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群文通练 高频主题5 送别怀人(含解析).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4415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群文通练 高频主题5 送别怀人(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群文通练 高频主题5 送别怀人(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群文通练 高频主题5 送别怀人(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群文通练 高频主题5 送别怀人(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群文通练 高频主题5 送别怀人(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频主题5送别怀人古人出行,大体可分为游历、游学、赴考、出使、征戍、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古人常设亭送别、摆酒饯别、吟诗话别,因此送别成了古典诗歌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一、(2021江西临川一中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刘禹锡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注本诗当作于唐德宗永贞元年(805)至唐宪宗元和九年(814)之间,当时诗人被贬为朗州司马。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送客离去,管理驿站的官吏站在水边,田家连着竹林小溪

2、。B.颔联写正值社日,社鼓声声,时值正午,茅屋里响起中午时分的鸡啼。C.颈联写喜鹊在已熟的庄稼地里鸣叫,蝴蝶在秋草茂盛的垄上翩翩飞舞。D.尾联写诗人送客远行逐渐走近驿站房屋,疲惫的马匹再三发出嘶鸣。2.有人认为此诗的情感基调是欢快的,也有人认为是伤感的,你怎么看?请结合诗意与注解,运用你的诗词鉴赏知识加以阐释。二、(2021陕西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送独孤判官赴岭刘长卿伏波初树羽,待尔静川鳞。岭海看飞鸟,天涯问远人。苍梧云里夕,青草嶂中春。遥想文身国,迎舟拜使臣。注岭:特指大庾岭等五岭。伏波:汉代名将马援为伏波将军,平定岭南。树羽:鼓架之上置彩羽为饰,是推行文教的象征。静川鳞

3、:使水族安息,比喻施行政务。川鳞,水中的鱼,喻边民。苍梧:古地名,古属百濮分支,后并入楚地设苍梧郡。文身:在人体上刺花纹。古时南方有断发文身的习俗,后用以指偏远地区的百姓。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交代了主要事件,“送”字是统领全篇的诗眼。B.诗人巧用伏波的典故,含蓄地说明友人“静川鳞”是伏波“树羽”的接力。C.诗人每逢在“岭海”看到飞鸟,就会想起远在天边的友人,备感孤独。D.诗人运用镜头组接的艺术手法,描绘了送友人赴岭的情景,画面生动。4.这首诗联想丰富,想象精妙,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三、(2021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

4、题。点绛唇送李琴泉吴大有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添愁绪。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起笔两句,写出离别的地点,词人抚今追昔,触景生情,以逢君的快乐衬托送君的伤感。B.“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承接上两句,“酒阑”与“旗亭”互相照应,“呼渡”“沙鸥”与“江上”照应。C.下片开头两句,承接上片点明离别的时间,由“萧萧”“香冻”可见,此时正值深秋,风雨萧萧秋意寒,描绘出一片凄凉之景。D.下片结尾“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描绘了一幅“暮雨江畔送行图”,呼应标题,照应上片开头,意蕴深远。6.这首词意象丰富,描写

5、细腻,虽似写景却句句含情,试作简要分析。四、(2021江苏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上西平送杜叔高辛弃疾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更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注杜叔高:辛弃疾的朋友,曾两度从故乡金华到三百里之外的上饶拜访辛弃疾。二人宴游与赠答,此词即为其中之一。杜甫春日忆李白有“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句。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强调了怅恨绵延无尽,奠定了全词基调。B.上片大笔濡染,重在写景

6、,展现二人相会的时令特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C.下片起笔写欢宴,“尊如海”等四句表明自己的豪气志向和诗才,形象生动。D.“绿杨阴里,听阳关”,视听结合,巧用典故,凸显对友人的留恋牵挂之情。8.本词如何借用前人诗句表情达意?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参考答案高频主题5送别怀人1.D解析 D项,“尾联写诗人送客远行逐渐走近驿站房屋”理解有误。“宫树近”不是走近驿站,诗人此时已经在和朋友分别的驿站中了,“宫树近”是指靠近驿亭的树旁。2.示例 此诗的情感基调是欢快的。虽然刘禹锡此时被贬,但在写此诗时心境还是很愉快的。诗中写到社日、鸡鸣、喜鹊、晚禾、飞蝶,都是愉悦的场景,刘禹锡虽遭贬谪却能乐观自处,体现出其豁

7、达的胸襟。此诗的情感基调是伤感的。此时刘禹锡被贬朗州,又与友人相别,心情感伤,虽然诗中写到社日、鸡鸣、喜鹊、晚禾、飞蝶,都是愉悦的场景,但此为以乐景写哀情,更增添其伤感悲凉。尾联疲马再三嘶鸣亦显其伤感悲凉。3.C解析 C项,“诗人每逢在岭海看到飞鸟,就会想起远在天边的友人”理解有误。颔联的意思是,想到友人在崇山峻岭中与“飞鸟”为伴,在遥远的天边向“远人”问路,表现了友人旅途的孤单。4.示例 由友人所“赴”之“岭”,联想到汉代曾经平定岭南推行文教的伏波将军,进而联想到友人将要在岭南接力伏波施行政令,想象瑰丽。由送友人联想到友人翻山越岭、向“远人”问路的情景,表现了友人赴任途中的艰辛。由送友人联想

8、到友人所治之所的美好环境。由送友人联想到友人到任后受到治所人民热烈欢迎的动人场面。5.C解析 C项,“正值深秋”“秋意寒”错,由“梨花”意象可知应该是春天,是春寒料峭的时候。6.这首词用旗亭、暮云、沙鸥、柔橹、寒潮、梨花雨等意象,营造出凄凉伤感的意境,写出词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和无限眷恋不舍之情。词中“阑”“压”“暮”“寒”等字,凄伤婉转,与词人伤离惜别的凄凉之情融为一体,深远哀婉,十分动人。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将离别的忧伤刻画成了一幅隽永的景致,意蕴深远,极富感染力。7.C解析 C项,“表明自己的豪气志向和诗才”理解有误。“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都是词人夸赞友人的句子。8.“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化用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点明二人见面时节,表达重逢的喜悦。“何时重与细论文”化用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下次再会的期盼。“门掩黄昏”引用欧阳修的“门掩黄昏”,表达了词人的惜春之情与友人离去无法挽留的无奈、惆怅。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