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11* 飞天梦圆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读书、思考,走进课文,去感受文本中描绘的“神五”升空和返回的壮观场面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达到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情感目标了解“神五”飞天梦圆的伟大意义。教 学重 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为深层的感悟打下基础。教 学难 点了解“神五”飞天梦圆的伟大意义。教 学用 具“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法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走进千年飞天梦二、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三、研读“飞天梦圆”的过程,感悟航天精神四 拓展延伸,感受我国航天新成就五 布置作业从远古
2、时期“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做了几千年。这是一个瑰丽绚烂的梦,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飞天梦圆,去感受这个千年的梦是怎样圆的。(板书课题:飞天梦圆)学生读课题,质疑,理解课题。1自由读课文,读准“嫦、娥、绚、穹、锲”等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1默读课文,想一想: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2第一步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导言: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步步地来,中国实现飞天梦也是如此。中国圆千年之梦
3、迈出了怎样的一步呢?(1)出示“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图片,请学生说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字。(2)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在我国航天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已经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实一步。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卫星上播放的东方红成为了中华民族叩响太空之门的声音。3第二步载人航天飞行成功。(1)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
4、的跨世纪重点工程。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们为了千年飞天梦圆,他们怎样努力着,拼搏着?(2)欣赏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时向国人招手的图片。(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十三自然段,读出“神五”升空时的壮观,读出对航天英雄的深情与热爱以及对飞天梦圆的无比激动与自豪的感情。(4)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载人航天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5)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感悟航天人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4介绍“神六、神七、嫦娥一号”,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结合资料,谈一谈你还知道我国航天事业上取得的哪些新成就?1抄写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2口述炎黄子孙圆飞天梦的经过。自由读课文,
5、读准“嫦、娥、绚、穹、锲”等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默读课文,理清顺序: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默读课文,想一想: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学生自读课文第七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谈感受。学生谈感受生有感情朗读第十三自然段,读出“神五”升空时的壮观,读出对航天英雄的深情与热爱以及对飞天梦圆的无比激动与自豪的感情。先由神话故事激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再根据课题质疑,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动力。本环节力求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达到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为深层的感悟打下基础。人造地球卫星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此,让学生先观看“东方红一号”的图片,感受到“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重大意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新成就。板书设计11* 飞天梦圆 第一步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第二步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2、学生的信息反馈:3、今后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