贝尔蒂。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维护了我的尊严,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说着,径直走过贝尔蒂的面前。贝尔蒂得救了。虽然他不怕死,但活着毕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他从心底里暗暗感谢霍夫曼。就在这时,听到霍夫曼锐声叫了起来:“俘虏我的人就是他,给我毙了他。”随着一声惊恐的叫声,早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德国军人冲过去,揪出迈尔。德国人的手指不由分说地搭上了扳机,迈

39、尔早就吓瘫了,面无人色,连裤子都湿了一大片。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大叫起来:“霍夫曼,你认错人了,俘虏你的人不是他,而是我。”所有人全惊呆了,霍夫曼更是大吃一惊,大叫的人是贝尔蒂。霍夫曼一下子语无伦次起来:“贝尔蒂先生,你这是怎么了?你头昏了吗?”贝尔蒂从队列中笔直地走出来,一脸平静地说:“霍夫曼先生,你怎么可以泄私愤呢?你所谓的风度呢?”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摇着头呻吟着说:“贝尔蒂先生,你这是开玩笑吧?明明是这个可恶的人俘虏我的嘛”贝尔蒂口齿分外清晰、分外响亮地说:“霍夫曼先生,请以你一向引以为豪的尊严起誓,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无力地回道:“为什么?你这是为什么?

40、”贝尔蒂微笑着说:“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甚至比生命还要重。”枪响了,贝尔蒂倒了下去。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有删改)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答:_(1)对比。(2)贝尔蒂与霍夫曼之间的对比,即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与贝尔蒂的真诚、高尚相对比;贝尔蒂与迈尔之间的对比,即迈尔对待俘虏时的冲动与贝尔蒂的理性相对比,迈尔在死亡面前的恐惧与贝尔蒂的视死如归相对比;在霍夫曼狼一样的眼光下,人们的惊慌失措与贝尔蒂的镇定自若相对比。解析:此题考查赏析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塑造贝尔蒂的形象,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霍夫曼一下子语无伦次

41、起来”说明霍夫曼虚伪的本性。“俘虏你的人不是他,而是我”说明贝尔蒂真诚的性格。“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面过来,冲上前对着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体现了迈尔对待俘虏时冲动的行为。“他是一个俘虏,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是让法律来审判他吧”说明贝尔蒂对待俘虏的理性行为。“迈尔早就吓瘫了,面无人色,连裤子都湿了一大片”说明迈尔面对死亡的胆怯。“请以你一向引以为豪的尊严起誓,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说明贝尔蒂面对死亡毫无畏惧。题型三分析形象(人物形象及其他物象)作用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而小说中的人物又可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物象,

42、高考在人物形象作用方面的设题也体现在这三方面。分析小说人物的作用,要挖掘其典型性,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明确其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一、明确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题干示例(2015高考浙江卷)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2014高考全国卷)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2014高考湖北卷)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其他设问方式:1.“主要人物的作用”其他设问方式:(1)小说中塑造人物对小说主题有何作用?(2)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

4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请简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题干示例2.“次要人物的作用”其他设问方式:(1)本文的主人公为,那么另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小说中哪一个是主要人物?哪一个是次要人物?为什么?(3)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是什么关系?对塑造主要人物有什么作用?3.“物象的作用”其他设问方式:(1)小说多次写到(物),有什么艺术效果?(2)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物)在文中的作用。明辨题型(1)题干中有“作用”“意义”“意图”“效果”“艺术价值”“好处”等字样;(2)根据题干问法和文章内容,区分是主要人物作用、次要人物作用还是物象作用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命题角

44、度一 主要人物的作用 从三个方面考虑主要人物的作用 1考虑对情节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2考虑对主题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3考虑对社会的作用 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考题印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想起母亲鲍山宏七月的一天,天公作美,太阳好像也歇双休日去了,轻风拂来,垂钓者更是心旷神怡。围塘而钓的四

45、个人,不一会儿都有较满意的收获,其中胡局长钓得最多,林雄乐得一个劲儿地在心中祈祷:太阳不要露脸,满塘的鱼都贪嘴,只要让爷高兴就成。林雄出道 10 年,在本地的建筑行业已是首屈一指的人物。10年前他从一个小泥瓦匠干起,挑砖、洗灰、砌墙,脏活累活啥都干过再后来,林雄另起炉灶,办起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干技术活林雄在行,可与人打起生意场上的交道,林雄就尝尽了苦辣酸辛渐渐地,林雄也跑出了经验,跑出了道道。今天他特地到乡下包了一个鱼塘,专门请 M 局的胡局长一行来钓鱼,因为 M 局还欠着他 15 万元的工程款没有结。香不烧好,菩萨不开口,你拿不到钱也只有干瞪眼。瞧他们钓得不亦乐乎,林雄心中此时泛起一层层喜悦

