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
2、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南
3、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岀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
4、到经世致用的效果。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虛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
5、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1、下列
6、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化来的。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
7、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C、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D、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B、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C、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D、文罩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度
8、来对待。二、古代诗文阅读(61分)(一)古文知识点考查。(共35分。5道选择题,每小题3分;4道文言翻译,每小题5分)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考查,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B、项脊轩志中说,“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其中“束发”指的是作者20岁左右的年龄阶段。C、“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指的是时间,“晦”指的农历每月最后一日;“朔”指的农历每月第一日。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其中“总角之宴”指的是少年时代的欢乐。5、加括号的词汇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9、)A、明年秋。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铁骑突出刀枪鸣。 D、门前冷落鞍马稀。6、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移其粟于河内A、B、C、 D、7、下列句子中“也”字的用法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A、 B、C、 D、8、下列句子中“而
10、”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A、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B、登高而招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D、蟹六跪而二螯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赤壁赋(5分) 】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5分) 】 (3) 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过秦论(5分) 】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5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8分)(1)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1011小题雨霖铃柳 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11、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下列文化常识及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按段落多少可分成单词、双调、三叠等,雨霖铃属于长调、双调。B 柳永原名三变,是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开拓词的题材内容,促进词的通俗化和口语化。C“执手想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句,语言通俗真挚,形象逼真,寥寥11个字,真是力敌千钧。D “念去去千里烟波,雾霭沉沉楚天阔”中“
12、念”用得好,后面用“去去”叠用,显示激越深情,让人觉得路途茫茫。1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6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13小题。念奴娇西湖和人韵辛弃疾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lin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注】处士:指西湖处士林逋。他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桃叶: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爱妾的名字。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3、 )(3 分)A、词开篇用“晚风”“新荷”点明了词人游西湖的时间是初夏的一个傍晚。B、“惯趁笙歌席”看似闲笔,其实非常重要,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C、词的下阕想象林逋梅妻鹤子的生活,表达出词人想去隐居而不得的无奈。D、尾句照应了“看公”二句,劝友人恣意游湖,尽情饮酒,不必挂怀桃叶。13、本词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都使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西湖美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在
14、阿房宫赋中,杜牧用疑问句来形容长桥似龙的句子是: ,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韩愈师说中用“ , ”两句和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都体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4)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共3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 )。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间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而且是重要的、具有 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形成了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
15、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做到心手相应,气力相合,迹虽断而气连,笔不周而意周。这是文人画家对书法的追求。在色彩和水墨上,文人画更注重水墨的运用,讲究墨分五色。文人画家所以重水墨而轻色彩,这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 ,即传统绘画一直不曾把真实地 事物的表象作为创作目的,而是把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基于这种宗旨,又形成了民族特有的美学思想,即摒弃华艳,唯取真淳,讲究 、大巧若拙等等。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B、集文学、书法、绘
16、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C、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D、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独特 息息相关 表现 返璞归真B、 独立 息息相通 再现 去伪存真C、 独立 息息相关 再现 返璞归真D、 独特 息息相通 表现 去伪存真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形成了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
17、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B、 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了起来C、 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形成了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了起来D、 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
18、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胸腺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也是人体较早衰老的器官。研究发现,在百岁老人中常可以看到基于胸腺的免疫功能得到良好维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叫做胸腺再生的方案,为阻止或逆转免疫衰老提供新思路。那么, ?我们都知道生长激素不仅能促进骨骼生长,并且在动物和人类 HIV 患者中还具有胸腺营养和免疫重建作用。由此,研究人员提出 ,结合 DHEA和二甲双胍等药物促进胸腺再生,为我们真正实现衰老逆转提供了新方案。19、请将下面这段新闻压缩成一句话。保留关键信息,压缩后的句子不超过 50 字。(5 分)2019 年 10 月 24 日,“雪
19、龙 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载着中国第 36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从东经 14842由北向南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雪龙 2号首次穿越赤道,从北半球进入南半球,是前往南极的成人礼。”中国第 36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徐世杰说。“雪龙 2”号是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15日从深圳启航,按计划将首先奔赴中山站开展作业。与此同时,与“雪龙 2”号一道执行中国第 36 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也于 22 日从上海出发,向南极挺进,按计划将在中山站与“雪龙 2”号汇合。 四、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全国人民投入战
