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柳先生传一、 教学目标1、 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2、 了解人物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二、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2、了解人物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三、教学难点了解人物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三、 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东晋有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士,他是谁?陶渊明。以前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有哪些?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同学们齐背一下归园田居,看来同学们对陶渊明的诗记忆犹新啊!你们想不想进一步的了解陶渊明呢?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借五柳先生为自己写的自传。板书五柳先生传。2、 走进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2、。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3、 熟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拼音”、听示范朗读、自由朗读、学生齐读)。4、 学生根据课文注释或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并勾画重点词汇及意思。5、 问题探究。 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字号“五柳先生”? 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7、评析人物形象文中的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略9、课堂检测(1) 解释红色的字词并翻译句子。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 “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 “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10、 课后训练(1) 背诵课文。把课文翻译在作业本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