46、的波纹。林雄正想着自己的心思,那边同来钓鱼的小车司机扯着嗓子叫了起来。小车司机说:“你看,哪来的老婆子,捣什么乱,还让人钓不钓鱼了?”林雄这才发现,一个身躯佝偻的老太太正在塘边用一根竹竿打捞塘中的水草。林雄忙跑了过去。“老人家,你最好换个地方,别人在钓鱼。你这么一搅和,鱼惊了,就不咬钩了。”老太太抬起头,一双混浊的眼睛看着林雄说:“我每天都在这塘里打水草的,猪崽等着吃呢。”那边小车司机又嚷开了:“还不快走,哪来的老家伙,这么讨厌!”林雄看着老太太花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脸,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老人家,这”小车司机又大声叫骂:“老家伙,还不快滚!”林雄忽然鼻子一酸,猛然扭头冲着司机大骂道:“你个混

47、账王八蛋!”塘边的人都愣住了。林雄抹了把脸,伸手要过老太太手中的竹竿说:“老妈妈,您歇歇,我来给您捞!”第二天,胡局长让人找来林雄。胡局长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填写好的 15 万元的支票。胡局长说:“林老板,钱可以给你,可你要告诉我,你昨天为什么敢发那么大的火,万一事情弄砸了你就不后悔?”林雄问:“胡局长,你是要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胡局长说:“真话,当然是真话。”“胡局长,那时我啥也没考虑,我只想起了我的母亲。”胡局长听了拍拍林雄的肩膀说:“兄弟,我也是!”两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你认为作者塑造的“林雄”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答:_林雄请胡局长钓鱼,希望了结拖欠的工程款,反映了社

48、会的不正之风;但面对小车司机呵斥老太太时,林雄表现出了他的正直、善良(人性可贵的一面)。小说通过这样一位具有多面性格的形象,教育人们不要为利忘义,要有正直、善良的心;呼吁社会良知和正义。(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即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应在人物个性分析中透出其典型性,并由此折射社会存在的某些方面的问题,然后分析其对社会的积极的作用。命题角度二 次要人物的作用 从四个方面考虑次要人物的作用 1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

49、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如祝福中的“我”就有此作用。2侧面衬托,个性鲜明 侧面衬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也就是说,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如变色龙一文中,火红色头发的巡警叶尔德林就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从端着一个“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的筛子到报告“仿佛出乱子了”,从给警官脱穿大衣到两次对狗的来历进行判断,既表现出他忠实而驯服,又从侧面衬托了警官的专横多变、媚上欺下

50、、见风使舵的性格。这样,通过次要人物的衬托来表现主要人物性格特点,使文章更含蓄、更客观、更有力。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如祝福中的“我”就决定本文的叙述基调。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4揭示主题,增添魅力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不只和主要人物息息相关,也和作品的主题思想血肉相连。也就是说,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如祝福中的“我”就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具有现代意识的小资产

51、阶级知识分子在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种种精神上的矛盾。考题印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梅 品张将军是民国有名的儒将,风度潇洒,诗词书画无一不通。其母刘老夫人收留一流亡女子,取名素素,居藏书楼整理书画。张将军返故里休整,遇素素画梅花傲雪,惊叹:“程派画风画技竟得两位女传人,二人造诣也在伯仲之间。”素素吃惊回身,风姿如惊鸿照影。定下神来,大方见礼,向张将军询问那画风画技如己的人是谁。张将军笑道:“南京才女程雪如,以善画程派梅花著名。虽落风尘,却自比红拂,性傲不俗。”素素更加惊异,且面露忧愤。将军探问其故,素素只是摇头不语。张将军常访藏书楼,与素素论诗品画,情趣相投,感情日笃。偶尔谈到已逝画梅名

52、家程长史。张将军回忆说:“据传长史之妻有皇族血统,其外祖是永字辈中极通字画的皇子。生一女名雪如,姿貌不凡。更奇的是她的聪明。初读书时点到即悟,年龄稍长便无师自通。天生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程长史画梅时,雪如站在旁边看,就学会了。写画出来竟和父亲一毫不差。长史俗务繁忙时,便令雪如代笔,其构图、立意常有好过父亲之处。”素素沉吟良久,试探道:“这个女子现在在哪里?”张将军说:“那个南京程雪如,自称长史之女。看她绘画行事,应该不假。”素素垂下泪来:“将军以诚相待,便不隐瞒了。真正的程雪如,就是眼前的素素。我身若飘萍,怕辱门楣而隐姓埋名。不料却有风尘之人冒我清名,请将军为我昭雪。”素素拿出程长史印

