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4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94986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4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4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4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4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4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4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4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4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单元目标检测卷四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太祖敕谕群臣说:“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其目的是()A.扩充内阁的职权B.使内阁成为法定机构C.避免权臣乱政,加强皇权D.由六部掌管国家行政2.明朝时,“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自是,内阁权日重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这说明内阁()A.设置的目的是防范六部专权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只做顾问,无权接触军国

2、大事D.地位变化取决于君权的需求3.明朝对各国朝贡物品如国王、王妃等附搭的货物,先抽50%的货物税,余者由官府付款收购;其他货物,船进入港口后,全部封舱,待抽20%的货物税后,才准开舱贸易。这反映出()A.当时的海禁政策已大大放宽B.朝贡贸易已经考虑到经济利益C.高关税保护了国内小农经济D.中外协定进口货物缴纳的税款4.“生我兮父母,长我兮疆土,我生不辰兮,疆土多故,奠我再生兮,维戚元辅。”该诗歌主要颂扬了戚继光()A.平定了准噶尔叛乱B.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5.关于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因,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

3、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与之相符的是()A.建立西域都护府B.形成奏折制度C.设立枢密院D.设立军机处6.清朝政治制度出现了新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立产生的影响是()A.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C.推动奏折制度形成D.国事均由军机处决策7.下图是乾隆皇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对金瓶掣签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金瓶掣签仪式由班禅和达赖主持B.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C.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D.乾隆皇帝后逐渐废除8.清朝雍正时期曾“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然而到乾隆二十二年(17

4、57年)就又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规定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这种政策()A.禁绝外国人来华贸易B.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C.放宽了民间贸易往来D.有利于维护主权和发展经济9.下表中的著作均涉及了玉米的相关记载。著作作者记载内容历史结论农政全书(明)徐光启出现“玉米”的称谓玉米在明朝时便已传入中国金瓶梅(明)兰陵笑笑生提到过“玉米面鹅油蒸饼”的做法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黄邦和、萨那、林被甸16世纪玉米传入中国,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对表中内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史料来源广泛得出的结论更接近真相B.玉米来华的历史解释不够严谨C.解读玉米来华首先

5、要甄别史料真伪D.历史结论需要多个史料进行论证10.明朝江南地区的一些土地所有者,不再满足于把土地出租,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他们亲自管理生产,非常注意作物配置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由此可见,明朝江南地区()A.新的经济因素滋生B.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C.放弃传统经济模式D.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巨变11.下面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据此可知()A.18世纪的中国曾出现贸易危机B.闭关自守使清朝对外贸易日渐萎缩C.清中叶中外贸易联系渐趋密切D.清政府实施较为宽松的贸易政策12.李贽主张“因材”“并育”“各从所好,各骋所长”。李贽的这些言论()A.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

6、量B.主张发展人的个性C.否定了“天理”的存在D.抨击了道学家的虚伪13.宋明理学家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传承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将之延续,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A.彻底否定传统儒学思想B.批判君主专制统治C.认为儒家学者应“致良知”D.宣传春秋大一统的主张14.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A.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B.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C.折射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D.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15.下表摘编自徐光启

7、的农政全书。材料表明在农学研究中,徐光启()农作物相关记述稗“稗多收,能水旱,可救俭岁”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芋“可以救饥馑,度凶年”A.注重农作物品种的改良B.重视农作物的备荒价值研究C.认为水稻不足以度荒D.认识到发展水利的重要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

8、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清)张廷玉明史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重,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几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摘编自明神宗实录(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朝内阁制度的变迁过程。(7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叶向高评论内阁的观点。(8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

9、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清圣祖实录材料二康熙大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盛极而衰,很快滑向萧条冷落的帝国黄昏。摘编自王龙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1)材料一中康熙帝“施恩于喀尔喀”指的是什么?康熙帝怎样看待两个“城”?(4分)(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说康熙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4分)(3)

10、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的原因。(6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棉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织业专业市镇。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远近驰名。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朝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在世界市场

11、上有着极好的销路,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往中国。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明朝后期,许多富商经营起矿冶业等产业。在这种历史潮流推动下,贱商的观念明显改变,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走向了经商的队伍,他们“以儒而贾,以贾而儒”,甚至“左儒而右贾”,习以为常。摘编自晁中辰明朝对外交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后,明朝农业和手工业发生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中期“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国内因素,概括白银内流推动商业发展的表现。(6分)(3)有学者认为,商品经济繁荣促使明朝中后期出现社会转型的萌动。根据

12、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2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简表阶段类型代表作特色秦汉时期远古神话燕丹子幻想方式、叙事方式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搜神记以写神仙鬼怪为主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以人物的琐闻轶事为主隋唐时期传奇小说白行简李娃传等以才子佳人和帝王将相为主宋元时期话本小说三国志平话等白话小说出现,以平民为对象明清时期短篇小说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以白话为主,以市井小民为对象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章回体,白话小说,题材众多摘编自孙宏哲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透析上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阐

13、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单元目标检测卷四1.C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故A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且此时内阁尚未出现,故B项错误;明太祖吸取了历史上权臣专权乱政的教训,废除宰相制度,以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权归六部是废除宰相制度的结果而非目的,故D项错误。2.D君主依赖内阁则内阁权重,依赖内监则寺人权重,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设置内阁的目的是强化皇权,排除A项;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排除B项;内阁可以接触军国大事,排除C项。3.B题干材料与海禁政策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先抽50%的货物税,余者由官府付

