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复习任务群四 文言文阅读 任务突破练12 文言文选择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4417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复习任务群四 文言文阅读 任务突破练12 文言文选择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复习任务群四 文言文阅读 任务突破练12 文言文选择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复习任务群四 文言文阅读 任务突破练12 文言文选择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复习任务群四 文言文阅读 任务突破练12 文言文选择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复习任务群四 文言文阅读 任务突破练12 文言文选择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复习任务群四 文言文阅读 任务突破练12 文言文选择题(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复习任务群四 文言文阅读 任务突破练12 文言文选择题(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复习任务群四 文言文阅读 任务突破练12 文言文选择题(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任务突破练12文言文选择题一、(2021四川宜宾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颂功业。于是召集鲁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议封禅。诸儒或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席因菹秸。”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太山阳至颠,立石颂德;从阴道下,禅于梁父。

2、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发北山石椁,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骊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侯生、卢生相与讥议始皇,始皇闻之大怒,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

3、子扶苏谏曰:“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三十七年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始皇二十余子,少子胡亥最爱,请从,上许之。秋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有删改)1.(对点题)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B.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C.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D

4、.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2.(对点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谥法,追谥的准则,即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及品德,给予一个评定性的称号。B.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C.癸丑,属于历法中的干支纪年,十天干、十二地支按固定顺序排列配合,六十年为一个循环。“癸丑”前一位是“戊子”。D.崩,中国古代称皇帝或皇后死亡。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3.(对点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

5、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兼并六国,改称号为“皇帝”,自称为“朕”,追尊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废除谥号制度。B.秦始皇准备到泰山封禅,有的儒生认为要用蒲草包裹车轮,使用草席,最终秦始皇没有采纳。C.秦始皇在上林苑中修建阿房宫,在东海边上竖巨石,迁大量百姓到骊邑和云阳,加重了他们十年的赋税。D.秦始皇活埋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秦始皇长子扶苏劝谏,秦始皇为之大怒,便派扶苏到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2)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5.(原创)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

6、也”,结合本文看,你赞同贾谊的观点吗?你认为秦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2021云南昆明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龟兹王浸失臣礼,侵渔邻国。上怒,诏阿史那社尔等将兵击之。阿史那社尔引兵自焉耆之西趋龟兹北境,分兵为五道,出其不意,焉耆王薛婆阿那支弃城奔龟兹,保其东境。社尔遣兵追击擒而斩之立其从父弟先那准为焉耆王使修职贡龟兹大震守将多弃城走社尔进屯碛口去其都城三百里遣伊州刺史韩威帅千余骑为前锋,左卫将军曹继叔次之。至多褐城,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其相那利、羯猎颠帅众五万拒战。锋刃甫接,威引兵伪遁,龟兹悉众追之,行三十里,与继叔军合。龟兹惧,将却,继叔乘之,龟兹大败,逐北八十里。龟

7、兹王布失毕既败,走保都城,阿史那社尔进军逼之,布失毕轻骑西走。社尔拔其城,使安西都护郭孝恪守之。沙州刺史苏海政、尚辇奉御薛万备帅精骑追布失毕,行六百里,布失毕窘急,保拨换城。社尔进军攻之四旬,闰月丁丑,拔之,擒布失毕及羯猎颠。那利脱身走,潜引西突厥之众并其国兵万余人袭击孝恪。孝恪营于城外,或告之,孝恪不以为意。那利奄至,孝恪帅所部千余人将入城,那利之众已登城矣,城中降胡与之相应,共击孝恪,矢刃如雨,孝恪不能敌,死于西门。城中大扰,仓部郎中崔义超召募得二百人,卫军资财物,与龟兹战于城中,曹继叔、韩威亦营于城外,自城西北隅击之。那利经宿乃退,斩首三千余级,城中始定。后旬余日,那利复引山北龟兹万余人

8、趣都城,继叔逆击,大破之。那利单骑走,龟兹人执之,以诣军门。阿史那社尔前后破其大城五,遣左卫郎将权祗甫诣城开示祸福,皆相帅请降,凡得七百余城,虏男女数万口。社尔乃召其父老,宣国威灵,谕以伐罪之意,立其王之弟叶护为主,龟兹人大喜。西域震骇,西突厥、于阗、安国争馈驼马军粮,社尔勒石纪功而还。(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太宗讨龟兹,有删改)6.(对点题)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社尔遣兵/追击擒而斩之/立其从父弟先那准为焉耆王/使修职贡/龟兹大震/守将多弃城走/社尔进屯碛口/去其都城三百里/B.社尔遣兵追击/擒而斩之/立其从父弟先那准为焉耆王/使修职贡/龟兹大震/守将多弃城走/社尔进屯

9、碛口/去其都城三百里/C.社尔遣兵追击/擒而斩之/立其从父弟/先那准为焉耆王使/修职贡/龟兹大震/守将多弃城走社尔进屯碛口/去其都城三百里/D.社尔遣兵/追击擒而斩之/立其从父弟先那准为焉耆王使/修职贡/龟兹大震/守将多弃城走/社尔进屯碛口/去其都城三百里/7.(对点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都护,汉唐等时代西域地区最高长官,总监西域诸国,并护南北道。B.丁丑,计时序号,十地支搭配十二天干进行年、月、日、时的记录。C.胡,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与西域各民族的称呼。D.勒石,在石上刻字。公元89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遂沿用。8.(对点题)下列对原