53、章、真迹与心法笔记,让张将军验看。另有一枚翠玉金丝蟠龙印,上刻女真文字,确是清宫皇家信物。张将军扼腕叹息,思谋道:“南京程雪如,广交志士,不畏权贵,不是庸脂俗粉,不可草率。”将军即携素素赴南京,邀江南知名画家数人,聚程雪如的悦梅楼论画。素素见雪如白衣素裙,端庄雅静,如凌波仙子,北腔京韵听之亲切。敌意已冲淡几分。观雪如侧壁悬一巨幅梅花迎春,正是世传程派遗作。其实,程长史早抑郁于心,病体难支了。他的后期作品,皆素素捉刀。这画是素素悬纸于墙,登梯而作。她在画里加了皴擦变化,花瓣丝丝纹理尽现。梅花百朵,每朵都在另一张纸上反复推敲、修改。第五十一朵藏在粗枝暗处,色稍浓。当时画完此花,一个闪失,晕染的“大

54、白云”脱手落在花上,无意中以一朵“点画”之梅,盖了“勾画”之梅,竟成程派“梅中梅”绝技。雪如观素素对画若有所思,便以此画为题,细述细评,如亲历亲见素素当日作画一般。及说到长史为生计卖此画时,珠泪盈眶,感同身受。素素叹世间有知音如斯,心下暗服。便展纸调色勾画那朵双影梅花,暗传“梅中梅”绝技。雪如震惊,握素素手,想邀到别室一叙。几名画家拦住,请雪如也画一幅,实际是想让二女一较高低。雪如便摹仿程长史前期亲作,却得其神而超其韵。雪如心里是欲以不似求败。不料另辟蹊径,一扫程派梅花的萧瑟清冷,一片生机与活力勃勃欲出。素素击案赞叹,父亲一生突破不了的清寒,被雪如一时冲开。众画家皆以程派画风又攀新高称贺。素素

55、双目含泪,拿出父亲印章、真迹等物,郑重交给雪如。向众人宣称受人之托,转交程氏后人。雪如见物,如获至宝,望定素素。二女四目相对,顷刻已交流了千言万语无法表达的重托与承诺。张将军拉素素至侧门,急切地问:“你不怕百年后,名落风尘吗?”素素慷慨陈词:“英雄不问来路,位卑不掩品高。此女奇才,旷世难逢。我父若在,求她为徒也未必可得。她竟自行研摹、承继至此。我当代父谢她,代己谢她。一己虚名何足惜?”日寇进犯中原,素素倾张将军遗赠家资,捐作军费,毅然从军。素素随张将军转战南北,不再画梅,只描草木虫鱼小品。他们时常从来自南京的爱国友人口中听到程雪如的义举。素素叹道:“这雪如,也是梅中极品了。”张将军便携其玉手,

56、爱由心生:“素素逸世通达,竟是梅仙了。”张将军这一人物在文中有何作用?答:_在文中起到线索的作用。见画作惊叹偶谈程长史携人赴南京见二女相惜评素素品性,张将军可谓“一线贯串全文”。在文中起到陪衬主人公的作用。张将军儒雅,精通诗词书画,其言其行其品其趣,对两位女主人公均起到了陪衬的作用。在文中起到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张将军见素素画作而惊叹,结果引出素素发问,继而引出程雪如,最后引出素素悲诉,情节发展顺势而下,自然而巧妙。在文中起到点题和深化主旨的作用。作者在文章末尾点题和深化主旨是借助张将军之口评价素素来实现的。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张将军在小说中属于次要人物,次要人物是相对于主要

57、人物而言的,是为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服务的,分析时要结合文本内容,从人物本身的作用、对表现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与推动情节的作用等方面作答。命题角度三 物象的作用“物象”作用归纳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2为下文做铺垫(伏笔)作用;3对人物的衬托作用;4对内容的充实作用;5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考题印证(2013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峡 谷阿 城 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黏汗。峡口处,倒一棵大树,连根拔起,似

58、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巨石上伏着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靠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

59、来多舌。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 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 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

60、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在柜里。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

61、,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手指扇一样地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一刻工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结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阳光又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布旗上下扭着动。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答:_“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的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特的背景;“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那只鹰又出现了”,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相互比照,丰富了骑手的形象内涵。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要物象的作用的能力。此题要求对文中三次写到鹰的意图进行分析,考生要先在文中找到这三次描写,然后结合文章的写作中心,即骑手,将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