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表格教案(6页).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4110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表格教案(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表格教案(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表格教案(6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表格教案(6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表格教案(6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表格教案(6页).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49中 王玉静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古文,出自经典礼记学记,本文短小精悍,句式对称,语言精美,道理精辟,是学生学习古文的典范。所以学习本课应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刚接触了两篇古文,对古文的学习虽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熟悉,应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学习一定的方法,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交流,读懂文意,并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和文学常识。2、借助整齐的句式理解背诵课文,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3、能合理地理解文章层次,领会

2、文章内容。【过程与方法】 1、在任务驱动下学习。2、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体会古汉语的韵律美,领会内容。3、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领会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体验感悟,懂得教学相长道理。重点、难点1、读懂文意,积累重要文言词语。2、借助整齐的句式理解背诵课文,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3、能合理地理解文章层次,领会文章内容。教法、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多种形式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流程媒体运用情境导思生成问题(任务驱动)一、经典悬念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文,它出自一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历经岁月的磨砺和淘洗,沉淀出许多有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智慧,悄悄润泽我们的心灵,

3、那么,今天我们会收获哪些智慧呢?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二、齐读学习任务了解一部经典 学习一种方法 积累一点言辞 体会一个道理三、课堂任务学习(一)、了解一部经典我们虽然还不熟悉这部经典,但其中蕴含的名言、成语早已深入我们的内心。1、抢答成语礼尚( ) 父慈( ) 一张( ) 半途( )孤陋( ) 玉不琢( ) 差ch之毫厘,( ) 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出自哪部经典呢?2、这部经典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是“四书五经”中“五经”( 诗经尚书周易春秋 )之一。3、请对照课下注释1,勾画出填空的相关内容这部经典是 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 论著的选集。相传为 编撰,名叫 ,又名 ,我们所

4、学文章虽有嘉肴出自 。4、齐读课前阅读提示,了解学记记述的内容。(二)学习一种方法布置任务:请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到窍门以最快的速度背会课文。看看谁是“背诵小能手”,背会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老师有奖品相赠哟!温馨提示:请结合课下注释和词典,读准字音,边读边找最好的方法。1、请同学(23名)背诵课文,其他同学挑出背诵中出现的错误,正字音。(根据学生出现错误随时纠正)2、请同学继续背诵课文,其他同学挑出节奏上的问题,正节奏。 教师出示三个典型句,先找同学试划,谈划分的理由,教师再出示划分节奏的基本方法。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划分的基本

5、方法:1、以意义为主划分,表达完整意思的词语不要拆开。2、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是故、故。文章节奏划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同学对照节奏齐读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律美。3、找同学谈背诵方法。生1: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背诵。 请同桌互译课文实践这种方法,发现不理解的字、词、句标记出来。 学生提出疑问,先请其他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教师出示文意理解,学生对照后,把自己理解不妥的的地方记下来。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

6、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更加努力学习);知道了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不倦钻研)。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生2:文章有两两相对称的句式,在相同的句式上换掉不同的字就可以背下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 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生3:熟读成诵教师补充

7、:梳理脉络法 嘉肴弗食不知其旨类比引入 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 教知困虽有嘉肴 层层深入 知不足自反 知困自强 教学相长 引用作结 学学半 小结:1、意义理解背诵法2、句式特点背诵法3、梳理脉络背诵法 教师总结语:感谢发言的同学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最有效背诵的方法教给我们大家,相信每一个同学今天又学习了一种新的背诵方法。自我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与同学交流合作会有不同的收获,交流讨论方能长进。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积累文中的重要词语。(三)积累一点言辞1、小组合作学习: 同一个字在不同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联系学过的古文,你能找出这样的多义字吗?(看哪一组积累的又快又多)温馨提示:请组长把这些字整

8、理在在一张纸上 学习后分组交流,重要词语勾画标记。2、教师出示典型的词:至:虽有至道过中不至其:不知其旨也其此之谓乎故:故曰温故而知新“兑”:通“说”yu,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兑命 “说”:通“悦”,愉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ppt交流点拨(学生展示教师点拨)ppt巩固拓展(四)体会一个道理1、文章如果压缩成一句话,你会保留哪句?为什么?2、请结合刚才的学习过程或你平时的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给你怎样的启示?3、“教学相长”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成语,但它已历经千年的演变,读音和意义是否发生了变化呢?请同学们现场查字典求证。教(jio)学相长(现代意义):通过教学,不但学生得到进步,教师

9、自己也得到提高。 礼记学记四、教师寄语诵读经典,做一个智者智者寻找方法,事半功倍智者付诸行动,脚踏实地智者与人合作,相互提高经典虽古老久远,但它始终在千年的岁月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让我们在诵读经典的阳关大道上走得更远!最是书香能致远!最后,我提议,让我们着怀对古圣先贤的崇敬,对母语文化的热爱,一起背诵这篇虽有嘉肴吧!师生齐诵虽有嘉肴五、布置作业1、背写课文,掌握重点词、句含义。2、可通读学记全文,礼记观其大略,摘抄名言、成语。3、了解傅说其人。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走入经典,获取更多的智慧! ppt评价反馈本节课整体效果较好,在任务驱动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需多方面备课,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应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