10、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龟兹王对唐不敬,侵略邻国,太宗派遣阿史那社尔讨伐龟兹,社尔出其不意,率兵经焉耆之西直抵龟兹北部边境。B.龟兹王率领众将士在多褐城迎战唐军,中韩威之计,贸然出兵追击三十里,后遭唐军痛击,兵败逃亡到了保都城。C.郭孝恪驻守保都城,那利联合西突厥的军队与城内投降的胡兵里应外合,郭孝恪难以抵挡攻势,最终在西门被杀死。D.阿史那社尔先后攻破龟兹七百多城,向城中父老宣示朝廷威严,立叶护为王,使西域各国争相送礼,后记功还朝。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孝恪营于城外,或告之,孝恪不以为意。(2)那利复引山北龟兹万余人趣都城,继叔逆击,大破之。10.(原创

11、)太宗派阿史那社尔率兵讨伐对唐不敬的龟兹王,最后西域大治,阿史那社尔记功而还。唐王朝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参考答案任务突破练12文言文选择题1.D解析 “传相告引”意思是相互检举揭发,作“诸生”的谓语,本句单独成句;“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省略主语“秦始皇”,故两句之间应断开,排除A、B两项;“皆坑之咸阳”,“咸阳”是“坑”的后置状语,联系紧密,不可断开,排除C项。2.C解析 “癸丑前一位是戊子”错误,“癸丑”的前一位是“壬子”。3.C解析 “加重了他们十年的赋税”错误,原文是免除了他们十年的赋税和徭役。4.参考答案 (1)每个人的想法各不相同,秦始皇认为他们的想法很难施行,由此便贬斥

12、儒生。(2)周围架起阁道通行车马,从阿房宫的前殿直达南山。以南山的顶峰作为宫殿的标志。解析 (1)“乖异”,不一致,背离;“以”,认为;“绌”,贬斥。(2)“周”,在周围;“表”,作标记;“颠”,顶峰。5.我赞同贾谊的观点。秦始皇不施行仁政,这是秦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结合本文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穷奢极欲,徭役过重;法律严苛,施行暴政。此外,从本文看,秦始皇突然死去也加剧了秦王朝的灭亡。参考译文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王嬴政刚刚兼并六国,自认为自己品德功劳超过三皇五帝,于是改称号为“皇帝”,皇帝的文告称“制书”,皇帝下达的命令称“诏书”,皇帝自称为“朕”。追尊父亲秦庄襄王为太上皇。颁布制书说:“

13、从前君王死后,依据他生前的事迹行为定谥号,这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王,实在不应该。从今以后废除谥号制度,朕为第一个皇帝,后世依照顺序计数,称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于万世,无穷无尽地传下去。”二十八年,秦始皇巡视东方各郡县,登上了邹峄山,刻立石碑赞颂秦朝的功德业绩。召集鲁地的儒家学士七十人,到泰山下,议论祭祀天地封禅之事。有的儒生说:“古代君主封禅,是用蒲草裹上车轮,避免伤害山上的土石草木;清扫地面进行祭祀,使用的席是用草编的。”每个人的想法各不相同,秦始皇认为他们的想法很难施行,由此便贬斥儒生。于是下令修筑车道,从泰山南坡一直到达顶峰,竖立石碑颂扬自己的功德;又从泰山北坡而下,到梁父山进

14、行祭地仪式。祭祀天地的礼节与在雍城由太祝主持的祭祀上帝的仪式相同,而封藏都十分保密,世人不可能知道而记录下来。秦始皇认为咸阳城里人口太多,而先王的宫廷又窄小,便令人在渭水以南的上林苑中建造宫殿。先建前殿阿房宫,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殿上可容纳一万人,殿下可竖立五丈高的大旗。周围架起阁道通行车马,从阿房宫的前殿直达南山。以南山的顶峰作为宫殿的标志。又建筑复道,从阿房宫渡过渭水河连接咸阳,以此象征天上的北极星与阁道星相连,横穿银河抵达营室星。暗地征发判处宫刑和因犯罪服刑罚劳役的罪犯七十万人,分别建造阿房宫和骊山秦始皇陵墓。并开凿挖掘用作棺椁的北山石料,砍伐蜀地与楚地的木材,全部运到这里。在关

15、中共计兴建三百座宫殿,在关外建造四百多座。于是在东海边的上朐界内竖巨石,作为秦国的东大门。又迁三万家民户到骊邑,迁移五万家民户到云阳,他们全都被免除十年的赋税和徭役。侯生、卢生相互议论讥讽秦始皇,秦始皇知道后勃然大怒,于是派御史对每个儒生进行审问。儒生们相互检举揭发,秦始皇亲自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都活埋在咸阳,并告知天下,以警戒后人,有的人还被惩罚到边疆戍守。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劝谏说:“那些儒生们都诵读经书效法孔子,现在您却要用重法惩罚他们,我担心天下不安宁。”秦始皇大怒,便派扶苏到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三十七年冬季十月癸丑日,秦始皇出游,左丞相李斯随从前往,右丞相冯去疾留守都城。秦始皇有二十多个

