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4962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瞥见(pi) 什物(sh) 蓦然回首(m) 味同嚼蜡(jio)B.慰藉(ji) 气馁(ni) 苦心孤诣(y) 惟妙惟肖(xio)C.暂时(zn) 粗糙(co) 寻章摘句(zhi) 长吁短叹(y)D.呜咽(yn) 脊梁(j) 鲜为人知(xin) 恃才放旷(sh)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萧索 烦躁 物竞天择 猝不及防B.庸碌 蓬蒿 一代天娇 相得益彰C.籍贯 笼统 趋炎附势 合辙压韵D.迁徙 隐密 险象迭生 变本加厉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

2、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6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随着指令的发出,火箭载着承担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腾空而起,飞向苍穹,壮观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B.“英雄司机”吴斌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都是闪亮的道德坐标,他们为我们展示了人类最朴素、最伟大、最珍贵的情感,最应受到民众的顶礼膜拜。C.日本某些政客不顾历史事实和国际法,使出浑身解数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麻烦,现在又搞什么募捐买岛,真是可笑之极。D.巴特尔一直是新疆广汇飞虎男篮冲击CBA总冠军的中流砥柱,在新的赛季即将到来之际,球迷对这位来讲的感激和期待之情溢于言表。4.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说到湿地

3、,你会想到什么?是( ),还是( )?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绰约风姿,还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缠绵浪漫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人类( )和( )的重要基础。A.秋风中摇曳的芦苇 晨光里嬉戏的水鸟 持续发展 赖以生存B.晨光里嬉戏的水鸟 秋风中摇曳的芦苇 赖以生存 持续发展C.晨光里嬉戏的水鸟 秋风中摇曳的芦苇 持续发展 赖以生存D.秋风中摇曳的芦苇 晨光里嬉戏的水鸟 赖以生存 持续发展5. 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城子 密州出猎东坡乐府笺苏轼宋代B.香菱学诗红楼梦曹雪芹清代C.社戏朝花夕拾鲁迅

4、现代D.金色花散文诗泰戈尔印度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每小题12分))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安全的节能“大衣”:发泡水泥为了能够阻挡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国家规定在建造楼房时必须给建筑物穿一件用保温材料做成的节能“大衣”,以减少夏天室内冷气和冬天室内暖气的外流。然而近年来,由于墙体保温材料被点燃而引起的高楼火灾却频频发生。目前国家已禁用易燃的有机外墙保温材料,取而代之的是无机保温材料,发泡水泥就是其中的一种。发泡水泥,顾名思义,是一种有“泡泡”的水泥。“泡泡”是如何生产的呢?首先,将发泡剂用机械搅拌方式或者高压空气雾化气动方式进行充分发泡,形成大量大小均一、直径适宜的稳定的

5、泡沫。然后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就形成了一种内部含有大量封闭气泡的轻质混凝土。20世纪30年代,瑞典开发研制了发泡水泥,在挪威应用一举获得成功,后来在欧美地区迅速得到广泛应用。1973年为了节约能源,韩国推广应用发泡水泥,随后日本也积极推广。在韩国、日本的带动下,东南亚国家也开始广泛应用发泡水泥。我国最早的发泡水泥应用,是上世纪50年代黑龙江地区的墙体保温层工程。该工程由前苏联专家指导施工,效果良好,至今近60年依然完好无损,仍在使用。最早的保温办法,是增加墙体厚度,但不能达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后来有了新型复合墙体。但这些复合墙体大多采

6、用聚苯乙烯材料,这种材料属于易燃材料,且在冬季供暖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释放有害气体。而通过发泡水泥技术制作的节能“大衣”,除了阻燃,还有很多优势。发泡水泥属于气泡状隔热材料,水泥内部的那些封闭气泡,可以使混凝土轻质化和隔热化,保温、隔音的效果特别好。它还有强度高、不变形的特点,其抗压抗裂性是普通混凝土的8倍。用在楼层间地板辐射采暖工程中,既可以支撑地暖管材和地面承重,又可以隔热、隔音。在制作发泡水泥的过程中,发泡剂必不可少。这种发泡剂的原料为植物性或动物性的脂肪酸,合成体为水溶性,不含苯、甲醛等有害物质,绝对安全环保。发泡水泥的耐久性强,使用年限大于50年,可与建筑物同寿命,一次施工可使建筑物

