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0.1 《论语》四则_长春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1179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0.1 《论语》四则_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0.1 《论语》四则_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语四则教学反思论语是过去蒙童教育的必读书,尽管有很多内容学生不易读懂,或有时似懂非懂,但我学习的目的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的精华中有益于自己的思想修养的部分。所以,我们的教学目的不在于逐字逐句吃透课文,而在于把握课文大意,理解课文交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和做人道理。本次课围绕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一、文化内涵:在教论语时,感觉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多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节课就没有白上。如果还能让学生乐于去读,那么课堂上所学的就不仅

2、仅是论语四则了。二、学习方法:教文言文的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什么是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我想不是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工具书和注释会意而后懂,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也许会在他的脑海里突然蹦出那么几句类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的文言语句来。多读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如何学文言文,一个字:读。相信文言文是读懂的,决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老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又不如“授之以渔场”(北师大肖川

3、教授语)。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不足之处:1.由于古文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多,有的同学在个别知识点可能还不够理解。2.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讨论来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改进措施:孔子及论语的有关资料、重点要理解的句子、学生喜欢的课文内容、背景音乐等。在提供信息、突出重难点、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课堂气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资料。在上课的前一天,布置学生各自收集有关孔子及论语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将信息进行整合,大大提高了信息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设计了小组合作的学习环节。在小组学习中,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自己就解决了。避免了重复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