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燃烧的时候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 能结合语境辨析“流传”和“珍藏”的区别,能理解“尽管篝火回回都会变成灰烬,火种也不曾熄掉”的含义。3 借助课文训练学生简要概括课文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情境渲染,揭示课题。1、 板书课题: 13 篝火燃烧的时候2、 在少先队的营火晚会上,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诗人饱含深情地向少先队员们讲述着“一张照片”的故事。引入对课文的学习。二、 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整体感知,交流主内容。三、 研读课文,深入领会。1、 细读课文第27节。*用几句话简要说说这几节描绘的内容?*启发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此时此刻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有感情地诵读这部分内容。2、细读课文812节。A 体会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这张照片如今还在战士们手里流传,他们正防守着福建前线。”(“流传”如果改成“珍藏”,你觉得合适吗?)*“尽管篝火回回都会变成灰烬,火种可从来也不曾熄掉。”(这里的“火种”指的是什么?这句话的含义你理解吗?)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总结课文,再现整体。1、 总结课文,教育学生学习革命战士的精神品质。2、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3、 实践活动:根据诗歌27节的内容,把发生在松树林里那感人的一幕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