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2课 清贫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6464 上传时间:2025-1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7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2课 清贫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2课 清贫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2课 清贫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2课 清贫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2课 清贫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 清贫(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 .地认本课 10 个生字,理解 “ 奢侈、款项、筹集、矜持不苟、积蓄、齿冷 ” 等词语。2 . 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3 . 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中了解课文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4 . 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5 . 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中抓住重点语句品读体会,了解课文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方志敏甘于清贫、矜持不苟、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用动作、语言、神态描

2、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朗读:咏竹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二介绍作者方志敏 ( 1899 1935) : 江西弋阳人。我国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人之一。 1935 年 1 月,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被捕,他坚贞不屈,拒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 “ 供词 ” 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传世之作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三初读课文1 .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 . 学生初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

3、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 检查初读情况( 1 )会认生字。筹矜俘镯吓裆企彼褂坞( 2 )多音字。(板书多音字:吓)xi( 惊吓)虾h( 恐吓)读一读:午夜时间,他接到了一通恐吓(h电话,惊吓(xi)得一晚上没有睡着。( 3 )理解词语。奢侈 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筹集 筹措聚集。矜持不苟 指庄重谨严,丝毫也不马虎。舍己为公 为了公共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热望 热烈盼望。激怒 刺激使发怒。猜疑 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威吓 用威势来吓唬。企望 希望。解释 明含义、原因、理由等。搜寻 到处寻找。惊异 惊异差异。齿冷 耻笑。清贫 贫穷(旧时多形容读书人)。文中指不追求

4、物质享受。朴素 (生活)节约,不奢侈。( 4 )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5 )再读课文。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 “ 我 ” 被俘后被国民党士兵搜身的事四品读释疑(一)指导品读。1. 品读: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提问:这句话的主要内涵是什么?预设:这句话是自我表白。 “ 一向 ” “ 从没有 ” 强调了 “ 我 ” 革命多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2. 品读: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的。提问:这句话表现了什么?预设:这句话表现了方志敏面

5、对金钱,毫无私心,数百万的款项一点一滴都用于革命事业,体现了方志敏甘于贫穷的伟大人格。3 . 品读: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提问: “ 趣事 ”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预设:联系全文,这件 “ 趣事 ” 指的是作者被俘后被国民党士兵搜身的事,作者把它当作趣事来谈,可以看出他被捕时毫不畏惧,这表现了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恰恰也是对敌人强烈的讽刺和蔑视。此句承上启下。4 . 提问:第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不同的人对“清贫 “ 分别有什么看法呢?预设:第一段运用对比手法,从正反两方面谈不同的人对清贫有不同的看法。国民党反动派认为获得钱财是人的本性,经手巨额款项而不

6、贪心,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共产党员则相反,从事革命事业不为发财,把有限的资金用在革命事业上。这突出了共产党员的矜持不苟,舍己为公。(二)指导品读。1. 品读: “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 ” 我再次向他们解释。提问:“个个都有钱“和“一个铜板也没有 “ 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了什么?预设: “ 个个都有钱 ” ,指出聚敛民财、盘剥百姓在国民党中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人人如此,国民党军队从上到下都以发财为目的。 “ 一个铜板也没有 ” ,强调 “ 清贫 ” 。“不是为着发财 ” ,阐明革命者的宗旨,不为个人谋利益

7、,要为天下人民谋幸福。方志敏回答国民党士兵的话,字字有力,落地有声,把国民党官员与共产党同加以对比,讽刺了国民党贪污腐化、聚敛民财、盘剥百姓的丑行,赞美了共产党员恪守清贫、廉洁的美德。2 . 品读: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 - 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 “ 传世宝 ” 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提问: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预设:这段话进一步说明共产党员是清贫的。家里一贫如洗,就这几件破旧的衣服袜子,还当成 “ 传世宝 ” 。这讽刺了国民党士兵无耻的企图,也对国民党富豪进

8、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3 . 品读: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提问: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预设: “ 清贫 ” ,是指不追求物质享受; “ 洁白 ” ,是指心地纯洁,一心为公; “ 朴素 ” ,是指生活节俭。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共产党员追求清贫的品格的宣言。这句话指出清贫这一品格的意义在于它是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关键。恪守清贫、洁白、朴素,才能不沾染贪污腐化,才能获得人民的敬爱与支持。这句话写清贫、洁白、朴素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原因,赞美了共产党员清贫廉洁的美德。4. 讨论交流。提问:本文主人公是方志敏,为什么详写国民党士兵?回答:文中通过对国民党士

9、兵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不仅刻画了他们贪婪无耻的丑恶嘴脸,更重要的是衬托了方志敏同志清贫廉洁、舍己为公的美德五拓展延伸(一)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不愁吃穿,生活富足,你认为还有必要保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吗?“清贫 ” 不仅是指物质生活贫困,更是指淡泊名利的精神。只有保持 “ 清贫 ” 的生活态度,才能不为物质利益所诱惑,清贫廉洁,坚守节操。在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我们没有必要去过贫穷的生活,但这种不以物欲为尚的清贫精神却不能摒弃。 ( 二 )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特点。本文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人物性格。全文从头到尾,都在对比。一开篇便对比,如,革命已久,身居高位,却不奢侈;经手巨款,

10、却不贪占;对清贫,有人不信,有人却坚持。叙事时更是巧用对比。如:两个士兵认为方志敏应该有钱,但却搜不出钱;国民党高官的品质与共产党人的品质相对比。再如:写家中有 “ 传世宝 ” ,却仅是旧的汗褂裤与线袜;自己认为是 “ 宝 ” ,“富翁们 ” 却 “ 齿冷 ” 三天。巧用对比,突出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六课堂小结本课用“清贫 “ 这个词作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反映的不仅仅是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而甘于过清贫、朴素的生活,更体现了方志敏将清贫作为自己的最大财富的高尚的革命气节。这种革命气节,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我们需要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同样需要它。七课文主旨本文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 “ 我 ” 被俘后被国民党士兵搜身的事,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于清贫、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的革命情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