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200228454.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6400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20022845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20022845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20022845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20022845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20022845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200228454.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200228454.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200228454.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200228454.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200228454.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200228454.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2课诗经二首【读一读感知】1.作者名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2.起兴手法起兴手法:又叫“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说,先说其他事物,以引起要说的事物。它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是一种利用语言因素建立在语句基础上的“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有创造作品气氛,协调韵律,确定韵脚和音步,拈连上下文关系等作用。运用起兴手法还可使语言咏唱自由,行文轻快、

2、活泼。【知识链接】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看法有二:一是当初周朝设有专门采集民谣的官员,他们四处采访,收集民歌,把各诸侯国的民歌集中起来;二是周朝还有“献诗”的制度,公卿、士大夫在某些场合要给天子献诗,诗经中的不少“雅”诗,就是这样汇集到一起来的。3.行文思路答案:爱恋 相思 梦幻 意境美【做一做探究】1.以“关雎”为题,并以“关关雎鸠”起兴,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是一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以引起所咏之物。表达主人公的追慕之心和相思之情。2.诗中的淑女和君子各是怎样的形象?答案:“淑女”的形象: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还有美好的心灵。“君子”的形象:是一位德才兼备、有情有义、有礼有节的君子。3.你如何理解蒹葭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答案: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4.蒹葭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来表情达意,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答案:蒹葭全诗重章叠句更显韵味悠长,强化了诗歌的音乐美和抒情性,渲染了凄清朦胧的气氛,强化了主人公求而不得的惆怅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