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共和是普天之下民众的选择,是世界的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相信,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啊,它一定会实现共和的,我坚信这一点!”这里的“我”是()解析从题干“共和”等关键信息可知是孙中山,故选C项。答案C2.下图是20世纪初某革命组织制发的党员执照,该组织()成立于日本东京最早提出“驱除鞑虏”的口号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A. B. C. D.解析从图中的党员的宗旨可以判断这是同盟会的党员执照。最早的革命团体和提出“驱除鞑虏”口号的是兴中会。答案C3.孙中山把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归结
2、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A.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经济要求B.明确提出了民族、民主、反帝思想C.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D.提出了彻底的土地纲领解析本题用排除法,三民主义表达的只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A项错,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思想,B项错,三民主义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D项错,故选C项。答案C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改造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最能体现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当时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措施是()A.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宣布国内各民族平等D.规定国家的主权属于国民解析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在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下实行责任
3、内阁制。答案A5.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主要体现在约法()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以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C.赋予国民以自由权利D.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解析A、B、D三项都是叙述的国家的政体形式和基本政治制度,和人民有关系,但都不如C项和人民的民主要求更贴近,所以此题答案为C。答案C6.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解析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无数次革命,有很多封建王朝被推翻,所以A
4、、B两项不符合“有史以来所未有”“破天荒之创举”;临时约法的颁布不是“变局”;中华民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创了共和政体,因此,C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C7.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最终都未能取得成功解析护国运动不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答案A8.“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材料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一人称帝”,由此可以看出是
5、指袁世凯复辟帝制,为此孙中山发动了护国运动。答案C9.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A.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帝制B.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C.传播民族、科学思想D.维护共和体制和临时约法解析辛亥革命之后,为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先后领导或参加了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所谓护国运动,就是指维护民主共和的政体。所谓护法运动,就是指维护临时约法。答案D10.1924年,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确立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的内容是()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B.联商、联俄、联共C.俄共联合、工农联合、农俄联合D.驱除鞑虏
6、、恢复中华、平均地权解析1924年1月,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答案A11.毛泽东曾说过:“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A.首先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首先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C.首先发动了反清的武装起义D.首先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解析革命的任务决定革命的性质。所给选项中只有D项任务决定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答案D1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孙文之幸运和伟大之处,便是他居然能两度掌握主题。”最能代表孙中山两度掌握时代主题的革命活动分
7、别是()A.辛亥革命、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护法运动C.二次革命、护法运动 D.辛亥革命、国共合作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要求开辟独立发展道路,孙中山顺应中国社会发展要求,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20世纪初期,反帝反封建成为时代潮流,孙中山顺应这一趋势,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促成国共合作。所以选D。答案D二、非选择题13.某校高二年级文科班承担了学校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人物篇孙中山”活动的宣传展板制作任务。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这个活动。展板一:革命轨迹(1)请将以上同学搜集到的历史图片,按其所属历史阶段,填入下表。历史阶段图片序号领导辛亥革命维护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展板二:名言解
8、读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遗嘱(2)孙中山遗嘱提及的“国民革命”指的是什么?分析让孙中山深感“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原因。展板三:社会变化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3)展板三的内容引起同学们的热烈讨论,结合材料,分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出了什么果实。引起中国社会的哪些变化?展板四:永久纪念(4)2016年是辛亥革命105周年,各种纪念活
9、动也随之展开。请你以永久纪念为题,谈谈纪念孙中山活动的现实意义。解析本题通过四个展板全景展示了孙中山革命的一生,重点考查了孙中山革命生涯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孙中山领导革命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所存在的局限结合教材知识解答即可,最后考查了他伟大的爱国品质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属于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历史阶段图片序号图3,图2图1图4,图5(2)国民革命:武装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原因: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一系列维护民主共和斗争受挫;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的影响。(3)果实: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变化:经济角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角度:民主共和观
10、念逐渐深入人心。社会生活:社会习俗走向近代文明。(4)现实意义:孙中山的爱国热情、百折不挠的革命品质、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创新精神对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窃尝深闻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若人心日醒,发奋为雄,大举革命,一起而倒此残腐将死之满清政府
11、,则列国钦我敬我之不暇,尚何有窥伺瓜分之事哉?孙中山驳保皇书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中的“本”和“末”分别是指什么内容?(2)根据材料二,孙中山为了达到革命的目的,于辛亥革命前在组织上有什么重大行动?
12、思想上用什么来体现他的革命主张?(3)根据材料三、四回答,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解析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关键在于明白“本”是全面的变法。第(2)问,重点考查孙中山组织政党的活动和三民主义的提出。第(3)问,重点考查孙中山思想上的转变即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转变及影响其转变的因素。答案(1)“本”是进行全面的维新变法。“末”是引进生产技术和军事技术。(2)组织上是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成立同盟会。思想上提出了三民主义。(3)理论上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原因有:孙中山在一系列捍卫共和运动失败后的经验教训;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