7、终身保温。从使用成本、应用范围上看,发泡水泥也极具吸引力。目前,发泡水泥在楼层间地板施工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作为外墙保温“大衣”,还亟待推广。相信这种新型环保材料会带给我们更加安全节能的居住环境。(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4期,有改动)(1)下列对“发泡水泥”下定义正确的一项是( )A.发泡水泥就是内部含有许许多多小泡泡的水泥。B.发泡水泥是通过在水泥浆中添加发泡剂而生产出的新型水泥。C.发泡水泥是内部混合了大量大小均一、直径适宜、稳定的泡沫的轻质混凝土。D.发泡水泥是内部含有大量直径适宜且均一的封闭气泡的混凝土。(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给建筑物添加保温层主要是在北方地区

8、采取的措施,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冬季室内温度能达到规定的标准。B.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已经使用发泡水泥做墙体保温材料,但由于种种原因,发泡水泥后来几乎没有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C.加厚墙体可以保温,环保但不能节能;采用新型复合墙体,材料大多数易燃物质,且随着温度升高而释放有害气体,节能但不环保。D.发泡水泥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具有阻燃、质轻且强度高、隔热、隔音、安全环保、耐久性强等多种优势,可在建筑中广泛使用。(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介绍发泡水泥的事物说明文,读后使我们对这种建筑材料的特点和用途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B.本文主要采用逻辑顺序,依次说明了发泡水泥的基本

9、特点、研发应用历史及其多种优势,条理清晰,层次分明。C.文章第二段采用了打比方、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形象、准确、全面地介绍了发泡水泥的生产方法及产品特征。D.本文的语言平实而又不乏生动,如标题既直接点明了发泡水泥的安全节能,又用“大衣”作比,形象概括了其保温的特点。三、(本大题共2小题,第9、10、12题各4分,第11题6分))7.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A.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

10、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B.诗的颈联以含蓄的方式,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C.这首诗通过登楼所见,抒发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破败、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读之让人感慨万分。D.与杜甫的春望石壕吏等诗相比较,能看出此诗的老杜风格。诗人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布控精巧、情思绵绵,自成一格。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1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12、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录毕,走送之两股战战,几欲先走B.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其真无马邪(2)请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3)作者所说的自己求学的“勤且艰”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26分))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问题多说一两句话麦父从医学院一毕业,他就进了父亲的诊所,成了和父亲一样的乡村医生。从他

13、进诊所的第一天开始,父亲就谆谆告诫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开大处方。他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上。他进诊所,是被看做来接父亲的班的。父亲年龄渐大,一天看几十个病号,已经吃不消了。他们的诊所,只看一些普通的病症,诸如感冒、腹泻、炎症之类。如果病情复杂,他们会立即建议病人去大医院诊治,以免延误。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因为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说,他的医术已经一点也不比父亲差了。然而,奇怪的是,来看病的人,大多仍然会选择让父亲看。这让他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失落感。父亲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查看了儿子的门诊记录,没开过大处方,药方也都是正确的;儿子看病时的态度,

14、问诊周到,热情友善,也没毛病啊。不过,在连续留意了几天后,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这天,他坐在父亲身边,观摩父亲诊治。对待每一个病人,父亲都详细问诊、把脉、察看舌苔、摸腹,然后,给病人开处方。他特别留意了父亲所用的药,与他的判断几乎一致。一切似乎都与自己的诊治没有什么差别啊。父亲也不着急,只顾自己和平时一样,一个接一个看病。一个姑娘,陪着一位老人来看病,肠胃不舒服。老父亲仔细问诊检查后,开好药,对老人说,老哥,我刚刚检查了你的咽喉,你还有慢性咽炎哪。老人连连点头,是啊是啊,你也给开点药吧。老父亲摇摇头,慢性咽炎重在保养,你一定抽烟吧?听我一句话,把烟戒了。烟不戒,吃什么药,你的咽炎也好不了。默默

