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山沟里的孩子第一学时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难点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学习重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导学流程一、预习1、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2、圈画出不懂的字词。二、预习检测下面的词语你会读吗?褂子 山楂果 草垛 嚎叫撒向 钥匙 面貌 智慧辛勤 启程 黎明 怀着三、呈现目标用小黑板四、互动探究、合作交流(一)探究一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3、检测(1)指名分段读课文。(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课件)褂子 山楂果 草垛 嚎叫撒向 钥匙 面貌 智慧辛勤 启程 黎明 怀着(A)指名读,正音;(B)小组开火车练读。(二)探究二1、独立默读课文,试着将课文分成2部分,后小组内交流概括段意。2、学生读书,教师环视。3、检测。(1)小组内选派的选手汇报第一段(15自然段)山沟里的孩子为了上学,不怕起早贪黑,翻山越岭。第二段(67自然段)赞扬山里的孩子们不怕困难,为改变山沟的穷面貌而刻苦学习的精神。(2)选择最喜欢的段落,读出感情。(三)探究三1、大声读课文,用符号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2、指名认读要求写的字。3、检查识字情况。(1)读词语。 (2)读生字。(3)朗读课
3、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5、教师强调生字“慧、勤”。五、拓展交流a、出示要书写的生字,认读并口头组词。b、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c、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d、展示评讲学生的书写。六、课堂达标1、必做题。填空。(1)慧,共()笔,第十三画是( )(2)黎,用音序查字法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照样子,写词语。黑洞洞 _ _ _日日夜夜 _ _ _2、选做题。给下面的字换一部分,组成本课生字,再组词。拦 _( ) 朋 _( )杯 _( ) 躲 _( )学生检验达标情况课后反思第二学时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对比,体会山沟里的孩子们上学的艰难,以及他们不
4、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2、能够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重点体会山沟里的孩子们上学的艰难,以及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难点能够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导学流程一、预习1、读熟课文,完成课后的练习题。2、正确、流利的读课文。二、预习检测说一说,填一填( )的宝库 ( )的面貌( )的黎明 ( )的山沟三、呈现目标用小黑板三、互动探究、合作交流(一)探究一1、自由朗读全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并试着概括出段意,小组内交流。2、学生自学,教师环顾检查学情。3、检测(1)第一段(1-5自然段)写了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景象。(2
5、)第二段(6、7自认段)写了孩子们上学的原因。(二)探究二1、读第15自然段,思考:山沟里的孩子每天是怎么上学的?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3、检测自学成果。4、孩子们上学和放学的这两段有什么联系? (相互对应)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进行背诵。(三)探究三1、读第6、7自然段,思考:(1)山沟里的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2)课文中的“金钥匙”指的是什么?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3、检测学习成果。四、课堂达标。1、抄一抄(1)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带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2)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抱着他们。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有条理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整个大地好像盖上了白绒毯。( )雪停了,小明和小刚拿着扫帚去扫雪。(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天阴沉沉的,北风呼呼地刮着。( )慢慢地,树上白了,房子变白了,马路也变白了。学生检验达标情况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