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32 翠鸟 第二课时∣长春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0796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32 翠鸟 第二课时∣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32 翠鸟 第二课时∣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32 翠鸟 第二课时∣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32 翠鸟 第二课时∣长春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32 翠鸟 第二课时∣长春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32 翠鸟 第二课时∣长春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32 翠鸟 第二课时∣长春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课时师:下面于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件事,上节课,我们第一自然段读得最多,我想问一下,你读了第一自然,脑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请同学们再把这一段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翠鸟的样子。什么样的嘴巴,什么样的爪子生自由读。师:请愿意上来把你头脑中的翠鸟画一画?飞的也好,不动的也好,谁愿意来画一画?指名四人板画,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师点评:看!这只翠鸟正在叫呢,鸣声清脆,我给画点声音出来。(师加了一笔)这只翠鸟正停在苇杆上一动不动呢。这只翠鸟飞起来了呀。啊,这只翠鸟刚出生呢,羽毛还没丰满呢。师:同学们画得这么好,可不能浪费了,谁能来介绍介绍这些翠鸟?要想介绍得好呀,得把第一自然读好!读得滚瓜烂熟!

2、学生自由读。师:谁来介绍介绍?(指名)你来,下面这些同学都是来参观的。生:这只翠鸟师:停!你看,同学们都坐得这么好,在听你的介绍,你要不要先说些什么话呢?生笑了一下,再一想,说:同学们好,你们看,这只翠鸟(学生介绍得较简略)师:你学得介绍得怎么样?生:还不错。师:这么自信?生:是。师:于老师来给你提点意见,人要有自信,不过也要实事求是,我觉得你介绍得还不够好,太简单了点,你知道你为什么没有介绍好吗?生:不知道。师:于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把第一自然段读好。谁还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些可爱的翠鸟?一女生介绍。(介绍得很详细,很生动)师:你介绍得太好了,你瞧,同学们都被你的介绍吸引了,你能不能告诉

3、大家,你为什么能把这些翠鸟介绍得这么好吗?生:因为我把课文读熟了,而且记住了。师:同学们,这就是好经验啊,把课文读熟了,并且记住了,就能把这个介绍好。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从同学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翠鸟,那么愿不愿意当翠鸟呢?生:愿意!师:好,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把身份换一下,现在同学们就是一只只可爱的翠鸟了。我是从欧洲来的,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我这儿有身份证(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身份证挥了一下),我们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都是你们鸟类的好朋友,我想来采访一下各位翠鸟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呢?生:愿意。师:好,那么我们现在开始采访。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为什么?生:因为我们鸣声清脆

4、。师:噢,鸣声清脆,叫几声试试。生纷纷放开嗓子学鸟叫。师:嗯,声音真好听,翠鸟们,你们的嗓子那么好,不知道会不会唱我们人类的歌曲呢?生:会。指名唱。师:唱得真好听!翠鸟们,我听说,你们还有一个外号叫“叼鱼郎”,不是“大灰狼”的“狼”哦。你们叫叼鱼郎,可见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谁能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叼鱼的?生:小鱼儿刚一露出水面吹个小泡泡,我就发现了。师:哦,刚一露面,你就发现了?然后呢?生:然后我就象箭一样飞过去,把它叼起来了。师:你讲得比较简单,谁能来详细讲讲呢?生:那些小鱼儿是非常机灵的,它们总是只悄悄地露出水面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吹个小泡泡,但是就算是这样的,还是逃不过我们的眼睛的,因为我们

5、总是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动也不动地注视着水面的,所以它们一露面,我们就会发现了,然后就蹬开苇杆,象箭一样地飞出去,用我们尖尖的嘴巴,一下子就把它们叼起来了。师:还真是快啊,可是这是你们说的,你们说自己捕鱼的本领高,飞的速度快,有什么证明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生:我们一蹬,就蹬开苇杆了。师:你就是再蹬,我也感觉不到你们的本领高,速度快呀。生:我打个比方吧,从这个角落到那个解散,我们只要一眨眼功夫就能飞过去了。师:噢,一眨眼。还有吗?生: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也能看出我们的速度快。师:这怎么就能看出来呢?生:因为当我们已经飞远了的时候,我们原来停的苇杆还在那儿摇晃,水波还在那儿荡漾呢,说

6、明我们飞的速度特别快。师:啊呀,是啊,你可真是太会找证据了。我现在心服口服了。翠鸟们,你们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我还想到你们家去坐一坐呢,你们家在哪儿呀?生:我们家在草地上。师:是吗?翠鸟怎么搬家了呀?我听说你们不是在草地上的呀?生:我们家在石壁上,洞口很小,你们人类是进不去的,真是可惜了!师:是吗?进不去呀。那你们家是什么样呢?能不能给我介绍介绍,我也好回去给你们登登报呀。生:我们家在小溪边上,陡峭的石壁上,那里,洞口很小,而且又很深,所以你们人类就进不去了,只能伸进一只小手。师:好,通过你们的回答,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家是在石壁上,啊呀,翠鸟们,你们真是太会找地方了。那儿真安全啊!你们还有什么

7、话要对我说吗?生:欢迎你以后再来我们这儿。师:你们这儿热情好客,我一定会再来的。生:希望你多帮我们宣传宣传。师:这个不用你们说,我也会做到的,我一定会好好写一篇文章给你们宣传的。生:以后我要发明一样东西,可以把你变小,然后请你去我们家坐坐。师:啊呀,你真是想得太周到了,谢谢你!你们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要求吗?生:以后对我们鸟类要保护。生:不能再伤害我们了。生:要保护环境,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和你们人类做好朋友。师:好,各位翠鸟们,你们的要求我记住了,我要写一篇文章,下面还得加上一句话:让我们全人类都来保护环境,保护鸟类!嗯,你们这儿有没有现成写你们翠鸟的文章啊?我带回去翻译一下。生举起手中的书:这篇

8、就是啊。师拿起书,作惊讶状:嗯?这是什么字呀?我怎么不认识?生:这是中文。师:啊呀,我能听懂中国话,可是不认识中国字啊,谁能来读读,让我听听,这写得好不好,看是不是可以就把这篇拿回去翻译了。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我听出来了,写得不错,翠鸟们,这一段是写你们什么的呢?生:外貌。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师:我又听出来了,这两段也写得不错啊,这两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生:写我们怎样捕鱼。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师:这一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

9、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生:写我们住在哪里。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

10、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师:噢,也就是说住处。写得真好啊,先写了你们的(外形),再写了叼鱼的本领,还有(住处),我下面呀,还得加上一段,让大家都来保护你们。谢谢各位翠鸟们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的采访。“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

11、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师:同学们,现在我又是于老师了,而你们也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为了感谢同学们,我送同学们一样礼物,给同学们一段京剧。师唱京剧苏三起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