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
2、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目标: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
3、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
4、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1、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2、培养逻辑思维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学重点:培
5、养逻辑思维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运用背景材料导入课文。 张思德生平及主要事迹介绍:张思德,1915年出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贫困农民的家中,从小是个孤儿,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性格。1933年5月跟随红军长征。1937年因伤病被编到警卫连,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调回延安,在中央警卫营担任通讯班长。1942年10月担任中央警卫团战士。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带领战士挖窑烧炭,窑洞即将挖成突然塌方,他奋力救出战士,自己则被砸埋在窑洞里牺牲,时年29岁。 张思德一生是短暂的,他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在他牺
6、牲后3天,中共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在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并成为党的宗旨,每个党员和要求进步的同志的座右铭。 二、听录音或听老师范读课文,初步了解演讲内容,并体会演讲者的感情。 三、学生分组阅读,讨论。要求:逐段阅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四、班级讨论、交流。 讨论题: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围绕这一主题,演讲者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提示: 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是“为人民服务”,围绕这一主题,演讲者主要讲了以下内容:(1)指出我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张思德是“为人
7、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3)我们要为人们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4)指出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5)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这篇演讲词内容丰富,演讲思路清晰。 这是一篇政论型演讲,这类演讲最大的特点是以理服人,因此理要清,意要明,材料要翔实,逻辑性要强,要自始至终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毛泽东同志围绕“为人民服务”这条线,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 五、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朗读指导:要以演讲者的身份读出真情实感,即要读出对张思德同志的崇敬、悼念之情,又要读出鼓舞群众
8、斗志、促进人民团结的激情。 六、布置作业 1、找出文中作者精辟的见解和一些意义深刻的语句加以体会,并读读背背。 第二课时 一、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有教育意义的、被人们视为格言警句的句子或段落,并理解其含义。 提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些语句传遍了
9、中国的家家户户,成为每个党员和要求进步的同志的座右铭。 二、了解本文严密的论证及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1、严密的逻辑思路 推理论证练习:根据逻辑思路,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投影或板书) (1)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是队伍中的一员,所以。 (2)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所以张思德死比泰山还重。 (3)仿照这样的逻辑推理写一段话。 2、用具有组织说服力的事实进行论证。 要求:从第三段中找出事实并说说它的作用。 提示:第三段中举出李鼎铭精兵简政的建议被采纳的这一事例,证明我们能够做到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从而坚信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
10、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事实论证增强了说服力,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 3、逐层深入的论证结构。(学生讨论后归纳) 提示: 首先提出论点: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接着论述论点:为人民服务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为人民的利益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后发出号召:悼念烈士,寄托哀思,团结一致。 本文的论证结构与一般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演讲思路十分清晰。 三、演讲指导后,小组推荐代表参加班级演讲比赛。每位参赛同学从本文中自选两个小节进行演讲。每组推荐评委一人,根据评分标准打分,最后评出班级演讲优胜者。 评分标准如下:满分10分,每项2分。 姓名 大方得体 感情充沛 节奏感强 普通话准确 动作适当 总分 四、布置作业: 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准备参加班级演讲。 写作思路提示: 1、“我”的一个梦想是什么? 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3、“我”准备怎样去实现这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