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鹧鸪天桂花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词意,把握桂花形象。2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3鉴赏词作的表现手法。4继续学习鉴赏咏物诗词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鉴赏词作表现手法一、故事导入有个文质彬彬,气质不凡的公子,到了该娶妻的时候了。有一天白天,他在家中睡觉,做了一个奇怪的梦,醒来就去见父亲,汇报了自己的这个梦。他说:“我在梦里读到了一本书,其他内容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有三句话,叫做: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明确:这其实是简单的文字游戏,答案为“词夫之女”。没错,这位男子就是赵明诚,李清照的丈夫。他其实是想从父亲口中说出自己的心愿,就是娶一位词女为妻。而纵观当时朝廷内外官
2、员的千金小姐,唯有李清照称得上是才貌双全的才女。这也说明了当时18岁的李清照已经名气不小,深受爱慕。二、介绍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乱世之美神宋代词人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她不仅能写出婉转哀愁的闺中之作,也能写出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气魄雄浑的诗句。1、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著有漱玉词。2、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3、李清照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人称“婉约词宗”。重点突出李清照的前后两期作品的风格三、朗诵全词,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词四、鉴赏(一)思考:词中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分别找出对应的语
3、句。描写和议论哪些是描写?哪些是议论?)描写句: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议论句: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二)自己朗读,思考:词人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桂花?桂花具有怎样的特点?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特点:颜色:暗淡轻黄体态:柔生长地:情疏迹远(色彩淡雅性情温柔香气远扬)气味:香(三)、赏析文章的议论第一层议论: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审美观点?第二层议论:“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第三层议论:“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四)、合作探究:作者赞美桂花的内在美,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托物言志联系社会背景这首诗是李清照和赵明诚隐居在青州时的作品。宋徽宗年间政坛风云变幻,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官至宰相,后来遭遇了政治对手蔡京的迫害,被迫辞去宰相,回家的第五天后去世,同时,牵连家人和子女们,全部被免职回到青州老家。李清照和赵明诚因祸得福,摆脱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离开了都市的喧嚣纷扰。在青州隐居的十年,是他们生活最安逸的时候。1、暗喻自己超凡脱俗,才情过人,甘于淡泊。2、表达自己对平淡宁静,没有功名纷争的乡村生活的满足。3、写自己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五、咏物诗、词的鉴赏思路:咏物诗词鉴赏步骤:1、 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2、 体悟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3、 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六、课后作业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从意象、情志、手法三方面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