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语文试题课内阅读练习人教版(无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4801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试题课内阅读练习人教版(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试题课内阅读练习人教版(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试题课内阅读练习人教版(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试题课内阅读练习人教版(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课内阅读练习人教版(无答案) 美丽的南沙群岛片段南沙也是一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天水相接,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1.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2.给划波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俯看()仿佛()将来()挥舞()4.照样子再写几个词。一簇簇、一团团()()()5.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大作家的小老师(片段)事后,萧

2、伯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1、在文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她是我的老师”中的“她”是指;“我”是指。3、小姑娘成为大作家的老师的原因是什么呢?用“”画出有关句子。4、读了这段话你明白了。恐龙(节选)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梁(lingning)龙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一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

3、只长在鼻子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xnxng),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在文中划出来。3、短文写了哪几种恐龙?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抄写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再填空。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1、这段话是围绕 来写的,突出了句子中“ ”这个词语。2、文中运用了好多打比方的方法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特点。如句子:“”,把比作;又如句子“”,把

4、比作。3、仿照这样的方法,你也来写写傍晚,西边的天空出现了千奇百怪的云彩。荷花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1、用直线画出文中写荷花的句子。2、用你的笔简单地画一画文中的这些荷花。3、这段话除了写荷花还写了,用曲线画出句子。你知道它的特点是、,是从这些词语中看出来的、。海底世界(片段)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

5、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2、仔细阅读这段话,完动物名称活动特点3、为了说明它们的活动特点,作者采用了“作比较”、“列数据”等方法。请你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句子,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句子,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在一株大树下,乌鸦碰到了一只浑身长满黑毛的猪。哈哈这个黑家伙多难看呀乌鸦说猪向四处看了看,发现说话的是乌鸦,也就说:“讲话的,原来是一个黑得可怜的小东西!”“你说谁?你也不看看你算自己!”乌鸦气愤愤地说。“你也看看你自己吧!”猪也很气愤。它

6、们争吵了一阵,就一道去池塘边,证实谁更黑得难看。它们从水里照了自己,又互相端详了一下,谁也不开口了。但乌鸦忽然高兴起来:“其实,黑是漂亮的。”“我也以为黑是很好的。”猪也快乐地说。、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给第自然段加上标点。、解释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端详:、把句子补充完整。)乌鸦很气愤,那是因为)因为,所以猪感到很快乐。、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地点的词,再用双竖线“”把短文分成两段。这样分段,是根据()的变化来分的。“煮书”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

7、“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吗。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可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一下子明白过来。()心里不明白,不理解。()2、写近义词。品味()3、造句。不仅还_4、用自己的话写出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_5、用“”划出怎样“煮书”的句子,用“”划出写“煮书”好处的句子。6、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语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