16、儿子,他的小儿子胡亥最受疼爱,请求随同出游,秦始皇答应了。秋季七月丙寅日,秦始皇驾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李斯认为秦始皇死在都城外,担心诸公子会与天下百姓乘机作乱,于是就把消息隐瞒下来不发丧。6.B解析 “社尔遣兵追击”,主谓宾均有,单独成句;“擒而斩之”,承前省略主语“兵”,“擒而斩”作谓语,“之”为宾语,独立成句。据以上分析,排除A、D两项。“从父弟先那准”复指短语(同位语),具体指一个人,之间不可分开,排除C项。7.B解析 “十地支搭配十二天干”错误。应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8.D解析 “先后攻破龟兹七百多城”与原文不符。原文说“阿史那社尔前后破其大城五,遣左卫郎将权祗甫诣城开示祸福,皆

17、相帅请降,凡得七百余城”,意思是“阿史那社尔前后共攻下五座大城,派左卫郎将权祗甫到城中讲明祸福关系,各城相继请求投降,共得七百多城”,可见是攻破了五城,七百多城大部分是劝降。9.参考答案 (1)郭孝恪在城外安营扎寨,有人告诉他那利将要袭击这件事,郭孝恪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2)那利又带领山北龟兹一万多人逼近都城,曹继叔迎击,大败那利军队。解析 (1)“孝恪营于城外”,介词结构后置;“或”,有的人;“不以为意”,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2)“复引”,又带领;“趣”,逼近;“逆击”,迎击;“破”,败。10.将士英勇善战。多次打败龟兹王的军队,攻下一座座城池。善于运用怀柔政策。派左卫郎将权祗甫到城

18、中劝降,获得了七百多城。设立都护府,让龟兹人参与管理。参考译文 龟兹王渐渐失去作为臣子的礼节,侵占掠夺邻国的财物。皇帝大怒,派遣阿史那社尔等人率领军队攻打龟兹。阿史那社尔领兵从焉耆的西面直抵龟兹北部边境,分兵五路,出其不意,焉耆王薛婆阿那支弃城投奔龟兹,据守龟兹东部边境。阿史那社尔派兵追击,生擒并杀掉他,立他的堂弟先那准为焉耆王,让他向唐朝进贡。龟兹大为震惊,守城将士多弃城逃走。阿史那社尔进驻碛口,离龟兹都城三百里,派伊州刺史韩威率领一千多骑兵为前锋,左卫将军曹继叔紧随其后。到了多褐城,龟兹王诃黎布失毕、丞相那利、羯猎颠率领五万兵众抵抗。刚刚短兵相接,韩威带领军队假装后退,龟兹的全部士兵追击他

19、们,行军三十里,韩威与曹继叔的军队会合。龟兹兵害怕,将要退却,曹继叔乘此机会反击,龟兹大败,逃亡八十里。龟兹王布失毕兵败之后,逃亡到保都城,阿史那社尔进军逼近他们,布失毕率领轻骑向西逃跑。阿史那社尔攻占其都城,让安西都护郭孝恪守卫此城。沙州刺史苏海政、尚辇奉御薛万备率领精锐骑兵追击布失毕,行军六百里,布失毕困迫危急,据守拨换城。阿史那社尔进兵攻城四十天,闰月丁丑日,攻陷城池,生擒布失毕及羯猎颠。那利脱身逃走,暗中带领西突厥与本国合在一起的一万多士兵袭击郭孝恪。郭孝恪在城外安营扎寨,有人告诉他那利将要袭击这件事,郭孝恪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那利忽然到来,郭孝恪率领所统帅的军队一千多人想要进入城里

20、,那利士兵已经登上城墙,城内投降的胡兵与那利里应外合,共同夹击郭孝恪,箭矢如雨,郭孝恪抵挡不住,死于西门。城中大乱,仓部郎中崔义超召募到二百人,共同保卫军需财物,与龟兹兵在城中展开激战,曹继叔、韩威也在城外扎营,从城西北角进攻龟兹兵。经过一夜激战,那利兵才撤退,杀死龟兹兵三千多人,城中才安定下来。十多天之后,那利又带领山北龟兹一万多人逼近都城,曹继叔迎击,大败那利军队。那利一个人骑马逃走,龟兹人抓住他,把他送到军门。阿史那社尔前后共攻下五座大城,派左卫郎将权祗甫到城中讲明祸福关系,各城相继请求投降,共得七百多城,俘虏男女几万人。阿史那社尔于是召集城中父老,宣示朝廷的威严,把征伐有罪之国的道理讲明,立龟兹王的弟弟叶护为王,龟兹人非常高兴。西域地区震惊恐惧,西突厥、于阗、安国争相赠送骆驼、马匹和军粮,阿史那社尔刻石碑纪功,而后班师回朝。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