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2讲 中华文明的领先发展——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到元朝的统一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7844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2讲 中华文明的领先发展——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到元朝的统一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2讲 中华文明的领先发展——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到元朝的统一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2讲 中华文明的领先发展——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到元朝的统一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2讲 中华文明的领先发展——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到元朝的统一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2讲 中华文明的领先发展——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到元朝的统一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2讲 中华文明的领先发展——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到元朝的统一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课时作业二一、单选题1(2020山东)下表是中国古代前期冶金业发展的重要史实。据此可知(B)春秋晚期发现人工冶炼的铁器,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冶铁遗物秦朝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约4万件青铜铸造的兵器,铁兵器很少汉朝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汉代冶铁使用煤为燃料,用水排鼓风南北朝出现灌钢法,制作兵器更加坚韧锋利A铁器的出现不应早于东周时期B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C军事战争导致冶金技术的突破D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服务社会生产【解析】我国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工冶炼的铁器,但并不能说明铁器的出现不应早于东周时期,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了秦朝铁兵器很少,汉代冶铁官营,并且用煤作燃

2、料,以水排鼓风冶铁,这些条件使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出军事战争与冶金技术的关系,故C项排除;仅凭材料内容也不能说明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服务社会生产,故D项排除。2(2020江苏)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D)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B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解析】根据“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3、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使南方政权得以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D项正确;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A项错误;B项表述绝对,错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C项错误。3(2020广西)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民间在订立买卖、租佃、借贷、雇佣契约中往往有“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的语句。这反映民间契约的订立(B)A不受官府的控制和约束B强调双方协商一致原则C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D是城市商业发展的产物【解析】根据材料“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可知,民间契约的订立强

4、调双方协商一致,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对民间订立的买卖、租佃等的政府态度,故A项错误;“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中的“完全符合”表述绝对化,故C项错误;题干强调是民间契约订立过程中的特点,没有体现订立民间契约的原因,故D项错误。4(2020吉林)隋朝统一后编定了切韵,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融合南北朝官音形成长安官音,又称“汉音”“秦音”。这一做法(B)A形成了最早的官方语言B促进了地区交融与文化认同C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强化了北方的政治中心地位【解析】根据“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融合南北朝官音形成长安官音,又称汉音、秦音”,表明“汉音”是融合了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及南北朝

5、官音的基础上形成的,促进了地区交融与文化认同,B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语言问题,与“强化了北方的政治中心地位”关系不大,排除D项。5(2020陕西)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节度使、观察使等大量召辟文人担任幕僚,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选官权过于集中带来的弊端,并为缺乏实际行政经验的科举士人积累基层经验、提高行政能力创造了条件。可见该举措(C)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B是藩镇割据的重要表现C弥补了科举选官的不足D导致中央权威不断丧失【解析】大量文人担任地方节度使、观察使等幕僚,有利于“科举士人积累基层经验、提高行政能力”,正好弥补了科举选官仅重视文化素

6、质和知识的弊端,故答案为C项;文人担任幕僚利于积累基层经验,而非代表中央加强对地方监察,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文人担任幕僚导致地方割据并威胁中央,排除B、D两项。6(2020湖南)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A抑商政策的松动B生产方式的革新C田庄经济的兴起D社会经济的转型【解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结合所学可知,唐宋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作为等级职业制度的士农工商差别逐渐淡化,商人也可以通过科举成功改变身份成为士人,不论是地主还是佃农都不

7、一定专营农业,大多数还从事家庭手工业和商业贩运等,甚至进入城市成为专门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工商业者通过经营积累货币,也可以购买土地成为地主或自耕农,也可以通过科举甚至买官进仕。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正是抑商政策的松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此时期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仍是铁犁牛耕,并未出现创新;C项错误,田庄经济兴起于汉代,不是唐宋时期;D项错误,此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仍然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并未出现转型。故正确答案为A项。7(2020江苏)唐朝长安的东市和西市跟坊一样,四周皆有高大的围墙。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其规模大,每个市约占2个坊的面积,市内有4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2个门,城门定

8、时开闭。这反映了当时(B)A市和坊交织在一起的现象B市场具有封闭性的特征C加强了对商人的户籍管理D长安在世界居领先地位【解析】根据题干“唐朝长安的东市和西市跟坊一样,四周皆有高大的围墙”、“围墙四面各有2个门,城门定时开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市管理的严格,反映唐朝市场具有封闭性的特征,B项正确。市和坊交织在一起的现象在宋朝出现,排除A项。题干涉及对市的管理,而不是对商人的户籍管理,排除C项。题干无法得出长安在世界居领先地位的结论,排除D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8(2020重庆)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

9、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D)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解析】依据材料“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来看,文官防止皇权被外戚所掌控,对皇权非常维护,故答案为D项。A项宋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是集体统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官防止外戚干政,不是舆论监督,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分散相权,排除。9(2020辽宁)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

10、、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据此可知(A)A朱熹坚持践行“格物致知”理念B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D理学思想极大地促进古代科技发展【解析】由材料可知,朱熹对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等都有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说明他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念,深刻的探究了万物,得到了其中的“理”,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故C项错误;材料是朱熹对古代科技进行研究并提出见解,不是促进科技发展,故D项错误。10(2020山东)话本是北宋开始流行的“说话”艺人的底本,南宋时继续发展,

11、有了专门的创作团体。这些来自社会下层的文人创作出来的话本反映真实的社会形态,表达人们的感受。这反映出宋代文学艺术的(C)A传承性B包容性C世俗化D人文化【解析】由材料信息“这些来自社会下层的文人创作出来的话本反映真实的社会形态,表达人们的感受”可知,话本反映了文学世俗化的倾向,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传承性、包容性,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的人文化,故D项错误。11(2020山东)下表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B)学校名称朝代入学资格国子学唐朝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宋朝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太学唐朝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宋朝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四门学唐

