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12 短文两篇:墨渍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认读“渍、珊、幢”。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遇事沉着、不慌张的好品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教师、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情景激趣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据说有一次他在外国朋友画虾时,不小心把一滴墨洒在已完成的画作上,外国朋友连连惋惜,这时齐白石不慌不忙,拿
2、起画笔,三下五除二,墨滴竟变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蝌蚪。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关于墨渍的故事。 板书课题:墨渍二、释题,感知课文。 墨渍,即积在纸上难以除去的墨水。 、解题。 、播放课文录音带,感知课文内容。 、标出课文不懂的地方,留待共同研究。三、学习3个认读生字,理解新词。 1、读准字音。 (1)读 准生字字音。 (2)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3)巩固字音。 2、识记字形。 (1)学生交流识记的方法。 (2)指导重点字形。 3、词语释义。 幢:量词,房屋一座叫一幢。四、自渎自悟,老师适当点拨。 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珊珊在画房子时遇到了什么情况? (几滴墨水掉在画纸上) (2)珊珊
3、哭了,老师怎么劝她呢? (这有墨渍的地方能画点什么吗?) (3)为什么说“有了这小狗,画面活泼多了”? (因为房子是静物,很呆板,而有了一只可爱的小生灵画面当然就活泼多了) (4)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受到怎样的启发?(放手让学生大胆说,不必拘泥于聪明机智和应变能力强) 2、全班交流。五分角色朗读课文。六课堂小结。在遇到坏事的时候,冷静下来想一想,有什么比较好的措施,而不要一味干着急。有时候,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呢?个性见解: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课题 12 短文两篇:信箱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 学习生字“箱”。 2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 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2过程
4、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遇事沉着、不慌张的好品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教师、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幻灯片展示信箱板书课题:信箱释题:信箱是邮局设立的,供投信人投入信件的专用箱子。邮局工作人员每天都要从箱中取出信件用邮车投递出去。个人也可设立邮箱(报箱),邮局人员送个人信件或报纸放在里面。二、放课文录音带,感知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5、2、说说都有哪些词语还弄不懂意思,其他同学帮忙,共同解决困难,实在弄不懂的,留下来理解课文时再解决。 3、学生质疑,合作探究。三、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1、读准字音。 (1)读准生字字音。 (2)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3)巩固字音。 2、识记字形。 (1)学生交流识记的方法。 (2)指导重点字形。 3、词语释义。公寓:能容许多人居住的房屋,多为楼房,房间成套,设备很好。本课上说麻雀住的地方很舒适。孵出:本课指麻雀的蛋变成了小麻雀。四、分角色读一读,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1、幻灯片出示: “满了?是什么东西把信箱塞满了呢?”请学生反复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小男孩为什么不把麻雀赶出来? (他有一颗保护小动物的爱心) 2、幻灯片出示最后一句“”邮递员点点头,带着满脸的微笑走了。 问:(1)邮递员起先的态度怎样?(奇怪)后来的态度又是怎样?(高兴)(2)他为什么“带着满脸的微笑”?(他被小男孩的爱心感染,由衷的高兴,对小男孩的行为满意而笑) 3、分角色朗读全文。五、课堂小结 短文借一个小男孩保护刚刚孵出的小麻雀的故事,赞扬了小男孩爱护弱小动物的善良之心,也有“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意思在里面。个性见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