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教案: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4904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教案: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教案: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所选古诗文,或论述人生理性抉择,或叙述不畏强暴的故事,或描述少年求学的艰辛,或抒发壮志豪情,内涵丰富而深刻。鱼我所欲也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唐雎不辱使命写的是唐雎完成使命的经过。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词四首中的渔家傲秋思表现了边关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了作者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满江红曲折地反映

2、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写作”的内容是“布局谋篇”,旨在让学生了解写作时布局和谋篇的原则和方法。“名著导读”以儒林外史为例,讲解了阅读讽刺作品的方法。“课外古诗词诵读”提供了四首词,旨在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句式。2把握作品内容,体会写作技巧,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文言文语感,能够理解、品读经典篇章。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辨析几种常见的文言现象。2借助工具书,自主翻译文言文,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的大意。3理解文言文记叙(

3、论述)的顺序、详略,体会文章优美、精练的语言,品味诗歌中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历史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握作品内容,体会写作技巧,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教学措施1反复诵读,品味文章语言。本单元为古诗文单元,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感受古诗文的语言特点。学习诗歌时,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主旨的基础上,在反复诵读中发挥想象和联想,勾勒出诗歌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2积累文言文知识。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识记重要文言文

4、知识,如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融合以前积累的文言知识分类对比识记。可设置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知识。3小组合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重难点问题,分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借助多媒体设施,创设古诗文教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4教学过程中应各有侧重:鱼我所欲也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品味孟子这一散文的语言特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唐雎不辱使命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战国策的语言风格,准确理解“潜

5、台词”;送东阳马生序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对比手法,正确看待苦和乐。词四首主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课时安排鱼我所欲也2课时唐雎不辱使命1课时送东阳马生序2课时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词四首2课时写作1课时名著导读1课时课外古诗词诵读1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