12、朝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宋朝八品以下官员至庶人子弟A知识分子参政规模不断扩大B科举制度促进教育发展C社会等级秩序日益走向瓦解D理学正统地位渐趋确立【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对比唐朝,宋朝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均有所放宽,即面向社会招生范围不断扩大,这是科举制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表现,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入学资格的放宽,与知识分子参政没有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的变化有利于打破特权阶层对入学权的垄断,但并不意味着社会等级秩序走向瓦解,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理学地位确立的问题,排除D项。12(2020江苏)元朝廷若直接利用二百多个路及直隶州(府),征集和控制各地赋税,自然会出现头绪零散纷杂等情

13、况。尤其是腹里以外的边远地区,更显得鞭长莫及。而通过十个行省的综领督办,朝廷征集、转运各地赋税及对课税过程进行控制,就可以纲举目张,简便易行了。由材料可知(B)A最初基于经济目的设置行省B行省制便于朝廷有效控制全国税收C行省制有效加强了君主专制D行省制便于简化机构提高办事效率【解析】材料说明在行省建立之前收税比较难,利用行省进行收税可以“纲举目张,简便易行”,说明行省制度的设立便于中央控制地方的税收,故B项正确;行省设置的最初目的是控制地方,并不是经济目的,排除A项;行省设置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君主专制,排除C项;材料是说明行省设置对于税收的好处,并不是简化机构提高办事效率,排除D项。故选B项

14、。二、非选择题13(2020浙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瓷器造型、色彩追求意境、气韵,它一改汉唐瓷器丰满博大开阔圆润的艺术风范,秉承文人阶层审美趣味,展现出内敛含蓄、淡泊典雅的美学气质宋代绘画、宋词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趋于平淡素雅。天真清新的风格也反映在瓷器釉色的追求上,体现出浑然天成的自然美,反映出时代哲学的内涵。通过宋瓷,我们可以发现宋文化的丰富内容。据王倩等宋代瓷器与宋代文化品格材料二宋代定窑、汝窑、官窑、越窑、耀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互通、影响与传播。辽瓷中的白瓷渊源于定窑,金代磁州窑中的白釉黑花瓷器与北宋一脉相承。宋代瓷器通过登州、扬州、杭

15、州、明州、泉州、广州等港口销往世界各地,影响着各国瓷器的设计和生产。北宋瓷器的纹样也多采自中西亚诸国的装饰题材。据李龙生、费利君宋代瓷器文化的传播及其审美取向(1)结合史实,概括说明材料一中宋代瓷器风格的成因。(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瓷器文化传播的历史意义。【答案】(1)成因: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士大夫阶层含蓄内敛的审美观影响瓷器风格;理学思想兴起,其严谨、穷理的精神影响着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日益世俗化;不同艺术门类相互影响,丰富了艺术内容。(2)意义:有利于瓷器艺术的发展和瓷器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瓷器文化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传播,促进了民族交融;瓷器文化随着对外贸易传播

16、到海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融。【解析】(1)根据材料一“秉承文人阶层审美趣味,展现出内敛含蓄、淡泊典雅的美学气质宋代绘画、宋词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趋于平淡素雅。天真清新的风格也反映在瓷器釉色的追求上,体现出浑然天成的自然美,反映出时代哲学的内涵”并结合所学,从宋代重文轻武、理学兴起及商品经济发展等方面对宋代瓷器风格的成因进行分析。(2)根据材料二“宋代定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互通、影响与传播”可知,有利于瓷器艺术的发展和瓷器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根据材料“辽瓷中的白瓷渊源于定窑,金代磁州窑中的白釉黑花瓷器与北宋一脉相承”可知,瓷器文化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传播,促进了民族交融;根据材料

17、“宋代瓷器通过登州、扬州、杭州、明州、泉州、广州等港口销往世界各地,影响着各国瓷器的设计和生产。北宋瓷器的纹样也多采自中西亚诸国的装饰题材”可知,瓷器文化随着对外贸易传播到海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融。14(2020河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丰富。以下为几则历史笔记资料表作者书名内容(北朝)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展现了北魏都城洛阳四十年间的政治大事、中外交通、人物传记、市井景象、民间习俗、传说轶闻,书中亦有不少神异鬼怪故事。然其遗闻轶事,颇足以补史乘(史书)存文献。(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记载禄山诸事,文辞灿然,叙述颇详,而不免于琐杂,然新、旧唐书资治通鉴所记禄山事,亦不能舍此

18、而他求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自都市、坊市、风俗、典礼,靡不该载。如此之类,皆可以互相考证,订史氏(史家)之误。选编自姚继荣唐宋历史笔记论丛阅读上表,请归纳历史笔记的特点,简述你对历史笔记史料价值的认识。(注:史料价值是指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因史料种类、来源、形式等不同,其价值也不同。)【答案】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叙述详细。认识:历史笔记记载其他史书未记或少记的内容,可以丰富史料,弥补其他史书的缺失;历史笔记与其他史书相互考证,修正其他史书的错误;历史笔记来源多样,或轶闻趣事或传奇故事,所描述的事件未必完全真实可信。总之,历史笔记受作者身份、资料来源等局限,信息未必完全客观可信,使用时应甄别辨识去伪存真。【解析】本题据材料表格内容可知,洛阳伽蓝记记录了洛阳四十年间的政治、交通、人物、习俗、传说等;安禄山事迹文辞灿然、叙述颇详;东京梦华录对都市、典礼等记载详细,据此即可从内容、形式、语言、叙述等方面归纳历史笔记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丰富史料、相互考证、真实性、去伪存真等方面简述对历史笔记史料价值的认识。-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