20、斗。这场战“疫“中,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获得了大家的支持与尊重。与此同时,无数普通人都在为战胜病毒而默默努力:快递小哥坚守岗位,为保障物资供应四处奔忙;环卫工人清扫消毒,搭建起一道阻挡病毒的防护墙;社区保安日夜值守,全心投入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志愿者同样没有缺席,“逆行”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各个角落这些未在病房的普通劳动者也值得我们尊敬。请从上述“普通劳动者”中选择一个对象,以青年学生的身份给他们写一封慰问信,表达我们的感激与敬意。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入信息;不少于800字。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
21、学期开学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 A (B项扩大范围,据“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可知,孟子的“养浩然正气”是读书的结果、意义,不是读书的方法。C项曲解文意,“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表述有误,王国维的读书方法不是要求读书人怎么做,而是从美学0角度谈诗人创作。D项范围扩大,“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表述有误,“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根据上文可知,“这个读书法”是指“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读书法,不是各种读书方法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
22、对应的。故选A。)2. C(C项曲解文意,“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说法错误,全文的论述是历史时期交互出现的,不是按照历史发展顺序。)3. B(B项因果倒置,“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表述有误,原文说“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批判了不善于读书的人,是为了论证读书应该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所以选项因果倒置。)4、答案:B。解析:“束发”指的是古代男童15岁时束发为髻,表示成童。5、答案:D。解析:A项“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指(将来时的)第二年,即下一年;B项“因为”,古义“因”是连词,“于是、就”,“为”是动
23、词,“写、作”之义;今常用作表原因的关联词;C项“突出”古义为“突然爆发出”;今指超出一般而显露出来。6、答案:A。解析:(鼓,名词动用;王,称王;树:种植;衣,穿;“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7、答案:B。解析:用在句末,表判断。用在句中,表停顿。用在句末,表肯定。表感叹。8、答案:C。解析:C、表转折。A、表修饰;B、表顺承;D、表并列9、(1)有一位吹着洞箫的客人,按着节拍来应和着歌曲。(得分点:定语后置句,“客有吹洞箫者”1分;“倚”,介词,按照、依照,1分;“歌”,节拍、节奏,1分;“和”,
24、动词,应和,1分;“之”,代词,歌曲,1分。)(2)哪里用得着(因为什么)还要飞到九万里的高度然后再向南飞行呢?(得分点:“奚以”,宾语前置句,1分;“之”,动词,去、到、往,1分;“而”,连词,然后、才,1分;“南”,词类活用,向南飞行,1分;“为”,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吗,1分)(3)承继先前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区,向北占领非常重要的地区。(得分点:“蒙”,承继、继承,1分;“因”,动词,沿袭,1分;“南”,词类活用,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南,1分;“举”,动词,攻取,1分;“之”,结构助词,的,1分。)(4)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
25、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得分点:“假”,凭借、借助、利用,1分;“舆”,名词,车,1分;“而”,表转折的连词,却、但是,1分;“水”,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游泳,1分;“绝”,动词,横渡、渡过,1分。)10、答案:B柳永北宋人。11、参考答案:(1)这两句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虚写),词人设想出次日酒醒时的时间(晓)、地点(杨柳岸)和特定环境氛围(寒风残月),渲染了悲凉凄冷的气氛,衬托出词人形单影只的孤零心境,表达离别之苦。(2) 这两句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不直接说自己酒醒之后如何寂寞孤凄,只是拈出在漂流的孤舟中所见所感的三种物象:岸边的杨柳,黎明时的冷风,
26、空中的残月,渲染烘托悲凉气氛,表达因离别而产生的凄哀悲苦的感情。(3) 这两句运用了列锦和设问的手法,词人选择了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个具有离别或相思意味的意象,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景中有情,表达因离别而产生的凄哀悲苦的感情,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答出手法2分,分析2分,作用2分)12、 C “表达词人想去隐居而不得的无奈”错误,表达词人对林逋这样的风流处士的仰慕之情。13、(1)视听结合:本词从听觉描写雨打荷叶之声,从视觉描写碧水彩霞、飞鸟游鱼之景;白诗从听觉描写黄莺呜叫,从视觉描写春水初涨,绿杨成阴之景。(2分)(2)动静结合:本词既描写了彩霞映碧水的静景,又描写了鸟在空中飞、鱼在
27、水里游的动景;白诗既有对西湖的水、云、杨树、白沙堤的静态描写,又有黄莺争栖、新燕啄泥的动态描写。(2分)(3)色彩映衬:本词用红霞与碧水相映衬,白诗用绿杨与白沙堤相映衬。(2分)14、(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5、B【解析】“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解释“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中的“综合型艺术”;“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在前文基础上进行总结;“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与后文谈书法的内容衔接,故选 B。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28、级。16、C【解析】“独特”:是指特有的,特别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独立”:是指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上文“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间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意为“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组合”是“艺术形象”的构成元素,后文则意在强调其自身的独立性,所以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息息相关”:意思是呼吸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息息相通”:呼吸相连通,形容关系密切,相互沟通。前者重在“关联”,后者重在“沟通”,多用于情感。根据语境,应选择“息息相关”。“再现”: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具体刻画或模拟;“表现”: 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想象、理想、幻想等)表达出
29、来。根据语境,应选“再现”。“返璞归真”:璞,未经加工的玉,璞玉。真:原来面目。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去伪存真”:去,除掉。伪,虚假。除掉虚假的,保留真实的。前文“摒弃华艳,唯取真淳”,意在强调质朴、本真,所以用“返璞归真”更为恰当。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17、D【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1)“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的主语应是“节奏和韵律”,而在病句中,主语变成了“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形成了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所以应将“了”改成“的”。(2)“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中“了”
30、多余,句意应是未然。选项 A 存在错误(1);选项 B 存在错误(2);选项 C 存在错误,原句应是祈使句,选项 C缺少“要能”,与后文的“这是文人画家的追求”不照应,故错误。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18、【参考答案】胸腺与长寿有一定关联 怎样实现胸腺再生呢 利用生长激素【解析】依据前文说“胸腺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也是人体较早衰老的器官”,并且“百岁老人”“基于胸腺的免疫功能得到良好维持”,可以推断出“胸腺与人长寿有一定关联”;依据前文“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叫做胸腺再生的方案”及“新思路”,“那么”后面自然就是据此进行新的话题“怎样实现胸腺再生”;前文说“生长激素”“在动物和人类 HIV 患者中还具有胸腺营养和免疫重建作用”,可推断出该空为“利用生长激素”才成为后面所说的“新方案”的重要内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19、【参考答案】2019 年 10 月 24 日,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雪龙 2”号科考破冰船首次穿越赤道后,前往南极执行考察任务。【解析】关键信息: 2019 年 10 月 24 日 我国首艘自主建造 “雪龙 2 号科考破冰船 首次穿越赤道 南极 考察任务关键信息每少 2 个扣 1 分;不是单句,扣 2 分;每超 1 字扣 1 分。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20、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