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姓名 侯绍侠 单位 郯城县第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文化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清王室的衰微,同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走上近代化的征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 强烈交锋。本课的学习力图让学生掌握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由于前面必修一、二对相关政治、经济的学习,因而学起来难度不大,故本课的教学更多地 采取展示资料、问题探究、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进分组讨论进行学习,最后达到感悟升华,对本课内容形成总结的认识。 【教学重点】从开眼看
2、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二、学生分析 高中生有强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讲解,同时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解决。 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二学生的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
3、及其主要思想观点,理解“开眼看世界” 新思想产生的原因;认识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综合评价“中体西用”思想;识记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了解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进行问题探究、比较,树立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环境 l 简易多媒体教学
4、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夯实基础部分,利用PPT,便于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内容。 合作探究部分利用微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林则徐和魏源的爱国情怀,感受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悲哀。而结尾部分利用访问清华大学对戊戌变法的看法,则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回味沉思,自主小结则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便于从整体把握本课的内容。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5、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教师激情导入并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在那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 学生倾听并观看视频 小视频,PPT 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课前发导学案 学生分成四组,根据导学案梳理 PPT 展示成果 展示导学案提出的问题 PPT 合作探究 展示问题,播放视频 学生看视频,思考,并互相讨论 PPT 回味沉思,巩固小结 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线索 学生自主小结 PPT 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PPT展示习题和答案 学生利用导学案做题 PPT 升华提高 利用感动中国的形式为本课的人物致颁奖词并播放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学生倾听并感受 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 课前发放导学案,由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上课时学生分组整理答案并当堂展示。这样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有所了解,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当堂探究,分组讨论,锻炼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回味沉思,自主小结,锻炼了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当堂训练能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5. 升华提高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层次,学并能感悟自己是未来的主人,祖国的栋梁,才能更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