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语文下《孙权劝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7197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孙权劝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孙权劝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孙权劝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孙权劝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年级语文下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掌握文言字词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4.物塑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5.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与伤仲永比较)重点:1.字词。(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部分以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难点: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教学设想: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课

2、时:1课时预习:熟读课文,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并记下疑点。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关羽导入,引出吕蒙。多媒体展示关羽图片,以“败走麦城”的故事,引出吕蒙。二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通过预习孙权劝学,你们觉得资治通鉴应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明确:了解文学常识的目的是: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和修养,并给我们提供进一步学习、看书的基础。三全班朗读全文。用幻灯片打出几个应该注意的读音。四字词过关。昨天已经让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预习课文了。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大家的重点字词和字词疑点。1.每个小组至少提出3个重点字词,并解释词义。2.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字词疑难点。给学生2分钟的交流时间,

3、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回答。五翻译全文。请一个同学翻译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出翻译不恰当的地方和翻译得精彩的地方。(教师总的指导)六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了课文之后,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吕蒙为什么能够打败关羽呢?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谁起了重要作用呢?孙权。请大家再次深入地阅读课文,想一想孙权、吕蒙是什么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孙权、吕蒙)我们在最后一课中学了很多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那么,在这篇课文中,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方法呢?对话。我们知道对话是人讲的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神态。请我们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朗读,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试着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感情、语调。请几个小组来读一读,互相交流。七总结。这是的一篇关于劝学和学习的文章。我想我们大家要反问一下自己:我是一个好学的人吗?我正在用学习完善、发展自己吗?如果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最重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司马光也可以含笑九泉了!八作业。1.小练笔(任选一题):(1)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小作文当吕蒙碰到方仲永2.新学案第15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