15、站在一边的姑娘忽然激动地插嘴说,爷爷,你听见了吧,医生都让你戒烟,你就是不信。老人看看姑娘,又看看医生,憨憨地说,是得戒了。姑娘搀扶着老人站起来,笑着对老父亲说,医生,谢谢你,你的话他听。看着这一幕,他猛地一震。自己每次看病,都是开完了处方,就急着看下一个病人,根本没时间再和病人交流,而老父亲似乎总会比自己多说那么一两句话。这一发现让他惊喜不已。下一个病人牙痛,老父亲检查后,确定是牙周炎。老父亲开好药,问病人,是不是喜欢吃成货?病人直点头,最喜欢吃腊肉和成菜了。每年冬天,家里都会腌很多成货,一直要吃到夏天呢。语气里透着满足和自豪。老父亲摇着头说,成货开胃,但吃多了,有害健康,还是少吃点吧。病人

16、捂着腮帮子,点点头,听你的。几天的陪诊结束了,儿子回到了自己的诊室。一位年轻妈妈领着 孩子走了进来,孩子肚子疼。化验单显示,孩子肚子内有蛔虫。他很快就开好了药方,递给孩子妈妈。然后,他拉过小孩的手,看了看他的指甲,笑着对小孩说,你看看,你的小手指甲太长了,里面藏着好多小虫呢,小虫一不留神就跑进了你的肚子里。记得要多洗手,常让妈妈剪指甲哦。男孩腼腆地低下了头,妈妈弯腰对孩子说。听到了吧,医生叔叔的话,是不是跟妈妈讲的一样?男孩看看他,又看看妈妈,点了点头。他微笑地目送年轻妈妈拉着孩子的手离开,心里暖暖的,终于明白,多说这一两句话,带给病人的,不仅仅是温暖的关心,更为这寒冷的冬季,带来了一抹动人心

17、弦的温情与爱。(选自做人与处世2012年第9期)(1)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从他进诊所的第一天开始,父亲就谆谆告诫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2)儿子的心理经历了从“莫名的失落感”到“心里暖暖的”的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意补写出中间空缺的词语。莫名失落_心里温暖(3)文中的父亲和儿子,你更欣赏谁?请选定一个,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文章第三段说:“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老父亲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这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文章结尾一段中划线的句子对你有什么启示?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10. 请按照提示填写处空缺的句

18、子(1)我寄愁心与明月,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八百里分麾下炙,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论语十则中,孔子谈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5)生活中,人们常以周敦颐爱莲说中的“_,_”作为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1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今年5月14日,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开播。它立刻成了“吃货”必看和观众热议的话题。材料二:舌尖上的中国中出现的美食成了网络上的搜索热词,并引发热卖。淘宝数据显示:5月14日起的一周时间,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已有近400

19、万次左右。土特产搜索量更是爆炸式增长,其中毛豆腐增长了48倍,松茸增长了两倍。 成交量也倍增。材料三: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片段,香港大澳岛上的一位老奶奶对着照片忽然哭了。原来照片上的人是她故去的老伴,他俩做了一辈子的虾酱。材料四:观众评论:“很久没被中国的纪录片感动了!”材料五:舌尖上的中国和大多数美食节目不同,此片不 仅重“舌尖”,更重“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我们是在表现美食,而通过美食,我们希望能看到中国的样貌,关注中国的现实生活。”(1)鉴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产生的影响,西部手机报拟以此为主题,制作一期专刊。请你为下面的专刊标题补写出下句,使之对偶整齐。舌尖载动故乡情,_(2)本期

20、专刊拟分为两个板块,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为每个版块写出两个关键词。(3)以上材料中四个画线的句子有两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序号加以改正。六、作文(共60分))12. 什么是享受呢?有人认为吃美食是一种享受,有人认为听音乐是一种享受,有人认为旅行是一种享受,也有人认为经历失败是一种享受其实摆正心态,仔细想想,做许多事情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享受。那么,你做的哪件事是享受呢?请以“享受”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 B2. A

21、3. B4. D5. C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每小题12分)6. CDC三、(本大题共2小题,第9、10、12题各4分,第11题6分)7. B8. A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患,担心;尝,曾经;以:用;乃,才。(1)A(2)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

