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作古词,写辛情(第二课时)课程时长40分钟所属学科语文所用教材粤教版选修一授课教师开课单位教学目标1从三个方面(主要意象、情感、手法)总结辛弃疾爱国词的特点(每两个小组总结一个方面)。2学生创作一首词3. 通过词作来表达自己对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及其爱国词的认识教学重点创作词并修改。教学难点学习者特征分析作为高二下学期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古诗词阅读能力。对于辛弃疾的词,初中已经学过西江月明月別枝惊鹊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破阵子为陈同前赋壮词以寄之,高一必修三学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如果加上选修一的青玉案元鹧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善蛮书江西造口壁,再联系
2、人教版必修四(高二学年下学期教材)选录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学生对辛弃疾的词已经有一定的积累与了解。以上这些词,多为爱国词,因此这次公开课以辛弃疾的爱国词为主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环境及资源【课前】课前导学分组布置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课前导学案任务。根据上一节课的学习,以及自己对辛弃疾的认识,从菩萨蛮鹧鸪天如梦令天净沙四个词牌中抽一个,去创作一首词课前导学案教学过程【课中】复习导入提问各小组,展示评价学生上节课的掌握情况。回顾前面所学的元宵词的一般特点,从意象、情感、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教室一体机上利用小组PK进行提问加分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展示课前导学任务的成果。交流、汇报【课中
3、】展示比拼按课前安排,分小组汇报对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及其词的了解。教师展示小组作品,进行对比讲解。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南归前:起义反金身份:战士(军人)南归后:做官、闲居,为官经历:少有主政一方的机会,被频繁调动职位身份:词人辛弃疾首先是军人,有勇有谋,文武兼备。可是生活在主和派占主流的南宋,加上归正人的尴尬身份及刚拙自信的个性,造成个人的悲剧命运。南归45年,二十年闲居,其余为官生涯频繁调动职务,在任上无多少作为。南归后再无征战机会,抗金理想无从实现,于是去写词,去抒发壮怀和寄托悲慨。这种经历在南宋爱国词人群体中式独特的。平板推送任务,学生拍照上传思维导图,教师同屏展示,并利用对比讲解功能进行作品
4、点评【课中】知识讲解教师进行辛弃疾的爱国词知识讲解辛弃疾的爱国词主要意象军事意象群:金戈、铁马、旌旗、箭、剑、戟、弓、军营、号角等英雄人物群:孙权、刘备、曹操、桓温、刘裕、廉颇、陈登、李广等情感:悲壮,其爱国词中收复中原、抗金报国的豪情壮志与英雄失意、壮志难酬的悲愤两种情感交织主要表现手法;理想与现实的对比: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用自然景物比兴: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用历史典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综合运用比兴与典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讲解过程中穿插抢答、随机提问等功能小结:辛弃疾的爱国词,更多地是用自然景物及历史典故来委婉表达爱国情怀,这与他自身
5、的处境有关,“臣平生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辛弃疾的爱国词,既有军人的豪情,也有词人的委婉,既有刚,也有柔。这种用委婉的手法来表达深沉的爱国主题,是辛弃疾爱国词的最大特色。【课中】学习深化学生词作分享小组推选一首词,选取一个点或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辛弃疾或他的爱国词的认识,并展示修改前后的词作。再请小组的另一位同学朗读词作。为了让学生的发言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词作作适当分类,有的侧重写辛弃疾的人生经历,有的例重抒发辛弃疾爱国词豪放的一面,有的側重写悲愤的一面,一些词作分别运用三种不同的手法。根据侧重点不同,每个小组的发言有所侧重。利用平板推送任务,课前学生拍照提交作
6、品,教师在课堂展示作品小组作品PK教师同时展示两组作品,让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佳,然后让学生点评所选作品。利用对比讲评功能同时展示两组作品,投票功能统计全班票数,并点名学生进行观点展示【课中】总结归纳提问各个小组,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分享本节课所学要点这次学习,我们用写词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去认识一个词人和他的词。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写词,但同学们显示了很高的创造能力,出手不凡,起点很高。“少年情怀总是诗,我以我笔写“辛情”。辛弃疾和他的爱国词是独一无二的,同学们的创作也是独一无二的。接下来,我们将同学们作品结成一个作品集,以作为本次学习的一个记忆,也是我们高中学习古诗词的一个见证。利用小组PK功能进行加分【课后】巩固提升学生完成教师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并自行复习课文课后作业平板推送课后作业- 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