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 杜牧诗三首 .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0246 上传时间:2025-11-19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 杜牧诗三首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 杜牧诗三首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 杜牧诗三首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 杜牧诗三首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 杜牧诗三首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 杜牧诗三首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 杜牧诗三首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 杜牧诗三首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走进作品基础练习1.连线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有别墅在樊川,亦称“杜樊川”。杜牧诗歌创作成就很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因而称他为“小杜”;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语言流利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有樊川诗集。走进作品基础练习2.写作背景早雁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回纥部族大举南侵,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诗人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充满关切。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故称此时南飞的大雁为“早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骊山上,是唐代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游

2、乐。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以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三首七绝。题乌江亭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杜牧结束了在南方十余年的漂泊生涯后,由宣州赴京时渡江经过乌江亭,写了这首诗。走进作品基础练习走进作品基础练习3.解词义次第:依次。不期:难以预料。4.积名句(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自主探究句段点评杜牧的题乌江亭与王安石的乌江亭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其议论不

3、落窠臼而又各具特色,且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附: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自主探究句段点评提示:示例1: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示例2: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地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江东子弟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示例3:杜诗好。诗人批评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评、惋惜、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示例4:王

4、诗好。杜诗只写了项羽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只写项羽个人的悲剧。而王诗则写出了连年战乱,百姓渴望安定生活的现实,在思想性上高于杜诗。自主探究句段点评1.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点评: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练的动态描写。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点评:“一骑红尘妃子笑”是一个极富戏剧性的场景。一方面,“一骑”卷起“红尘”,日夜高速奔驰;另一方面是贵妃的嫣然一笑。两相对照,蕴含着对昏君昏聩、生活骄奢、无视朝政的深刻谴责。“无人知”三字画龙点睛,蕴含深广,把全诗的思想境界提升到惊人的高度。此诗以“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之间的戏剧性冲突为中心组织全诗,构思、布局之妙,令人叹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