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颐和园颐和园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4 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2 学习本课按照浏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二、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提出自学要求。(1)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 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办法记住生字。(3) 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
2、和园的哪些景点。2 检查自学情况。(1) 指名朗读课文。(2) 学生汇报怎样记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3) 汇报作者所描写的颐和园的景点。(4) 汇报自己通过努力弄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3 指导小组合作学习。(1) 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再读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2) 认真读读每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向大家介绍。(3) 将自学过程中还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4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1)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2)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每一处景点的什么特点?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1 读了课文,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课文哪个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了?2 指导朗读,注意突出大和美。四、 总结。五、 要认的字,练习要写巩固的字。第二课时一、 复习,引入新课。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1 一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长廊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2 学生汇报。(1)长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2)长廊还有什么特点?(3) 结合理解“神清气爽”。(4)指导朗读。三、 学习第三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