14、款收购”“待抽20%的货物税后,才准开舱贸易”,表明当时的朝贡贸易已经考虑到经济利益,故B项正确;朝贡物品不会对中国的小农经济造成冲击,关税是政府为了获取利益而设的,故C项错误;货物税是由明朝政府制定的,不是中外协定,故D项错误。4.B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B项符合题意;平定了准噶尔叛乱、打败了沙俄侵略军是在清朝,故A、D两项错误;郑成功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故C项错误。5.B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并结

15、合所学知识,可知奏折是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的密封报告,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故B项正确;枢密院是军事机构,与题干材料“密陈朕前”不符,故C项错误;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是清朝时期的中枢秘书机构,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与题干材料“密陈朕前”不符,故D项错误。6.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B项;军机处涉及的是中央内部问题,A项错误;奏折制度的形成与军机处的设立没有必然联系,C项错误;军机处是中央秘书机构,国家大事均由皇帝决策,D项错误。7.B乾隆后期作出规定,转世灵童的人选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来确认,报朝廷批准,这有利于加强清政府对

16、西藏的控制,A项错误,B项正确;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的是1793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C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8.B根据题干材料“规定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可知是限制而非禁绝外国人来华贸易,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政策调整,将对外贸易置于官府控制之下,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故B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规定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可知限制了民间贸易往来,故C项错误;这种有限度的“开放”,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不利于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9.D由农政全书金瓶梅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对玉米的记录,

17、可知历史结论需要多个史料进行论证,故选D项;“史料来源广泛得出的结论更接近真相”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关于玉米的记录而非玉米来华的历史解释,排除B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历史结论而非史料真伪的甄别,排除C项。10.B根据题干材料“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他们亲自管理生产,非常注意作物配置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可知是使用雇工劳动,这是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因此B项正确。11.C18世纪中国金银比价升高,意味着白银贬值,说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故A项错误;18世纪中国金银比价升高说明在对外贸易中清朝处于出超地位,不能说明清朝对外贸易日渐萎缩,故B项错误;18世纪

18、中国金银比价与国外金银比价逐渐趋同,说明中外贸易联系渐趋密切,故C项正确;清政府对外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故D项错误。12.B程朱理学重视人的主观意志,故A项错误;李贽主张对不同个性的人,“各从所好,各骋所长”,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故B项正确;李贽的言论并没有否定“天理”的存在,故C项错误;李贽以“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抨击了道学家的虚伪,故D项错误。13.B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继承与批判,没有对儒学进行彻底否定,故A项错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均批判君主专制统治,故B项正确;提出“致良知”思想的是王守仁,故C项错误;

19、“春秋大一统”是西汉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14.C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所强调的“忠”“义”是当时社会所倡导的,是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反映,因此本题选C项;从题干材料中无法看出这类小说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A项错误;“忠”“义”人物的出现并不能体现出宣扬宋明理学,B项错误;当时民主思想并未出现,民主思想的传播无从谈起,故D项错误。15.B题干材料是农政全书对一些粮食作物的记载,从记载内容上看,强调的是三种作物的备荒价值,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和水利的重要性,故排除A、D两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水稻与备荒之间的关系,故排除C项。16.参考答案:(1)过程:明太祖罢

20、中书省后,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明成祖让殿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还提升了他们的职位,但国家大事往往由皇帝自己裁决,阁臣只是顾问而已;明仁宗以后,阁臣地位提高,内阁大学士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并逐渐制度化。(2)观点: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一旦阁臣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内阁对君权、部权都很尊重;阁臣一切都听命于皇帝。17.参考答案:(1)事件:帮喀尔喀蒙古驱逐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叛乱。看法:众志成“城”比长城更坚固。(2)原因:内弥纷争,外抗沙俄,维护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康乾盛世”开创者之一。(3)原因:强化君主专制;固守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推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

21、自守政策。18.参考答案:(1)变化:粮食产量提高;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家庭手工业日益市场化;手工业专业市镇大量兴起。(2)国内因素:中国精美的手工业品畅销;明朝政府开放海禁。表现: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人资本雄厚;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商业资本转向生产领域。(3)说明:市民阶层崛起,阶级结构变动;新的经营方式产生;抑商观念开始改变。19.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日益走向成熟。阐述:中国古代小说在隋唐以前处于萌发阶段,小说多以幻想神怪和人物的琐闻轶事为主,说明小说创作还没有成熟;隋唐以后小说创作由短篇转向长篇、由上层社会对象转向平民阶层,尤其是明清长篇小说的大量创作,说明小说创作日益成熟;这是因为小说创作在隋唐以前还是文学创作的末流分支,而宋朝及以后小说开始面向市场创作,因而作家开始将小说创作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加大了对小说创作的研究,从而促进了小说创作的日益成熟。示例二论题:中国古代小说体现出世俗化的发展趋向。阐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表现为由神话志怪转向才子佳人,再到市井平民,说明小说的服务对象日益世俗化;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学作品的市场化;隋唐以后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为小说市场化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从而促使小说的描写对象面向广大的市民阶层,以白话为主,古代小说走向世俗化。-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