22、才暖和过来。(3)勤:勤奋抄书读书;勤于求师请教。艰:从师路途艰难;求学生活艰苦。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26分)9. 指父亲语重心长的恳切嘱托。表达了老父亲对儿子的殷切希望,希望儿子成为一个不仅有医术更要有医德的医生。比喻小事一桩,轻易就能办成。写出了儿子此时的特点,自恃毕业于医学院,完全能胜任乡村医生的工作,而未能真正理解父亲对他告诫的深意。猛地一震,惊喜不已示例:欣赏父亲:对儿子的谆谆告诫表现出他的仁厚善良,心中有爱;诊治过程中父亲对病人的关爱体现出高尚的医德;从父亲启发教育儿子的方式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人。欣赏儿子:对病人热情周到,诊治准确,表现了他良好的职业素养;观摩父亲诊治体

23、现了他虚心好学善于观察;效仿父亲关爱患者体现他善良充满爱心。发现的问题:儿子每次看病,都是开完了处方,就急着看下一个病人,不与病人过多交流。老父亲用自己在诊治过程中关爱病人的实际行动影响教育了儿子,不露痕迹地解决了问题。埋下伏笔,引起下文,推动情节的发展。示例:人的心中要有爱(这是基础),还要善于沟通,真诚关爱(这是方法和过程),才能让他人尤其是有困难的人感受到温情与爱,而自己也能收获更多的温情与爱(这是结果)。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10. 随风直到夜郎西五十弦翻塞外声瀚海阑干百丈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1. 光影激扬赤子心这是一道拟写标题(板块关键词

24、)的题目。提取概括标题的方法:先仔细读懂材料,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或提取文中的关键字即可作为标题。这些材料突出两部分,一个是美食引发关注,淘宝上热卖。综合可得答案:(表现)美食,(关注)生活;(观众)热议,(淘宝)热卖。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平时多阅读,增加语感。前分句“是否”表示不确定的意思,而后分句“不是而是”表示确定的意思,前后不协调。经分析,此句有两处语病,一个是成分残缺,应在“吃货必看”后加“的纪录片”等词语;另外一个是“近”或“左右”语意矛盾,应删去

25、其中一个。答案:(1)例:光影激扬赤子心(2)(表现)美食,(关注)生活;(观众)热议,(淘宝)热卖(3)在“吃货必看”后加“的纪录片”等词语;删去“近”或“左右”。六、作文(共60分)12. 【例文】生命因享受而精彩天空因星星的点缀而更加美丽耀眼;大海因鱼儿的陪伴而更加生动活跃;生命因享受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蛹儿,努力地钻出来,在努力的寻找自由的存在,自己价值的存在,美丽舞台的存在,在它出来的那一刻,在花朵中曼妙的飞舞时,我想它已经找到自己的舞台,享受着破茧成蝶后的欢乐,享受着自己以后的人生,享受着为花朵传粉的快乐,生命因享受而精彩。墙壁间莫名的种子,努力的在那寻找着供给自己生命的养料,只

26、为让自己冒出头,看着想象中的大千世界,终于,它冲破种皮,通过紧窄的墙壁,出来了,嫩绿的叶儿在风中摇摆,享受着自己成功的快乐,享受的看着这个世界,那叶上的泪珠分明是喜悦的泪水,生命因享受而精彩。“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在风雪中傲然独立的姿态,只为等待春天的到来,在等到春的那刻,它在享受风雪过后的欢乐,享受着为姐妹们报春的欢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它消逝的那刻,香味的散发在意味着享受奉献的快乐,生命因享受而精彩。贝多芬双耳失聪,仍坚持创作,他听不见人们为他的欢呼,听不见自己的创作,可是,他却如此成功的为人们所信服。欢乐颂这样富有生命、欢乐的歌曲,是他创作的。他用音乐作为载体强烈显示着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享受,生命因享受而精彩。陶渊明享受着田园生活,放弃了荣华富贵,即使箪瓢屡空,也不曾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黑暗的世俗同流合污,当他在田间劳作,我想他是在享受着自己淡泊名利的欢乐,享受着自己劳作的欢乐,生命因享受而精彩。享受吧,享受生命所赋予的一切,享受生命中的艰难困苦,享受生命中的平淡真实。喜怒哀乐,生命所赋予的表情,酸甜苦辣,生命所赋予的味道,都要学会享受,生命因享受而精彩。试卷第9页,总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