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第3单元 二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1(2008天津高考)用下列器材组装成描绘电阻R0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请将图实2 12所示实物连线成为实验电路图实212微安表A(量程200 A,内阻约200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10 k);电阻R0(阻值约20 k);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0 ,额定电流1 A);电池组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 解析:由于0.5,100,可以看出R0RA,故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因电阻R0的阻值远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故采用分压接法画出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把实物与原理图结合起来完成连线,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保证电流从正接线
2、柱进从负接线柱出连线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图2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小灯泡(3.8 V,1.5 W)B直流电源(电动势4.5 V,内阻约0.4 )C电流表(量程0500 mA,内阻约0.5 )D电压表(量程05 V,内阻约5000 )E滑动变阻器R1(05 ,额定电流2 A)F滑动变阻器R2(050 ,额定电流1 A)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如果既要满足测量要求,又要使测量误差较小,应选择如图实213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的_,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图实213解析:由于伏安特性曲线中的电压和电流均要从零开始测量,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分压式,分压式接法适用于测量较大阻值电阻
3、(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相比),由于R1RL,选用R1时滑片移动时,电压变化明显,便于调节又小灯泡的电阻约RL9.6 ,RV/RLRL/RA,所以安培表应该选用外接法故应选用图丙所示电路答案:丙R1(或E)3(2010莱芜模拟)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除有一标有“6 V,1.5 W”的小灯泡、导线和开关外,还有:A直流电源6 V(内阻不计)B直流电流表03 A(内阻0.1 以下)C直流电流表0300 mA(内阻约为5 )D直流电压表010 V(内阻约为15 k)E滑动变阻器10 ,2 AF滑动变阻器1 k,0.5 A实验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能进行多次测量(1)实验中
4、电流表应选用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均用序号表示)(2)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图实214 (3)试将图实214所示器材连成实验电路解析:由I额 A250 mA,故选C.因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变阻器用分压接法,应选小阻值的E.答案:(1)CE(2)实验电路如图 (3)实物图连线如图所示4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用导线a、b、c、d、e、f、g和h按图实215所示方式连接好电路,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完好,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图实215 (1)若不管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电珠亮度能发生变化, 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总不能为零,则可能是_ 导线断路(2)某同学测出电源和
5、小电珠的UI图线如图实216所示,将小电珠和电阻R串联后接到电源上,要使电路中电流为1.0 A,则R_.(3)某同学在实验中还测出a、b、c三种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分别如图实217中的(a)、(b)、)(c)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实217Aa可以作为标准电阻使用Bb能作为标准电阻使用Cb的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Dc的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解析:(1)若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电珠的亮度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示数总不能为零,说明滑动变阻器不起分压作用,所以可能是g导线断路(2)由电源的UI图线知E3.0 V,r1 ,当小电珠与电阻串联后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RrR灯)又由小电珠的UI图线得R灯1.
6、2 解得R0.8 .(3)因a元件的IU图线是直线,说明其电阻不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故可作为标准电阻,故A对,B错b的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c的阻值随电压升高而降低,故C对D错答案:(1)g(2)0.8(3)AC5(2010海淀模拟)现在要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U3 V的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P(约为0.3 W)实验室备有如下器材:电流表A1 (量程200 mA,内阻r110 )电流表A2 (量程300 mA,内阻约为几欧姆)定值电阻R(10 )滑动变阻器R1(0100 ,0.5 A)电源E(E5 V,r1 )单刀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设计出实验电路,画在下面的虚线框内图实218(2)按(1)中设计的电路图把图实218中仪器连接起来;(3)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_.(4)实验中计算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_(必须用题中给定的符号及你在(3)中设计的记录符号来表示)答案:(1)如图(a)所示(2)如图(b)所示(3)按设计好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阻值最大的位置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使电流表A1 的示数I1 A150 mA,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同时记下此时电流表A2 的示数I2.断开开关S,拆除电路、整理仪器(4)PU(I2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