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杨氏之子_人教新课标 (共11张PPT).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8017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杨氏之子_人教新课标 (共11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杨氏之子_人教新课标 (共11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杨氏之子_人教新课标 (共11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杨氏之子_人教新课标 (共11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杨氏之子_人教新课标 (共11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杨氏之子_人教新课标 (共11张PPT).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杨氏之子_人教新课标 (共11张PPT).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杨氏之子_人教新课标 (共11张PPT).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杨氏之子_人教新课标 (共11张PPT).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杨氏之子_人教新课标 (共11张PPT).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杨氏之子_人教新课标 (共11张PPT).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组杨氏之子导入新课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话说梁国有位姓杨人家的儿子很聪明,一天有位姓孔的人到他家拜访,他用巧言妙语回答对方问话,不仅表现出了他的聪明才智,更使我们体会到语言艺术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吧。作者简介刘义庆(403 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主要作品:著有世说新语,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探究交流课文断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同“慧”,智慧。甚:很,非常

2、。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就,于是。诣:拜见。乃:()为()设果,果有杨梅。儿孔设:摆放。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说。以:来。示:给看。曰: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未:没有。夫子: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课文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句话点明人物及其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从孔君平来拜见其父一事看,两家关系很好,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小孩,可见孔与孩子很熟。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2.最妙的是,孩子没有生硬的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之意,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这个回答反映了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1.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而想到孔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