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 (系列一)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8711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 (系列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 (系列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 (系列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 (系列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方案课题名称咬文嚼字三维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2.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3.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重点目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难点目标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导入示标目标三导学做思一:具体分析有关联想意义的例子:1、导学:分析苏轼惠诗(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补充注释: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小龙团是茶团,北

2、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2、导思:“套板反应”(指导学生理解“套板反应”的概念,概括作者的观点。)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套板反应”。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明确:反对。“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提出写文章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词必己出”,这体现的就是创新,反对掉书袋。3、导做:总结: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咬文嚼字还应有创新意识。合理的运用联想意义。PPT课件演示:P.10补充示例:唐代大诗人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

3、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注:李龟年为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思考:其中“江南”两字你能有多少联想呢?明确:点明与李龟年相逢的时令暮春;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 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暗指唐王朝衰落时期。小结: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意义,我们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达到艺术的完美学做思二:研讨与练习中列举了一篇文章不求甚解(马南邨),其中提出了另一种阅读的方法,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1导学:面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的看法。(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可加以指导和鼓励。)2、导思:课前老师要求学生整理出自己平常读书时“咀嚼”出的好句子,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请学生自己赏析。3、导做:PPT课件演示学生所选句子(由选出语段的同学先发表观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达标检测反思总结1.知识建构2.能力提高3.课堂体验课后练习片段训练:请写一个片段来赏析你所喜欢的语段,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要求:重点突出,语句通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字数不少于400字。 章节:必修5 课时:2 备课人: 二次备课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