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年闰土【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2、学习课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的方法,写一个同学的外貌。 3、知道闰土是一个朴实可爱、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了解“我”和闰土之间的深厚友谊。【教学重点和难点】 1、从外貌描写中知道闰土是一个朴实可爱的少年;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中看出他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2、理解“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后审题 1、交代本文选自鲁迅先生写的小说故乡 2、简要介绍鲁迅。 3、用文中的一句话解题: 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
2、土。(解释“闰月、五行缺土”) 二、自学字词,反馈交流 1、正音:猹(zh)祀(s)胯(ku)獾(hun) 2、字形:胯(“月”字旁)祀(右边是“巳”不是“已”) 3、释义 猹 胯下 祭祀 值年 毡帽 家景 郑重 仿佛 无端 如许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2、课文写出了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读后讨论) 四、突出重点,讲读课文 1、体验闰土是个可爱勇敢的少年。 (1)学习第一节,指名读,思考:这节三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景人猹) 讨论:人(闰土)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能看出闰土的可爱,又从哪里看出他很勇敢?(再读课文) (2)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要求背诵这节文
3、字 教师可引背,引语如下:文章的开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动人的图画。你看,这画面上的景色多美啊在这画面上还有一位可爱的少年哩他在干什么?刺着了吗? 2、文章后面也有一部分内容,写了跟第一节同样的景象,大家仔细阅读,找出有关内容。(交流后知道:从“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它的皮毛是油一样的滑”) 教师范读这部分内容,学生边听边思:听了朗读,你知道了什么?闰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读后讨论,讨论后再读课文) 3、除了写“闰土月下看瓜刺猹”这件事外,课文还写了闰土讲了哪几件事?(雪地补鸟、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 分别读这三件事,思考:从这些事中能看出闰土的外貌抓住三方面的特征:“紫色的圆脸”看
4、出他是个健康的生活在农村的海边的少年;“头戴小毡帽”,看出是浙江绍兴一带的地方特点;“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看出父亲十分爱他。 五、突破难点,理解句子 学习“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 (1)先了解字面的意思:“我”的城里的朋友不知道闰土说的希奇事,是因为闰土生活在海边广阔的天地里,而他们是生活在城里的狭小的天地里。 (2)再理解句子的含义:闰土生活在海边广阔的天地里,而广阔的天空在我们眼里只能看到狭小的一块院子里的天空,就像是“坐井观天”,我们视野狭窄,知识贫乏,不像闰土见多识广。 (3)这句话说明了:“我”厌恶城里的少爷生活,十分向
5、往闰土那样的农村生活,同时对闰土充满了羡慕、赞叹的情感。 5、“我”和闰土见面的时间不长,两个人的身份不同,一个是少爷,一个是穷人的孩子,但他们之间有着纯真的、深厚的友谊。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 (听到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我很高兴,日日盼新年;闰土来了我飞跑去看,他见人怕羞,只是不怕我,我们不到半日,便熟悉了;听闰土讲希奇事,产生了敬佩;闰土要走了,急得大哭,闰土哭着不肯出门;分别后,互送小礼物) 六、总结全文 学习课文后,再说说闰土,闰土和“我”的友谊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教师归纳总结) 七、学生质疑问难 八、语言实践 学习课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的写法,用简短的语句介绍你熟悉的一位同学。 九、课外拓展 介绍鲁迅的故乡,让同学课外阅读【板书设计】 想象中的闰土(景人猹) 闰土要来了 管祭器 日日盼 朴实可爱 闰土来了 圆脸 小毡帽 银项圈 熟识 聪明能干少年闰土 讲希奇事 捕鸟 捡贝壳 看瓜 看跳鱼 钦佩 见多识广闰土走了 急得大哭 互赠小礼物 难过 纯真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